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和”宇宙观的承续 下载:152 浏览:1455

李晓红 《国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管的重要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秉承了儒家“和”理念的基因,彰显了儒家“和”理念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发展前景。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探讨 下载:137 浏览:1406

​张红军 《国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个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良好意识形态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三观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二者的融合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为人处世都有着深远的作用。所以,要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弘扬,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为此,本文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神乌赋》对儒家思想功用的批判——兼论“乌”意象的谶纬意义 下载:121 浏览:1379

于晨雪 《国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神乌赋》大量化用了儒家经典,但却在巨大的悲剧叙述中伸明了对儒家思想的怀疑。这与西汉儒家思想的文饰地位有一定的关系,也反映出了西汉中后期的方正倒置。此外,《神乌赋》以“乌”为题,用“乌”象征“仁”,用“乌”的陨落象征“仁”的失落,与谶纬思想的抬头有一定关系。

传承儒家文化,构建积极向上班级 下载:137 浏览:1386

​肖君 《国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小型社会,是学生人格及个性培养的重要基地。老师是班级的引领者,老师与同学们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道德教育的实施者。老师的良好管理,能使班级更有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和谐健康、积极进取的班级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由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所造就的。

儒家德育思想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下载:137 浏览:1308

王青娜 《国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儒家德育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思政教育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尽管时过境迁,但是优秀的传统儒家德育思想依然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将儒家德育思想运用到小学思政教育中,能够改善思政教学的品质,强化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文章着重探讨了儒家德育思想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渗透,以期促进小学思政教育的发展,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儒家文化的会通 下载:173 浏览:1880

​孙媛 《国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应用于中国实际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并审视中国的特殊国情,那就是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以,我们应当以历史的眼光和角度来对待我们今天的事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同时,也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来创造更大辉煌,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儒家和道家的“圣人”对比分析 下载:182 浏览:1799

​冉冉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秦文化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其中,“圣人”作为先秦诸子们追求的完美人格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以及实现天下太平的前提要求,儒家和道家备受推崇,其见解则各有不同。本文对儒家和道家就“圣人”的差异之处进行梳理比较,发现虽然两家各有不同,且层次高度不同,但对我们塑造当代的君子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析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下载:168 浏览:1746

买重光 《国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书育人、引导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有其深刻借鉴意义。鉴于此,必须更好地发挥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儒家传统教育思想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儒家经典《大学》对提升学生学习状态的教育实践研究 下载:169 浏览:1759

钟明 邵党国 《国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历时一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者提出如何从儒家经典《大学》提炼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力量,促进学生学习状态改变,使学生通过学习状态的自我评价来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促进学风的建设。

陈与义诗对儒家“兴、观、群、怨”诗教观的阐释 下载:183 浏览:1813

叶蕾 《国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杰出的宋代诗人陈与义身上同样能呈现出对儒家诗教观的诠释,立足特定的历史语境,结合陈与义生活的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时代环境,寻找其诗歌作品的思想与孔子兴观群怨说的遥相呼应。

儒家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下载:241 浏览:2535

​涂许秋 《国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儒家注重道德教化,把修身作为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省察克己、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等修身理论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需要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教育价值,以及积极探寻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断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儒家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殖民越南后对越南当地儒家思想的影响 下载:264 浏览:2515

陈忱 《国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1858年法国殖民者进入越南,期间遭受了种种阻力,究其原因,与越南当地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密切相关,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此同时,法国殖民者在文化上采取措施,限制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发展,以切断中越之间的联系,达到同化越南的目的。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挖掘法国在殖民越南期间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越南当地儒家思想产生的影响。

儒家文化在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305 浏览:2720

孙梦圆1 曹书民2 李洪丽1 《国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出发,以WH教育集团为例论述儒家文化在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从新生代员工管理的角度诠释儒家文化基本精神中的“仁义礼智信”,有效对新生代员工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总结儒家文化在现代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运用的经验和启示,得出应将更适合中国习惯的儒家文化更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员工管理之中,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应该深挖儒家文化资源宝库,吸收儒家文化精华内核的结论。

浅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法律基本精神 下载:155 浏览:1586

钟丽芝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2期

摘要: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在了解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时,我们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本书共分为六章即为家族、婚姻、阶级、阶级(续)、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植根儒家传统文化,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下载:170 浏览:2147

邱伟伟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心和解决好贫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给予多元化物质资助,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植根我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助其精神脱贫,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立自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法律基本精神 下载:100 浏览:1623

钟丽芝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在了解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时,我们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本书共分为六章即为家族、婚姻、阶级、阶级(续)、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论儒家仁义观对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谕 下载:255 浏览:2461

满翠云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儒家思想经久不衰,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儒家“仁义”思想是儒家道德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核心价值所在,这种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儒家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下载:79 浏览:1661

刘楠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思想结晶。“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大德”“小德”的结合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从具有时代价值的儒家文化中寻求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更好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儒家文化的融合渗透 下载:402 浏览:3034

林育霏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儒家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内在的精神文明素养和自我思考的能力,也能打开学生的认知,帮助感兴趣的学生将儒家文化中蕴含的良好品德与品质发扬光大,通过自身践行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之处进行传播。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