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战国子书看黄帝治道——以《商君书》《管子》《庄子》《吕氏春秋》为中心 下载:82 浏览:381

王威威 《国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战国时期的思想界出现了借用黄帝发表言论、表达思想的潮流,诸子发表治国思想时也有这样的现象。通过分析《商君书》《管子》《庄子》《吕氏春秋》四书中的黄帝之治可知,黄帝之治代表了仁义之治、礼法之治、法天而治等治国方式,不同的治国方式之间有差异但也可以相互辅助。其中,法天之治最有包容性。天地运行体现出法则、秩序,因此,效法天地之道的治国方式可以包含规范人间秩序的仁义礼法等治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效法天地,刑德并用是比较有黄帝特色的治国之道。

简论理学从朱陆到阳明的发展脉络 下载:84 浏览:440

毕游 《国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理"的实质内容是道德信条,是存在于人伦世界的主观之理。在朱学中,道德也是存在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之理。在从南宋后期到明朝中期的发展中,道德的这种客观性越来越弱,主观性则越来越突出。道德信条的存在本体,在朱学中是"性",在陆学中是"心",在王学中是"知",道德的实践性越来越强。道德在朱学中是知识,但到了王学中已经变成本能了。与此相应的是,朱学视道德为博深的知识体系,但在陆学和王学中,却是简易的常识。

明初理学中心学思想的萌芽 下载:40 浏览:263

姚才刚 张露琳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明初思想界虽然为朱熹理学所笼罩,但亦不乏心学思想的涌动。如吴与弼、胡居仁等这些明初朱子学学者,对理学就有所突破,提出了一些具有心学色彩的命题。虽然他们尚未建立不同于朱熹理学的新的思想体系,仅仅是在理学的架构之内阐发了有关心学思想的见解,却促使明初理学发生了变化,从而为明代心学的兴起营造了学术氛围。

Cu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 下载:81 浏览:491

刘靳1 涂耀仁1,2 段艳平1,2 张浩1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6期

摘要:
精准鉴别重金属污染来源是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污染来源交错复杂的环境中,传统以多元统计分析重金属污染种类、浓度、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无法正确评估其污染来源与迁移途径。采用稳定同位素源解析的分析手段是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文章系统介绍Cu同位素源解析的示踪原理与方法,进一步阐述其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并在单一同位素无法判别污染来源的情况下,补充论述Cu同位素与其他非传统稳定同位素联用的源解析应用实例,最终提出现今同位素源解析的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对当前环境领域内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浸入实体法的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流场仿真 下载:42 浏览:253

彭建涛1 林腾蛟1 刘嘉慧1 蒋仁科2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以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变矩器内流道流体域及叶片浸入实体域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浸入实体法模拟液力变矩器叶轮内流道油液运动状态,分析了液力变矩器油液压力及速度分布情况。基于变矩器三维流场分析结果计算其外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泵轮及涡轮流道内均存在涡流和脱流,一级涡轮出口处出现射流现象;仿真结果与试验所得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外特性曲线吻合良好,为液力变矩器流场仿真分析提供计算思路。

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基于隔振器的随机振动特性分析 下载:77 浏览:510

刘彦萍1,2 罗仁超1 张昊1 温序晖1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结构应满足道路复杂的多工况试验条件。为提升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结构振动可靠性,对使用钢丝绳隔振器的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分析,揭示了钢丝绳隔振器的刚度参数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钢丝绳隔振器,有助于系统的抗振性能满足SAE-J2380[1]随机振动测试要求。

王阳明论《大学》“至善” 下载:61 浏览:376

翟奎凤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阳明反对朱子于事事物物上寻求至善、寻求所谓"定理"之说,他针锋相对地提出"至善是心之本体"的观点,认为"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在《亲民堂记》《大学问》中,阳明对《大学》三纲领及其关系有系统整体的阐发,提出"至善是明德亲民之极则"的观点,这体现了阳明至善观的深化与发展;阳明生命的最后几年更多地从万物一体、仁体的角度来诠释明德亲民与至善,没有再强调"至善是心之本体",这是阳明至善观的一个突破,对此,其不少弟子未能予以充分注意。万物一体、仁体、至善与良知的贯通体现了阳明最后思想之化境。至善根源于天命之性,但其发见处在吾心,至善在心,心外无理,心外无善,至善良知有自我开显的主动性、能动性,这是阳明学富有鼓舞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下载:36 浏览:409

余明 龙涛 张仁波 董增 曹稳根 陈红玲 张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高温灼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蒙脱土(MMT-CuO),然后用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进行蒙脱土的阳离子改性。以聚乙烯醇(PVA)、红薯淀粉为基材,甘油为塑化剂,蒙脱土为抑菌剂和强化剂,制备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结果表明,随着未改性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也逐渐增加,添加量为8%时,膜的抗拉强度为(7.132±0.201)MPa,断裂伸长率为(145.747±5.039)%;季铵盐改性MMT-CuO的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变化不显著,但是断裂伸长率、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均降低,改善了膜的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改性蒙脱土可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复合改性蒙脱土在抗菌包装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同中有异:陈淳对朱熹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下载:52 浏览:492

曾振宇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陈淳师事朱子二十余载,但并非一味墨守师说,而是有着自己深沉的思考和独到的发明。在理气关系上,朱子晚年主张"理在气先",陈淳则强调"理不外乎气"、理气合一;在天理与四德、五常关系上,朱子提出"仁包四德",陈淳则别出心裁地论证"五常一体"、五常互包。值得注意的是,在证明仁是"天理自然流行"的基础上,朱子和陈淳又异口同声论证仁属于人的"自然权利"。仁是天理"自然本有之理",内在先验自足。自然权利属于自由思想范畴,由此可以发掘与梳理宋明理学内在的自由思想资源。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热结构耦合变厚度轴向运动梁动力学研究 下载:35 浏览:426

唐福强 程闻笛 赵仁豪 丁超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以变厚度轴向运动梁为对象,研究了梁在热结构耦合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变厚度轴向运动梁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梁的应力应变逐渐增大;梁的厚度比、运行速度对其应力应变也有影响,厚度比越小,应力应变越大,速度越大,应力应变越大。该研究结果对变厚度轴向运动梁的实际生产和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经学与理学之间的戴震 下载:44 浏览:414

盛珂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戴震身为反对理学形上学的主要代表,却深受理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采用了宋明理学"天道性命通而为一"的理论结构,确立了人的内在性——"血气心知"与世界的外在性——"气化流行"之间结构上的同一性,并由此建构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是,他把这种同一性的基础,由宋明理学的超越本体转变成了经验性"阴阳五行"的"气化",由此实现了对于人的欲望的肯定和对于经验性知识的容纳,即对于"应事"的要求,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知识化转向。然而,离开了作为本体的天道,秩序的肯定与建构就需要求助于"经学"传统对于"经"的权威的承认。天地之道,就蕴含在圣人的经典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经学的研究就成为了解圣人之道的最直接的途径。戴震在理论上重新证明了经学的重要性。因此,戴震的理论是在经学与理学之间,依附于经学的权威性,采用了理学的理论结构,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儒家理论体系。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个人用工责任制度的立法解读 下载:56 浏览:407

石冠彬1 帅仁策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就个人用工责任制度,将总则编与各分编合稿审议的《民法典草案》第1192条对接受劳务一方所承担的替代责任、对内保护责任进行了规定,综合了《侵权责任法》第35条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第11条的相关立场。较现行制度而言,《民法典草案》这一条文最大的进步之处,在于明确接受劳务一方对外承担替代责任后享有的内部追偿权,有望消除理论界与实务界就该问题所产生的分歧。同时,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导致自己权益受损时,接受劳务一方所需承担的对内保护责任在性质上并不属于侵权责任,但是基于权益保护、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考量,未来民法典确宜在侵权责任编中保留该规则,但在立法术语上应将"侵权责任"修改为"补偿损失"。此外,《民法典草案》就接受劳务一方所承担的对内保护责任采纳过错责任立场颇值商榷,宜将其界定为无过错责任,并根据提供劳务一方的过错予以责任的减免。

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69 浏览:332

阮东 尚仁成 熊家炯 吴念乐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数理基础、科研训练、自由发展"是基础科学班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基础科学班20年探索与实践,在因材施教、基础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追溯了基础科学班的创立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蝉拟青霉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59 浏览:491

艾仁丽1 谭艾娟1 吕世明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建立能够有效提高蝉拟青霉液体培养效率的培养体系,增加其生物量。[方法]以蝉拟青霉生物量作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从8个试验影响因素中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基于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法以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影响蝉拟青霉液体培养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确定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接种量、p H和温度,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范围在接种量7%、p H 6.00、温度25℃附近,借助Box-Behnken设计法最终确定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3 g/L、酵母膏2 g/L、KH2PO41 g/L、MgSO40.5 g/L、接种量6.65%、p H 6.00、温度24.01℃。优化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蝉拟青霉其生物量从优化前的147.106 0 g/L提高到239.475 3 g/L,提高了62.79%。[结论]优化后的培养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蝉拟青霉生物量,该方法对于优化蝉拟青霉生物量发酵条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社会相”书写与现代山水游记的审美伦理 下载:47 浏览:343

王炳中 施仁瑞 《文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自我""自然""社会"是现代山水游记的三个关键义项,三者的关系既是以"社会相"作为审美的向心力,又互为矛盾和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古代山水游记和谐圆融的美学取向,形塑出现代山水游记独异的审美伦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着社会情怀的羁绊,"自我"面对自然时常陷入进退失据的彷徨;"社会相"的嵌入消解了主体面对自然山水"独往会心"的审美旨趣,形成"自然"审美与"社会"审丑的二元对立;由于批判的在场和对现实社会的多维观照,在物我对话上,现代山水游记多采用"动态化"的"观物"方式和直接、明快的"比兴"修辞,是对传统"托物言志"手法的创造性转化。

脱氢氨基酸的合成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309

王童 赵文姣 李良春 郑仁林 孙德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传统多肽所具有的容易被酶解、细胞膜通透性差以及构象容易发生变化等缺点,限制了它作为药物在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将脱氢氨基酸引入多肽,对其进行构象限制,能够有效改善它的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主要综述了α,β-脱氢-α-氨基酸、β,γ-脱氢-α-氨基酸、α-脱氢-β-氨基酸、α,β-脱氢-β-氨基酸四种脱氢氨基酸的合成方法以及近几年来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探究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基因奥秘——当代西方基因政治学述评 下载:41 浏览:411

朱仁显 韦焱良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基因政治学作为一门政治学新兴的分支学科,其产生与"人天生是政治性动物"的隐喻、遗传科学的技术积累、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21世纪初美国政治社会极化现象密切相关。它从"理论假设提出阶段"迈向"理论检验阶段",在发现基因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知识积累,推动了政治学的科学化发展和跨学科的交流,增强了政治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能力。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基因政治学仍存在不少理论缺陷,因而也遭遇猛烈的批评和质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女性社区精英的角色实践——基于云南大理州云龙县N村旅游社区的个案考察 下载:57 浏览:401

苏醒1 田仁波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既往研究中"社区精英"几乎都直指男性,女性由于传统性别文化的原因长期以来都难以进入精英行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云南大理州云龙县N村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表明,社区旅游发展促进了女性社区精英的产生和成长,N村女性社区精英从传统"持家能手"发展到"经济能人",从地方性知识的"无意识传承者"到"策略性使用者"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积极拓展者、"讨论网"的成功运用者等角色。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妇女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和平台;当地妇女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一"互为助力"的逻辑理路,为进一步正确认识农村女性社区精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阻碍、科学把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女性发展问题提供案例借鉴。

钯/氨基酸共催化环己酮分子内α-烯基化反应 下载:63 浏览:410

李保乐 刘人 荣梁 仁校 贾义霞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利用钯/手性氨基酸共催化策略,基于烯胺中间体的Heck反应,研究了环己酮的分子内烯基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到优良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含有氮杂双环[3.3.1]及双环[3.4.1]结构片段的化合物.并通过底物调控,实现了N-烷基取代环己酮的分子内不对称烯基化反应,获得了中等水平的对映选择性.

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36 浏览:227

樊济峰 郭宗仁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监测患者的颅内压,观察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监测患者的颅内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昏迷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昏迷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可有效把控患者术前术后的颅内压变化情况,给治疗提供一定依据,从而起到快速恢复术后颅内压、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改善预后的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