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燃用高硫煤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及减排综合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398

吴东梅 邱艳 唐海旺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燃用高硫煤锅炉,提出了一套耦合集成两级低温省煤器、暖风器三位一体的"高硫煤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及减排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高效节能,实现了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取代传统的蒸汽暖风器,并同时解决了燃用高硫煤空预器积灰、堵塞问题,在燃用高硫煤锅炉机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4年夏季浙江低温多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与海温异常关系 下载:75 浏览:316

钱卓蕾1 娄小芬2 马洁华3 江丽俐4 罗玲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和NOAA相关资料,研究了与2014年浙江夏季低温多雨事件相关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海温因子。结果表明:中纬度我国东部到日本南部气旋性环流异常的存在有利于浙江夏季出现低温多雨,异常偏强偏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8月罕见低温多雨的直接原因;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和欧亚型遥相关(EU)是影响浙江夏季低温阴雨的主要遥相关型,当EAP负位相和EU正位相时,冷空气容易堆积和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有利于降水降温,8月罕见低温阴雨是EAP负位相和EU正位相协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的分析表明ENSO暖位相激发了西太平洋上空强烈的异常下沉气流和反气旋,使得副高偏南偏强,东亚地区呈EAP波列型响应;热带印度洋海温全区一致模态(IOBW)暖位相的维持进一步减弱了8月海洋性大陆地区的对流活动;北大西洋中部海温季内的变化或许与EU位相的转变有联系。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农户低温冻害风险承受力研究 下载:80 浏览:481

田敏 陈姣 成饶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农户既是承灾体也是防灾抗灾的主体,因此农户在面对灾害时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减轻低温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高原部分农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巍山县、陆良县、彝良县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农户低温冻害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结合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农户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评价值为3.21,属于中等水平,农户风险承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值为心里稳定性>灾损预期>复苏力;三个样本区域复苏力大小表现为陆良县>巍山县>彝良县。

回火温度对两相区退火海工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17

张翔云1 李激光1 严玲2 何煦泽1 郭菁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对690 MPa级海工钢进行"淬火+两相区退火+回火"三步热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力学性能变化与组织演变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回火后实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贝氏体/马氏体、临界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贝氏体/马氏体和临界铁素体逐渐分解成小尺寸晶粒,而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屈服强度由787 MPa降低到716 MPa,塑性和低温韧性明显增强,断后伸长率由20.30%增至29.24%,-40℃下的冲击功由77 J提升至150 J。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引起裂纹扩展功增大,是低温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贝氏体/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生成,引起组织细化、晶粒内低KAM值位错的比例逐渐提高和小角度晶界峰值的频率增大,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

基于ITO图案化的LCD低温加热设计 下载:26 浏览:433

张大伟1,2,3,4 赵小珍2,3,4 屈军1 袁扬胜1 彭继2,3,4 《光电子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了改善机载LCD在低温加热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四角发蓝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ITO图案化的加热器设计方法。首先通过Pro/E软件设计ITO图形,接着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屏组件进行有限元热仿真,得到了机载LCD的低温加热功耗以及稳态温度分布图,最后根据仿真数据制作LCD,并进行样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15.24cm的LCD,在相同的功率下,图案化的加热器加热更加均匀,且四角发蓝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

铸造WE43镁合金低温至高温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477

康跃华1 黄正华1 王顺成1 闫闳2 陈荣石2 郑开宏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铸造WE43镁合金在-196~300℃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及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态(T6)WE43镁合金组织具有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104μm,晶内主要由细小弥散分布的β′和β1相组成,晶界具有较粗大的第二相,并且在晶界附近形成约300 nm宽度的无析出相区域;变形温度降低至-196℃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仍具有3.2%,表明合金不存在完全的低温脆性断裂,原因可能是晶界附近存在的无析出相区域可以协调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当变形温度从室温升高至250℃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从2.4%显著增加至13.5%,表明合金发生韧脆转变现象,原因可能是合金在250℃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的大量启动和晶界滑动能力的大幅增加.

厚规格X80管线钢低温断裂行为研究 下载:72 浏览:475

洪良1 左秀荣1 姬颍伦1 马歌1 董俊媛1 陈雷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厚规格X80管线钢微观组织和-25℃落锤撕裂试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研究了X80管线钢的断裂行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钢板从表面到厚度中心,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并出现较多的粒状贝氏体、多边形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具有较高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钢板,其落锤撕裂剪切面积也越高,多边形和准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大尺寸MA岛的存在能够导致解理断裂的产生,不利于钢板的低温断裂韧性。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主裂纹附近组织出现变形,导致脆硬性的MA岛周围出现微孔,微孔与微孔之间随着组织变形相互连接而形成微裂纹。二次裂纹通常在针状铁素体周围出现转折或停滞,说明针状铁素体有利于阻碍裂纹的扩展,提高钢板的断裂韧性。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及优化配置方案 下载:78 浏览:480

郇嘉嘉1 赵瑾2 曾诚玉3 刘洪4 李吉峰4 牛纪德5 《电力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直接影响到投资效益和运行效率,是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关键之一。该文面向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对影响规划的内外部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全寿命周期等值年成本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方法,并以我国南方某园区能源站为例,进行系统优化配置。通过对不同供能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优化配置方案,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旋启式止回阀超低温试验密封性能研究 下载:39 浏览:757

康萍萍 高江胜 《电力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为提升旋启式止回阀超低温试验的一次性试验合格率,本研究通过实测的方式证明了密封面的平面度对超低温旋启式止回阀的密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先择了两种规格的超低温旋启式止回阀(2in CL300与8in CL300), 并对其中一组进行了超低温设计改进,并验证超低温试验的结果。

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菌GF-20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47 浏览:483

胡万吉 孙继颖 青格尔 胡树平 《农业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试验通过尼龙网袋埋入法模拟玉米秸秆还田,研究秸秆降解菌降解速率及土壤养分释放特征,分析其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及菌剂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降解菌的玉米秸秆,其降解率显著高于未施用秸秆降解菌处理;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各时期均以施用秸秆降解复合菌GF-20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施入30 d后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较不施菌剂处理(CK1)分别增加21.39 mg/kg,6.86 mg/kg,62.82 mg/kg,4.41 g/kg,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施用秸秆降解菌GF-20处理的玉米行粒数和千粒重都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比不施用菌剂处理提高16.36%和3.16%,施用秸秆降解菌处理的玉米籽粒的蛋白质、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

低温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胸腺肽基因功能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241

张毅1 靳奎峰1 李文慧1 杨颖璨1 来辉1,2 刘文广3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低温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凡纳滨对虾在应对低温胁迫下的分子机制,通过RACE方法对凡纳滨对虾胸腺肽(Lvthy)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其组织分布表达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谱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iRNA干扰的方法对其表达量进行敲降,对其在凡纳滨对虾低温胁迫下的功能进行验证。Lvthy基因cDNA全长1765bp,开放阅读框长度729bp,编码242个氨基酸。组织分布分析结果显示,Lvthy基因在对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肠道、心脏和脑组织。低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Lvthy基因在低温刺激1h后表达量开始上调;3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是正常状态下的2.7倍;随后Lvthy基因表达量开始下降。RNAi干扰试验结果显示,敲降Lvthy基因后,凡纳滨对虾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仅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存活率(83%)。试验结果表明,胸腺肽在凡纳滨对虾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胸腺肽在甲壳动物应对低温胁迫下的适应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10 浏览:442

邢丽云 黄丽华 2019年7期

摘要:
系统评价塑料薄膜包裹对新生儿保暖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新生儿保暖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塑料薄膜包裹应用于新生儿保暖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所得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8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塑料薄膜包裹组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发生率[RR=0.71,95%CI (0.64,0.79),P<0.01]、进入NICU时体温[MD=0.60,95%CI (0.47,0.72),P<0.01]、进入NICU时发热发生率[RR=4.09,95%CI(2.12,7.88),P<0.01]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RR=0.92,95%CI(0.65,1.32),P=0.660]、出院前病死率[RR=0.75,95%CI(0.53,1.08),P=0.120]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塑料薄膜包裹能减少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进入NICU时的体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早产儿保暖方法,但有引起发热的风险;塑料薄膜包裹不能降低早产儿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出院前病死率。

马氏珠母贝α-Tubulin基因结构、SNP筛选及耐低温相关性分析 下载:41 浏览:266

刘雅1,2 李松谕1 赖卓欣2 钟如卓2 王庆恒2,3 邓岳文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为了探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α-Tubulin基因在低温适应性中的作用,通过RACE克隆技术获得马氏珠母贝α-Tubulin基因,分析了α-Tubulin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趋势,并筛选和比较了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选育系(R)F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W)的α-Tubulin编码区SNP位点。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α-Tubulin基因总长为2 107bp,可编码454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Tubulin和Tubulin-C结构域;全组织定量显示,α-Tubulin基因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足部中表达量最高(P<0.05);低温胁迫时,鳃组织中α-Tubulin基因在低温组(12、17℃)的表达量均在72h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22℃)(P<0.05);α-Tubulin外显子区域共有34个SNP,其中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R和W群体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R群体单倍型CCTCAGCGCC的频率明显高于W群体。研究表明,α-Tubulin为参与调节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候选基因,筛选出的与抗低温性状相关的SNP位点g.111071125及优异单倍型CCTCAGCGCC,可作为选择育种的候选标记。

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系暗纹东方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下载:50 浏览:320

汪倩1,2 翟万营1,2 韩爽1,2 朱新鹏3 涂翰卿3 陈良标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为研究低温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揭示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系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体质量300g)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差异,通过持续降低水温,提取耐寒型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Zhongyang No.1”)和野生型暗纹东方鲀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系的暗纹东方鲀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丰度不同;“中洋1号”肠道微生物的OTUs、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小于野生型暗纹东方鲀,经过长期低温驯化的“中洋1号”肠道微生物种类趋于一致;与野生型暗纹东方鲀相比,“中洋1号”暗纹东方鲀肠道微生物中,弓形杆菌norank_fArcobacteraceae、螺旋体属Brevinema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功能预测显示,“中洋1号”肠道中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及脂质转运与代谢等功能。研究表明,“中洋1号”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低于野生型暗纹东方鲀,随着温度降低,“中洋1号”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也呈现下降趋势,低温对降低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可能有重要影响。

低温胁迫下鱼类鳃中RPL11/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下载:64 浏览:385

刘明丽1,2,3 杨文意1,2,3 王金凤1,2,3 陈良标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为了研究RPL11/MDM2/P53信号通路在鱼类低温胁迫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利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技术,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马鱼Danio rerio两种抗寒能力不同的鱼类鳃RPL11/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下,罗非鱼鳃中RPL11和P53蛋白表现出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但斑马鱼鳃中P53蛋白开始增加的时间点晚于罗非鱼;罗非鱼鳃中mdm2转录表达量在8℃、6 h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mdm2表达量升高可能活化P53;8℃、6 h后P53下游靶基因bad和p21在罗非鱼鳃中出现表达量升高的情况,这与罗非鱼中6 h时P53蛋白表达量升高是一致的,但在斑马鱼中p2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大。研究表明,低温能诱导罗非鱼中与凋亡相关的RPL11/MDM2/P53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变化,并且这种表达变化模式与耐低温能力较强的斑马鱼不同,这种物种差异性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是不同鱼类低温耐受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护理 下载:66 浏览:401

张小青 王良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9月19例行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实施,术后未发生肾衰竭。术后1例患者继发出血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19例患者住院时间8~25 d,平均14.5 d。术后随访40~90 d,肾功能稳定,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密切监测患者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附着物对冬季菹草叶绿素荧光活性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14

周彦锋1,2 王晨赫2 赵凯3 徐东坡1,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为探究附着物去除对低温环境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胁迫作用及其变化,选择全球分布最广且冬季生长的菹草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14—19日通过原位测量的方法,对比某静水池塘沉水植物茎叶表面附着物去除前后菹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去除附着物的对照组菹草叶片相比,去除附着物的处理组菹草叶片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仅在第一天随光合辐射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值仅在第一天随光合辐射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从试验第2天开始就逐渐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水平(P>0.05)。研究表明,菹草本身对于附着物去除的适应能力可能非常迅速,而在低温环境下,附着物的遮光作用对低温条件下菹草易发的光抑制现象是一种保护。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护理 下载:69 浏览:343

张小青 王良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9月19例行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实施,术后未发生肾衰竭。术后1例患者继发出血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19例患者住院时间8~25 d,平均14.5 d。术后随访40~90 d,肾功能稳定,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密切监测患者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三阶电容耦合可调频带通滤波器的研究 下载:57 浏览:447

杨晓东 邢孟江 王尔凡 《天线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设计了一款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小型化的可调频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电路由Top-C型电容耦合的三阶谐振腔组成,利用增加反馈电容的方式增加了零点,增强了带外抑制。通过器件外接可变电容二极管的方法实现调频,该器件的中心频率可以在1190MHz-1490MHz范围内进行连续调谐,并且带内损耗保持在2d B以下,2f0处带外抑制始终大于25d B,器件尺寸为9.8mm×7mm×0.9 mm。通过仿真实验,总结了调频带通滤波器的性能变化规律。在小型化可调带通滤波器的研究中,给出了很好的设计思路。

表面纳米化38CrMoAl钢的低温离子氮碳共渗 下载:84 浏览:499

王丽梅 佟伟平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实现了38CrMoAl钢的表面纳米化,并对表面纳米化后的样品进行了490℃离子氮碳共渗.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等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SMAT处理的样品实现了低温离子氮碳共渗,渗层中渗入较多的氮、碳原子,并析出大量细小的高硬度化合物,获得了较好的硬度分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