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干摩擦应变诱导板条马氏体固态非晶化的能量分析及其模型 下载:70 浏览:485

尹存宏1,2 李少波1,2 梁益龙1,2,3,4,5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使用定点离子束切割制样(FIB)并根据透射电镜(TEM)表征,分析了板条马氏体钢干摩擦层内部板条马氏体协调塑性变形、演变为纳米层片结构并发生非晶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高密度位错缠结和缺陷集中是纳米层片结构的典型特征,这种结构产生的界面在高应变驱动下发生非晶化。这些非晶产物,为进一步细化磨屑和形成表面自润滑层提供结构条件。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并结合摩擦学和材料学理论建立了干摩擦过程中的非晶化形核模型,计算了发生非晶化的热力条件和能量壁垒。结果表明,根据经典形核理论和晶体向非晶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壁垒计算公式所建立的干摩擦非晶化形核能量模型,可用于计算发生非晶化必需的临界位错密度值。根据对应的计算结果,可控制摩擦条件用干摩擦应变诱导板条马氏体的固态非晶化。

PBT/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处理 下载:58 浏览:400

肖文强1 黄欢1 陈林1 严磊1 卞军1 鲁云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先用Hummer法合成氧化石墨烯(GO),然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GO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纳米复合材料(PBT/GO)。随着GO含量的提高PBT/GO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先提高后降低,GO的含量为0.5%的材料性能最佳。将GO含量为0.5%的PBT/GO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150、180和200℃)热处理不同时间(30、60和90 min),研究了热处理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PBT/GO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达63.2 MPa和11.6 kJ/m2,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36.1%和59.3%。而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分别为62.3 MPa和11.0 kJ/m2,分别提高了34.2%和51.9%。DSC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都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结晶度比热处理前最多分别提高了11.4%和8.6%,温度对结晶度的影响更甚。XRD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并不改变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只影响其结晶度。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料的结晶度越高则导热性能越好。提高热处理温度,复合材料在50℃和100℃的热导率最高分别为0.49 W/(m·K)和0.42 W/(m·K),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24.1%和18.6%;延长热处理时间,复合材料在50℃和100℃的热导率最高分别为0.46 W/(m·K)和0.37 W/(m·K),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14.6%和5.9%,热处理温度对导热性能的影响更显著。

狭缝式化学气相沉积制备SiC涂层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下载:64 浏览:457

廖超前1,2 王昊3 齐绍忠1 任兵1 刘桦3 何雨恬3 黄东1,4 张明瑜4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改善SiC涂层试样的均匀性,同时提高制备效率,利用石墨材料为沉积基体,通过狭缝式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C涂层,同时分析并研究了SiC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相比,狭缝式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速率更大,沉积1 h后涂层厚度为17.3μm;狭缝式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SiC涂层晶粒更细,涂层均致密无缺陷,与基体相容性较好.狭缝式化学气相沉积的SiC涂层在1500℃时下具有较好的氧化防护能力,在静态空气中恒温氧化24 h后,氧化失重仅为4.01 mg/cm2.狭缝式化学气相沉积的SiC涂层表面裂纹的尺寸很小,在氧化过程中更容易被氧化产生的SiO2玻璃态物质封填,而发生自愈合效应,从而使涂层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

反应物浓度诱导CVD SiC结构的转变 下载:77 浏览:489

黄东1,2 王昊3 何雨恬3 王秀连3 刘桦3 邓畅光3 林松盛3 张明瑜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利用低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沉积基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气相生长SiC,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沉积位置和反应物浓度下气相生长SiC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气体浓度的降低,多孔C/C复合材料基体上气相生长的SiC的微观结构呈区域性变化,SiC薄膜依次向SiC薄膜和颗粒、SiC短棒、SiC纳米线转变.探讨了不同反应物浓度气氛中过饱和度诱导原子迁移和气相分子吸附的过程,并提出一个SiC的生长模型.

一种高性能双频能量选择表面 下载:51 浏览:446

陈名刻 冯佳祺 《天线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提出一种高性能双频带能量选择表面(ESS),该表面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高功率微波(HPM)的影响。所提出的结构由负载有二极管的金属周期性结构组成。推导了所设计的ESS的等效电路,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通过仿真说明了两个频带在不同入射条件下的电磁响应,使用场路联合仿真来获得其非线性性能。CST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工作频带(0.93GHz-1.52GHz, 2.8GHz-3.2GHz)的低功率信号的插入损耗小于1dB,而对高功率信号的屏蔽大于38dB。

一种高性能功率放大器-滤波天线的一体化设计 下载:55 浏览:455

韩高飞 罗浩 《天线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增益滤波特性的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天线一体化集成电路。通过优化调谐滤波天线的输入阻抗,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直接匹配,消除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匹配电路。这种无匹配集成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电路插损,减小电路尺寸,从而提升系统效率。滤波天线的实现采用双层贴片天线,通过在上下两层贴片上开不同长度的环型槽来实现增益滤波特性。为了验证,设计、制造和测量了工作在3.4-3.6GHz的一体化电路原型。实验结果显示,功率放大器-滤波天线一体化集成设计在工作频带内的功率附加效率(Power added efficiency, PAE)超过55%,带内增益稳定度小于0.5dB,带外增益抑制大于25dB。相较于传统的级联设计,PAE提高了7%,带外抑制度和系统集成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基于传输线法的微波频段海水复介电常数测量 下载:53 浏览:447

方陈剑1 陆云龙1,2 黄季甫1 《天线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随着海事活动日趋频繁和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通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研发新一代高速率毫米波海洋无线通信系统,实时、准确的在位获取海水在微波频段下的介电常数特性变得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线法的测试海水介电常数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加载在位于双脊波导传输线结构中的Teflon介质容器,可实现18-40GHz频段内不同温度、盐度下海水复介电常数的快速准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并可在带宽测量海水复介电常数随频率的连续变化。

高性能光电探测器阵列结构技术研究 下载:51 浏览:453

徐敏松 文化锋 汪瑞 《天线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基于光纤无线电(ROF)基站对高功率,大带宽的光电探测器的需求问题,通过在经典阵列结构中级联光电探测器的方法扩大带宽。提出一种将两个π型单元并联组合成一个单元结构,将n个单元结构阵列进行级联形成n元阵列结构。为满足终端负载匹配,并联之后内部单个π型结构电感是原来单个π型单元的两倍,同时将单个光电二极管由两个光电二极管串联代替,满足单元结构的电感与结电容的比值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光电二极管由两个光电二极管串联之后并联,再将光电探测器与电容级联接入电感中形成单元结构以实现更大的带宽需求。新设计出的阵列结构的带宽是经典π-型与T型阵列结构带宽的2倍,输出功率远高于经典π型与T型阵列结构。

海量数据驱动下的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式发展与展望 下载:63 浏览:475

宋振亚1 刘卫国1 刘鑫1 苏天赟2 刘海行3 尹训强3 《海洋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海洋数值模式是定量描述海洋物理现象及其变化的数值模型,也是海洋与气候研究、预测的核心工具.随着海洋观测的不断投入与积累、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海洋数值模式已有了长足进步,正朝着高分辨率和多物理过程的方向发展.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物理过程的细化,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当前,海洋数据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同时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洋数值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回顾了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其发展中遇到的大规模高效并行计算和参数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探讨和展望了当前海量数据驱动下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计算负载均衡、计算与I/O重叠的并行流水线设计以及降低全局交换的算法改进是当前突破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大规模高效并行效率的关键.从海洋科学、高性能计算以及深度学习深度交叉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海洋科学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6个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参数化优化可能实现的途径.

纳米材料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 下载:87 浏览:830

​薛文斌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纳米材料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其对电池性能优化的贡献。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能源存储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的提升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在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动力性能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及电解质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纳米化处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性能优化策略。

一种高性能锚索测力无线传感器技术 下载:146 浏览:1485

高远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2期

摘要:
预应力锚索锚固工程迫切需要一套优秀的锚索测力系统,以控制锚索施工过程中的张力,监测锚固力的长期变化。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工程试验研究,对基于振弦传感器技术的高性能锚索测力系统的开发进行了突破性研究。

基于Autoform铝合金车门外板温热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195 浏览:2550

胡仕成 张继灵 《冶金技术》 2021年5期

摘要:
采用有限元软件AutoForm对7075铝合金车门外板温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25-300℃各温度对车门外板的最大减薄率和最大起皱评判值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成形温度的升高,最大减薄率和最大起皱评判值都明显降低,成形温度在25℃时,板料最大减薄率为31.6%,最大起皱评判值为5.4%,成形温度在300℃时,板料最大减薄率为22.3%,最大起皱评判值为1.6%。

高性能锰铝合金新材料开发应用分析 下载:79 浏览:1146

屈红凯 《新材料》 2025年2期

摘要:
锰是一种当前铝合金添加的重要元素,其中锰元素的添加后按时,主要是采用了锰铝合金添加剂的方式。在我国当前对于生产制造行业的发展研究中,由于锰就具备着一定的污染问题,加上普通实收率相对比较低,这样会导致在生产中的风险比较大。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分析了锰在铝合金的作用,探讨了锰的加入对铝合金的影响,继而主要阐述了当前高性能锰铝合金新材料开发应用方法。

高性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技术的研究 下载:401 浏览:3605

王兴建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高性能船舶加工过程,动力定位系统(DPS)不仅可以控制与防止船舶智能化操控问题 ,还能够保证复杂气候环境下船舶运行的安全性。本文针对改进规划的船舶DPS技术展开探讨,以期提升船舶设计加工过程的DPS设计加工水平,促进船舶行业发展。

基于ADAMS的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和试验分析 下载:321 浏览:3672

孔令超1,2 钟成堡1,2 王长恺1,2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以六关节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将机器人关节传动模型细致化处理,全面考虑机器人中转动部件惯量的影响。提出了以关节摩擦等效减速机效率的处理方法,将减速机效率引入动力学模型中。采用示波器测试机器人电机电流,对数据处理计算得电机驱动扭矩。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的电机扭矩,两者结果高度吻合,有效验证了动力学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机器人各关节减速机的扭矩损失情况。

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在音频处理电子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4 浏览:800

邱正薪 《中国电气工程》 2024年5期

摘要:
在现代媒体和音频产业的蓬勃发展下,人们对于音频设备的质量和效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需求,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一种专门用于音频信号处理的芯片,正在迅速崭露头角。其高运算速度、低功耗和多功能性等特点,使DSP成为音频处理电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性能DSP在音频处理电子设计中的应用,揭示高性能DSP在音频设计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跨既有高铁钢桁梁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下载:87 浏览:879

郑鹏程 《设计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市政工程上跨既有高速铁路采用钢桁梁垮越在国内尚属首次。市政工程与铁路工程分属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就市政工程通车后对既有铁路运营产生的影响,双方均比较关注。设计采用新型高强度环槽铆钉代替普通高强螺栓,有效解决了桥梁运营过程中高强螺栓出现松动、脱落等问题;设计采用长效重防腐涂装体系大大扩增了防腐寿命,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针对钢桥面铺装的各种病害,设计采取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结合的复合铺装体系;针对钢桥面铺装较薄,交接墩位置的大位移伸缩缝采用牛腿辅助连接;创新的设计了多功能防落梁设施;各项设计关键技术对类似工程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高性能船舶设计制造技术及运用研究 下载:126 浏览:1167

李晓虹 《设计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对高性能船舶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性能船舶设计制造技术的落后,是制约我国高性能船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需要合理运用制造技术,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基于此,简单讨论高性能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深入探讨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下载:335 浏览:3274

张龙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道路桥梁行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多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会运用混凝土工程施工材料,同时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当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自身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强度较强,具备多个方面的优势和特点。需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提高重视程度,确保能够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科学合理的运用,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需求与标准,进一步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新型高分子环保材料的开发研究 下载:62 浏览:660

张召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围绕新型高分子环保材料的开发展开研究。阐述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性、制备与应用以及绿色合成方法和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法。分析其材料和方法在环保、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探讨新型高分子环保材料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