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效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研究 下载:290 浏览:3061

李会玲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特殊性,它是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学实践中必须选择契合性更强的教学形式。基于此,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展开探讨,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提出高效课堂的建议方案,希望可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完善教学措施。

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下载:305 浏览:3657

李华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在人工智能十分普遍的今天,小学生学习和普及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是必要的。他们处于学习的思想启蒙阶段,该阶段的学习情况往往会影响其今后的成长发展走向。因此,我们需要在此期间加强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有效地将人工智能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定义入手,分析其本质,并提出相应的结合策略。

浅析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06 浏览:3529

付雪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9期

摘要: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际经验,对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264 浏览:3315

徐宁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意识到在小学阶段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性。创客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学校信息技术课堂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很好的提升。本文从创客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当前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创客教育背景下提高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分析 下载:259 浏览:3483

闫元元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8期

摘要:
尽管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几十年的开展历史,然而教学效果却一直都是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意义的明确了解和认知,不管是教学、学校,还是家长,都不想把大量时间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面。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于当前的互联网社会有着更加良好的适应性,同时还可以推动实现现代化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能够使学生信息化思维得到构建。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下载:302 浏览:3537

陈冬梅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5期

摘要:
学生在新时代发展要求背景下看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知道了个人成长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综合技能发展,关注时代的变化趋势,了解教育的前沿动态,积极地把握信息技术要领,为自己的后续发展积蓄源源不断的力量。本文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微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下载:258 浏览:3038

耿佩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作为现代通讯、传媒的重要手段,其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日渐紧密,而信息能力也成为工作、生活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巧设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体验的探究 下载:289 浏览:3016

石俊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4期

摘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通过教师、学生、内容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进他们的操作体验,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发展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下载:287 浏览:3053

张红平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高阶思维培养如何在课堂落实为研究问题导向,以课堂为阵地,以磨课为抓手,研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高阶思维培养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把研究的问题扎根于课堂,通过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下载:283 浏览:3581

陈兆新 《人工智能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愈加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科技基础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人工智能教育也加入信息技术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认知水平和信息素养。基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具体该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探究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呢?针对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创新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下载:219 浏览:2663

赖明金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1年9期

摘要:
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时代得以进一步发展,由此也使得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产生了较为突出的现实影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进一步使学生从小对整体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综合性的了解,使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教育优质的现实发展基础,优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由此而获得较为优质的教育效果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够有所收获,并且得到综合性的培养,使其自然所具有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使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技术应用水平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分层教学所有的优点进行有效的探究,并且充分的教分层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由此使整体分层教学能够充分的指导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有效的优化。

“设障立疑”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235 浏览:2504

张嘉庆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1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实例详细“设障立疑”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实际使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笔者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究发现,“设障立疑”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教学效果显示,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实践 下载:179 浏览:1779

赵笑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11期

摘要:
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针对如何操作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进行讲解,让学生具备收集、整理以及运用电子信息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逐渐发生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更加重视。但是,许多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以及信息意识仍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导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设计拓展课程优化实践与研究 下载:268 浏览:1206

郑昌滋 《中国教育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逐渐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教学,则影响着信息教学的质量,只有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才能达到最初设立这堂课程的目的,也只有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能使这堂课发挥其应有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探讨 下载:326 浏览:3287

周恩媛 《数学应用》 2022年1期

摘要: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是加强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师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

浅谈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下载:359 浏览:1574

胡芬 《中国教育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素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此,必须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积极地研究如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大数据时代,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路径 下载:428 浏览:1496

刘庆忠 《中国教育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了。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教师与同学之间、学生同学异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之一已经被广泛研究出来了并且得到迅速发展起来了。然而我国目前关于中小学阶段信息化课程标准还不够完善全面且没有统一性要求和具体实施规范等问题导致实践操作困难重重,所以如何有效开展和运用好这一教学策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是指在实际的小学阶段,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征等对教师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符合学科特色且能帮助实现课堂教学目的而采取有效方法手段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合理选择与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效果。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活动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下载:173 浏览:1310

顾义菊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从本质上讲,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强调的是将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应用,并且能将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的联系。开展科技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且要制定培养目标,调整相关的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能够体验实践活动的整体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活动,强调在活动当中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弥补在我国传统小学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缺陷。

新形势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305 浏览:1928

孟阳继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内容,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扎实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文章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先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之后提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创新策略,以期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探索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载:29 浏览:846

​高文光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网络和教育的深度结合,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翻转课堂、无处不在学习、移动学习和智慧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