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型探测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374

王晓彪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煤矿地质勘探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结合当前勘探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区北西曲井田为例,将瞬变电磁和γ射线找水等新型勘探技术应用于该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研究表明:对西曲井田利用的新型水文地质勘探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地质状况,而且为未来煤矿的开采提供了科学保障。

电力工程的线路工艺技术分析 下载:49 浏览:324

余俊伟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工程的勘查结果准确性和线路架设的合理性等是否能够获得保证,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分析输电线路施工符合相关要求,提出施工工艺的规范,试验及验收的优化控制方法。

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 下载:54 浏览:325

石静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与可靠是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分析维护与检修技术促进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别针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上层采空区积水的应用实践 下载:55 浏览:377

李鹏举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矿井瞬变电磁法凭借其对低阻反应敏感、方向性强、体积效应小、便于施工等优点,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积水、含(导)水地质构造、充水钻孔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以TEM法在大同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忻州窑煤矿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探测的应用为例,分析了上覆采空区积水的位置和大致范围,为后续探孔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76

李旭春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水峪煤矿两条掘进巷道的上覆采空区积水的探测、验证以及疏放过程,不仅证实了瞬变电磁仪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同时阐述了其探测验证的全部过程,以便同行交流学习。

涉及自然保护区输变电工程的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 下载:54 浏览:414

陈晓琳 何清怀 张体强 张一 丁少华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输变电工程属于点状、廊道式工程,其建设必然导致电力通道与区域规划发生冲突,特别是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发生冲突,从而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输变电工程的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成为关注的重点。结合工作实践,从电网规划、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运行和运行阶段重点探讨涉及自然保护区输变电工程需关注的环境问题,以期为类似输变电工程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

分析财务ERP会计操作相关业务共性经验总结 下载:62 浏览:442

喻宙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本篇文章首先对ERP系统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实用性、整合性、实时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入手,对ERP系统的基本特性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财务ERP会计操作相关业务共性经验总结思路。

分析财务ERP会计操作相关业务共性经验总结 下载:68 浏览:453

喻宙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本篇文章首先对ERP系统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实用性、整合性、实时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入手,对ERP系统的基本特性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财务ERP会计操作相关业务共性经验总结思路。

750 kV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保护研究 下载:66 浏览:430

苏光 熊再豹 石雨鑫 卢伟 布小红 《电气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是超/特高压系统中重要的无功调节设备,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工程鱼卡开关站在国内首次应用750 kV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MCSR本体结构特殊,运行方式灵活,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750kVMCSR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针对MCSR的本体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匝间保护、控制绕组和补偿绕组保护的关键技术,提出了MCSR本体保护配置以及智能化方案。

自动定向式变电站局部放电监测定位方法研究 下载:15 浏览:178

李杰1 王磊1 王应芬1 续所良1 杨志华1 沈晨2 《电气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局部放电监测对发现绝缘缺陷与减少设备绝缘击穿故障均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基于固定天线阵列装置的局部放电信号监测定位方法还不能实现空间上多维度、大范围的高准确度监测。为此设计了一种包含机械结构与天线阵列的自动定向装置,并提出适用的局部放电监测定位方法。所述局部放电监测定位系统首先根据信号特征通过N-Q-Φ等图谱判别局部放电信号,再从空间几何关系角度确定输送给机械结构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定向装置不断调整天线阵列指向,并在闭环调节下使信号时间差最终控制在预设阈值以内。此时阵列中央的激光头所指即为局部放电源位置,完成了局部放电源的监测定位。之后建立局部放电监测定位实验系统,并对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系统能有效发现局部放电信号,并能准确快速地定位局部放电源位置,这对实现局部放电大范围监测与定位有重要意义。

谐波的在线监测和治理 下载:18 浏览:157

黄红辉1 王瑞君1 骆健庆2 张钟3 钱振宇3 袁杰3 《电气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用电企业谐波问题所建立的一套智能谐波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描述。由监测点现场GPRS型多功能谐波监测仪采样、存储并主动上传谐波数据,由网关及客户端识别和处理谐波数据,由系统主站发布谐波数据和分析治理方法。根据治理方法优选并在监测点现场安装谐波治理设备,由Android端App现场比对谐波数据和优化谐波治理设备参数等,并组成了完整的闭环系统,为电力谐波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50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及其解决措施 下载:20 浏览:427

王胜 《低碳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直流系统主要为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控制和操作提供电源在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500 kV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问题,分析了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阐述了当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排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出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智能变电站保护整组动作时延优化技术研究 下载:20 浏览:169

詹智华1 马和科2 詹荣荣1 李岩军1 闻宇3 《电气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相比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增加了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设备,保护整组动作时间有所延长,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对造成保护动作时间延长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保护装置时延优化方案,通过动模实验验证了时延优化效果。优化二次设备的动作时延,可以提高智能变电站保护整组动作时间,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后续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方案设计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撑。

变电站工程中土建工程和电气工程的配合问题 下载:34 浏览:187

卢浙东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许多新结构、新工艺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得工程建设中的协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变电所施工项目中,要对现代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进行合理的协调,以降低问题的发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有关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在变电所施工中,土建与电气安装的协调问题。

用“场-路”耦合方法分析多分裂式变压器的特性 下载:25 浏览:216

鲍锡阳1 李晓松1 刘小鹏2 李勇2 李亚男1 《电气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以一台四分裂式变压器为例,利用其对称性建立1/2"场-路"耦合分析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分析了低压侧绕组空载、接不同性质负载运行以及单个低压绕组或运行或短路或发生匝间短路等多种工况的有关特性。从有关参数与额定值非常接近的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于结构上的对称性,建立1/2模型进行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场-路"耦合分析法可较方便地模拟变压器的多种运行工况,是一种较有效的分析方法。

电力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0 浏览:520

李智慧1 吉杨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为提高电力客户服务能力,建立主动需求预警机制与体系,需要掌握客户的需求特性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对电力客户总体需求进行分类概述;然后进行各类影响因素与客户需求的相关性分析;最后对各类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做综合剖析,并为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建议。

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449

姜涛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7期

摘要:
从煤矿采空区的危害及治理的意义出发,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方法技术,结合我国内蒙古赤峰市某煤矿的勘查实例,研究总结了采用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物探方法,在该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智能变电站模块化设计研究 下载:58 浏览:501

王庆义1 王新明2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采用模块化、智能化组合式电气设备,通过工厂化加工,按功能单元组装,现场安装便利,节省现场二次接线,实现"即插即用",从而实现变电站建设真正的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对于进一步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电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的锂电池SOC估计 下载:47 浏览:434

夏飞1 王志成2 郝硕涛3 彭道刚1 余贝丽4 黄毅敏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UTS分容柜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建立了18650锂电池的三阶Thevenin模型。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xtened Kalman Filter,EKF)作为粒子滤波算法(Particle Filter,PF)的重要密度函数形成了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Exten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EKPF)。对于EKPF算法在重采样过程中存在的样本退化、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权值排序的优胜劣汰粒子选择算法。采用通过该方法改进的EKPF算法对所建立的三阶Thevenin模型进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EKPF算法的SOC估计精度优于EKF算法和PF算法的SOC估计精度。

500kV变电站TA容量不足分析及改造后送电方案 下载:74 浏览:498

李群1 刘洋1 杨巍巍1 王聪颖2 冯伟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鲁固直流投运后,东北电网潮流特点已由北电南送、西电东送转变为全网向扎鲁特换流站汇集。其中,吉林地区电网通过昌盛、向阳2座500 kV变电站经由4条500 kV线路连接至扎鲁特换流站,随着鲁固直流送电功率的提升、吉林500 kV丰满电厂机组投产及黑龙江东部外送能力增加,吉林省内输电线路潮流均有所增加,部分线路电流互感器(TA)额定电流较小导致线路潮流受限于TA,对鲁固直流投运后吉林省内500 kV线路TA容量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介绍了开关TA改变比后送电方案编制中考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