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离子色谱法测定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中锂离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250 浏览:2582
摘要:
分析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中锂离子的含量,并通过硼锂协调控制来优化系统pH值,以降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材料的均匀腐蚀,同时减少由于一回路流体中的腐蚀产物在堆芯内流动被活化而增加剂量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离子色谱法应用于水中离子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方便、快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核电厂工艺用水中阴阳离子的测定。本文使用戴安ICS3000离子色谱法测量水中的锂离子,并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中锂含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如实反映检测数据的置信度和准确性。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不仅能够判断所得数据的分散性、可靠性,还能够对实验设计提供更合理的依据。通过对数据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的大小重点控制和减少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更大程度的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设计 下载:448 浏览:3487
摘要: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寿命长、可快速充电等明显优越的综合性能,竞争优势不可忽视。锂离子电池属于高性能的化学电池,已得到普及应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它的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2倍,而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此外,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以及不含有毒物质,即节能又环保。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浅析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及对策 下载:127 浏览:1209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理念逐渐发生变化,人员素质普遍提高,国家提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独特优势,深受人民的喜爱,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新能源汽车由于发展时间短,技术还在不断完善更新,新能源汽车事故也频繁发生,处置对策和经验相对匮乏,给灭火救援带来巨大压力,本文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原理、发生火灾的原因、处置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分析与探索 下载:291 浏览:2807
摘要: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使大众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予以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的常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降低电池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和故障问题出现频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电池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害。通过对典型安全问题的逐步分析,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结合已有的电池保护措施,设计更加完善的电池安全防护体系。
微胶囊阻燃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2076
摘要: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发具有高阻燃性的锂离子电池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微胶囊阻燃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在井下供电中的应用 下载:236 浏览:324
摘要:
由于煤矿井下电源技术的限制,当前所有煤矿井下隔爆型高压开关柜的控制和保护电源,均采用的是60~70年代的技术。隔爆型高开柜的控制和保护电源均其内部的高压互感器二次线圈输出的100V交流电源,没有按照井上变电所的技术规范独立配置。当高压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容易引起供电保护设备误动、拒动、甚至越级跳闸,造成井下大面积停电,引发供电安全事故。
还是由于煤矿井下电源技术的限制,煤矿井下瓦斯监控监测设备的后备电源延时时间很短,只能达到1~2小时,不能满足众多煤矿监测监控设备需要6~8个小时延时的要求。当监测监控设备失电后,瓦斯信号和数据不能上传调度中心,存在安全隐患。
石墨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载:226 浏览:2569
摘要:
石墨具有实际放电比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其循环稳定性较差。相比石墨,硬碳具有更大的层间距和各向同性的结构特点,有利于锂离子电池倍率放电性能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善石墨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在石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硬碳,制备石墨/硬碳复合材料,探究不同比例的硬碳的加入对石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碳比例的增加,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放电比容量随之下降,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有所提升。当硬碳的质量比为20%时,石墨/硬碳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综合性能。
电化学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与突破 下载:142 浏览:1528
摘要: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电化学测试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循环伏安测试技术可以评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并对电极材料进行表征。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可以研究界面反应和电解液电导率。充放电测试技术可以评估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性能。然而,电化学测试存在问题和挑战,如测试结果易受条件改变影响,模拟结果不准确,数据分析方法可靠性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原位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可靠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以及规范测试标准和建立大数据库。通过这些突破,电化学测试技术将为锂离子电池研究和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289 浏览:2620
摘要:
随着便携式设备、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电动产品的普及,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和转化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电池技术成为研究的热门,一般而言,电池容量、电池使用寿命和电池充电所需时间长度是衡量电池的好坏标准。锂离子电池因为单位体积存储电量高、电池寿命较高、对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较为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目前,碳材料负极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高容量电池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找比碳材料更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基于此,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锂离子电容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研究 下载:215 浏览:2375
摘要:
锂离子电容电池是目前研究领域重点研究的项目,兼具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势。但其存在着电池型电极和电容型电极之间的动力学不平衡、能量密度不理想以及循环不稳定的关键问题。而实现锂离子电容电池的有效应用,必须开发出新型电极材料。本文就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仅供参考和借鉴。
Mn3O4/CNT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 下载:300 浏览:3323
摘要:
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Mn3O4/CNT复合物材料,研究碳纳米管的加入对复合物形貌的影响。并将该复合物制备成负极并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所制备的Mn3O4/CNT复合材料负极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较高的0.5C电流密度下获得1194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循环200次后比容量仍高达810 mAh g-1。
氟掺杂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的影响 下载:469 浏览:3388
摘要:
通过低温煅烧法将不同组分含量的F掺杂到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O2材料中,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通过实验可以得到表面氟掺杂量为2wt%的样品F-2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8.37mAh/g,100圈循环后剩余比容量为141.74 mAh/g,容量保持率为81.3%,在2C电路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118.36 mAh/g。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