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集体备课中的“症”与“药”——以《植树的牧羊人》备课为例 下载:96 浏览:482

​隋新峰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最为便捷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直接形式,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集体备课的关键是集体,内容是备课,核心是针对具体、重要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深度地沟通,这样才能起到对"症"下"药"、一"药"多用的效果。

论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回归与提升 下载:89 浏览:521

张萍 李晓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核心素养与教师课程领导力具有实现目标的一致性,实现主体的共同性,落实途径的同一性。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课程领导力作为支撑,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可在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持。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力、课程开发力、课程设计力和课程实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回归要唤醒教师课程领导力意识,要转变教师课程领导力观念,要给予教师展现课程领导力的机会。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要强化教师专业能力以激发内在动力,要调整课程事务以提升实践智慧,要提供人力支持以搭建实践平台。

教师教育本体价值的迷失与重构——基于教师资格制度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312

程安琴1 孙承毅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实行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教师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不断迷失。明确教师教育本体性的价值,探析教师资格制度下,教师教育内部迷失与外部解构的双重挑战,需要寻求教师教育新的生长点,并构建起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

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的理论模型建构 下载:31 浏览:325

王雪薇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学习共同体、群聚效应以及SECI知识转换模型等理论,分别从"本体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是什么)"、"价值论(为什么构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和"方法论(怎么样构建教师教育虚拟体系)"三个层面。探讨教师教育虚拟体系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构建机制,以期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架构合理的理论模型,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教师发展学校的角色定位与改进建议——以浙江省8所教师发展学校为例 下载:62 浏览:409

舒志定1,2 侯超杰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新时期实现优秀教师培养目标,要构建政府、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浙江省以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为抓手,明确教师发展学校角色定位,制定教师发展学校评价标准,规范建设行为,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建构的思路与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上仍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管理机制不畅、建设经费缺少保障、建设主体职责缺位等问题。文章建议全面系统把握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角色定位、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建议高校承担建设的主体职责、把中小学教育教学优势转化成建设资源、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协作联盟等。

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下载:73 浏览:415

陈雪儿1 刘义兵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化是本世纪以来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经验为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未来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应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完善多元合作、相互制衡的教师教育治理主体;加强发展教师职后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深入研究以为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提供支持。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品读能力 下载:62 浏览:367

李成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文本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的基础性环节,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展开者,其文本品读能力的高低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就应加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大对文章的揣摩力度,掌握文章的句子结构,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本品读能力,确保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教育发展视野中的高校教师与管理部门心理契约的和谐建构 下载:37 浏览:396

张娜1 李志强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心理契约是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改善高校教师和高校之间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在当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市场化、社会化和行政化叠加的多重逻辑中,如何重塑高校与教师的心理契约,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高校的发展稳定有着基础性影响。本文以双向建构为立足点,借助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通过探讨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和路径,旨在重塑高校教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和谐的心理契约关系,实现高校与教师常态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之目的。

农村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为例 下载:27 浏览:276

付卫东1,2 刘源3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城乡教师数量、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农村教师吸引、留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拥有丰富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分析总结其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经验,可为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并对当前保障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优秀特征与制度反思 下载:48 浏览:405

董洁1 谢超香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评选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最负盛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了解美国年度教师的选拔过程,深入了解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项,并通过对2009—2018年度十位国家年度教师的研究发现,这些教师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教育、尊重学生、反思教学等。他们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强烈的职业仁爱心以及丰富的职业创造力是令人钦佩的关键特质。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荣誉制度,完善自身教师荣誉机制,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稳定教师坚守一线岗位,激励中国教师群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思考 下载:56 浏览:405

段雨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主要安置方式,通过提高随班就读教师教育水平进而建立优秀的随班就读教师队伍是保障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随班就读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

试析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初中学生写规范字 下载:60 浏览:424

刘建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活动是语文学习中的主要方式,它更是一门艺术,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书法是我国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宝贵的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提倡汉字书写的规范化,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基础的汉字书写技能,规范书写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更多的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文章分析了初中学生书写规范字的现状,阐述了语文教师指导初中学生书写规范字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基于关键事件的视角 下载:43 浏览:304

秦晴1 吴海龙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摘要:
关键事件是指专业生活中能够促使教师产生认知冲突并对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结构进行思考,从而做出某种关键性决策的重要事件。解读和反思关键事件对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新手幼儿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等产生的作用意义深远。基于此,幼儿园新手教师要正确评价和记录关键事件,幼儿园要重视关键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作用,把关键事件作为助推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全方位、多途径地促进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下载:20 浏览:256

李帆1 晋妍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摘要:
在国家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扶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教育扶贫的时代使命不容忽视。贫困多发于乡村地区,扎根乡村环境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合理提高教师待遇和提升乡村教师文化认同感等措施来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个性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下载:36 浏览:385

赵燕良1 薛正斌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摘要:
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促进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诸如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严重、大班额问题严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能力。

乡村教育生态回归平衡与重振:乡村教师留得住和本土化 下载:53 浏览:261

龚宝成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摘要:
办好人民满意的美好乡村学校,推进均衡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乡村教育的需求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乡村教师面临着放弃与坚守之间的矛盾。面对乡村教育的上述困境,探讨和解决乡村教师如何留得住和实现本土化培养等问题日益迫切,这样才能有助于回归乡村教育生态平衡与重振乡村教育生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均衡与公平愿景。

“三问一评”自主阅读课堂模式《变形记》教学设计 下载:72 浏览:446

万莉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三问一评"自主阅读课堂模式为课题研究成果,由"学什么""怎么学""得什么"以及"多维评测"共四大核心要素构成。"三问"循序渐进,是自主思考角度和自主学习环节。"多维评测"对学习全程综合性评测。"三问一评"模式中贯彻"必问、必思、必答、必练、必评"之"五必"精神,以学法为核心,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开展生活化的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有效策略初探 下载:60 浏览:529

吴美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生活化要求教师依据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活动区的内容、环境,让幼儿在这些区域里通过游戏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的获取完整经验。依据完整经验及生活化教育理念,对"生活化的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初步提出了通过树立生活化的课程理念,强化活动区游戏生活化的目标意识、关注活动区游戏内容生活化的来源三各方面初步探索有效开展生活化的幼儿活动区游戏的策略。

云南省“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53 浏览:368

马丽娜 杨燕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提高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及本科生教育教学效果,"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模式遵循"课例教研—现场实践—总结提升—指导学生"四环节,利用骨干教师优势资源将幼儿园实践教学经验引入高校课堂,同时以指导本科生教学组织能力为契机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训者"的角色,为后续"送教下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模因研究 下载:29 浏览:312

李春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媒介,也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和输出形式。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复制和传播对英语学习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者对一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因得到学生积极反馈而形成教师话语模因,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类型;促成话语模因形成的积极因素有教师幽默话语、凝练话语和贴近学生话语,阻碍其形成的因素有远离学生思想话语和课堂紧张气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