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在病房实施日间手术的管理及效果评价 下载:23 浏览:379

刘常清1 任宏飞2 周倩3 李继平4 苟菊香5 龚仁蓉1 2019年5期

摘要:
探索在乳腺外科病房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抽取医院乳腺外科实施日间手术管理的18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试验组,并同期选配180例实施常规住院手术管理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日间手术管理方法,患者术前检查、健康教育、麻醉咨询等医疗服务提前到门诊完成,专设医疗与护理小组,在手术室行日间手术,术后常规护理,评估满足出院标准后于术后第2天08:00出院。结果试验组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6%)低于对照组(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病房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升温毯联合自发热贴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1 浏览:407

黄丽丽 王亚萍 潘雪萍 王丽娟 章旭峰 2019年2期

摘要:
评价升温毯联合自发热贴的主动保温措施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保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进入手术室至出恢复室全程采用升温毯主动保温,手术截石位时双下肢覆盖棉毯被动保温。实验组在摆放体位前双足脚掌部袜子外面粘贴一次性自发热贴主动保温。记录两组保温前后、麻醉过程中及进出恢复室时鼓膜温度、术后寒战发生次数、热舒适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在麻醉后1 h、2 h、3 h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术中核心体温下降幅度小,趋于稳定(P<0.05),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P<0.05);实验组热舒适度评分为(8.44±0.56)分,高于对照组(6.2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升温毯联合自发热贴可维持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平稳的体温,降低低体温及寒战发生,提高热舒适度,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体温保护。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载:21 浏览:363

谢雅红1 陈晓洁2 祝亚男3 2019年2期

摘要:
建立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为评价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询文献、临床调查,初步形成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合专家建议最终确立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结果 21名专家年龄(43.62±5.56)岁,工作年限(19.90±7.79)年,高级职称人数占66.67%。2轮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5.5%、1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30,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9~5.00,变异系数为0~0.20。最终确定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结论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好。

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下载:12 浏览:460

田凤美1 张笑燕1 陆亚琼1 肖爱华2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规范医护人员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血糖管理项目小组,修订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干预方案。结果实施流程干预方案后,高血糖汇报率从74.56%上升至77.98%,胰岛素注射执行率从91.12%提高至94.08%;护士理论知识达标率从56.2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操作达标率从43.7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从7.31‰下降至1.90‰。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优化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显著降低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门诊二次分诊方案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3 浏览:415

范清秋1 方良玉1 金静芬2 2018年7期

摘要:
建立门诊二次分诊方案,评价其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二次分诊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二次分诊和巡诊岗位、完善与应用二次分诊管理软件、制订二次分诊流程。比较门诊二次分诊方案实施前后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护士护理风险预警评估及护理安全管理项目的执行情况。结果门诊二次分诊方案实施后,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分从实施前(4.00±0.89)分提高到实施后(4.67±0.37)分;护士护理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中,抢救物品的合格率从84.55%(实施前)提高到95.91%(实施后);护理安全管理项目中,爱心通道使用率从5.22%(实施前)增加到20.45%(实施后),自助血压测量率从1.94%(实施前)提高到54.33%(实施后),高危跌倒患者预先识别率从13.82%增加到43.36%(实施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门诊二次分诊方案有利于提升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门诊护理质量。

分指握力球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评价 下载:22 浏览:456

史广玲 刘夕珍 2018年6期

摘要:
观察分指握力球在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月—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70例留置气管插管、股静脉置管或导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4月—6月的3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分指握力球对手部进行加强约束;将2017年1月—3月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腕约束。对两组拔管风险率和手腕约束部位皮肤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股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和气管插管的拔管风险率分别为6.37例/千导管日、0和5.68例/千导管日,低于对照组的200.00例/千导管日、177.60例/千导管日和230.34例/千导管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的手腕约束部位红肿及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指握力球使用方便,约束效果好,且舒适性明显优于传统约束工具。

量化食物稠度对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效果评价 下载:12 浏览:447

常红1 赵洁1 张诗涵2 李佳2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价量化食物稠度对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效果。方法用洼田饮水试验筛选某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选取76例2~3级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在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增稠剂量化食物的稠度,然后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给予对照组常规饮食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误吸8例(21.05%),对照组28例(7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增稠剂量化食物的稠度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养结合服务运行效果评价研究——基于银川市的调查 下载:90 浏览:494

张艳荣 马冬梅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加强医疗与养老资源的相互融合,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创新模式,是满足老年人医护需求和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径。对医养结合服务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是提高我国医养结合服务的关键。结合定性及定量研究方法,选取银川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分析评价其运行效果,并从供求双方探析影响其运行效果的因素。需方影响因素基于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的基本需求适应性、经济适应性、心理适应性、社会交往适应性和服务适应性等五个维度展开测评,供方影响因素通过访谈与实地观察分析获得。研究发现:银川市医养结合机构总体运行情况较好,但需方对不同机构的各维度评价存在差异,差异原因在于供求双方因素的共同影响。最后,从政府、机构、社会三个角度,针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其提高运行效率和增强服务能力。

基于区域特色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效果评价研究 下载:44 浏览:390

王光辉 《地理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符合新高考、新课程以及新教材理念的要求。推动区域特色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认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以评促教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展开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在搜集区域资料、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区域实际地理有关问题等方面的不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及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柯氏模型在杭州市中医护理培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13 浏览:505

黄雪燕1 张尹2 冯莺1 俞琦1 葛芳3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制订并实施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采用柯氏模型进行效果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在职培训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来自杭州市50所医疗机构的77名临床护理人员,按照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开展中医护理培训,以柯氏模型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笔试、情景模拟和半结构访谈等方法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学员的出勤率在85%以上,培训满意度得分为(96.32±3.14)分;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培训前;中医护理行为得分高于培训前;学员所在科室开展中医项目较培训前增多;患者满意度在82%以上,护士培训后获益主题为达到期望值、成长与收获、期望继续学习。结论依托中医院进行中医护理培训,护士的满意度较高,培训后能够促进护士的中医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护士的个人获益情况较好。

精益管理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配置效果评价 下载:246 浏览:2989

徐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配置效果。方法:以实施精益管理时间点为分组依据,将2019年8月~2020年7月未实施精益管理的时间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8月~2021年3月实施精益管理的时间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退药率、换药差错率。结果:研究组的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退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的配置时间、退药占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出药物所致患者感染率、因静脉药物医疗纠纷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益管理能优化静配中心药物调配,使得换药差错率降低,效果更优。

在STEP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对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及效果评价 下载:132 浏览:1306

刘洁  刘溪  张毅  张燕燕 王希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在STEP(结构化治疗与教育)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对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44例实施传统电话随访、门诊血糖管理 ,试验组44例在传统电话随访、门诊血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低血糖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STEP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较常规糖尿病管理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更好的帮助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并降低血糖的发生率 。

综合护理在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259 浏览:2916

董晓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过程之中采取综合护理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2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疾病认知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更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更加优异,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过程之中采取综合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短,患者的炎症因子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很高,临床护理效果理想,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妊娠期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评价 下载:230 浏览:2238

刘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妊娠期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86例妊娠期产妇选进,时间最初为2020.1月,最终为2020.9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即对照和试验2组,均有43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妊娠期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孕期健康知识水平与经阴道分娩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妊娠期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着良好效果。

中医熏洗坐浴疗法治疗护理肛肠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 下载:257 浏览:2343

郑凡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为肛肠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中医熏洗坐浴法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共计纳入80例研究对象,其均为我院202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肛肠手术患者,在为患者实施手术后,分组展开探究实验。其中40例患者将使用高锰酸钾坐浴法进行治疗,将其记作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则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法进行治疗,记作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干预成效。结果: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创面水肿等方面的表现,统计结果显示,组间差距明显,且研究组的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肠术后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法的治疗干预措施,则可以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感,对于改善创面水肿症状也有积极意义。

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联合中医循证护理对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35 浏览:2235

梁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评价小儿腹泻辅以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中医循证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2022年6月~2023年1月)为研究主体,总例数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腹泻常态化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循证护理,比较效果(症状缓解用时、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①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在腹痛、大便次数及性状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功能: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G及补体C3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活质量:立足于精神、活动、睡眠等因子上,观察组所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观察组脱水、感染等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比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家属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康复效果:观察组止泻、大便及食欲恢复用时相比之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辅以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中医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免疫功能,规避不良反应,利于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用围产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下载:234 浏览:2463

谢玉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疾病的孕妇采取围产营养治疗的方式,对于孕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我院就诊同时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50例孕妇采取常规治疗分为对照组、50例采取围产营养治疗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不良反应、孕妇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在治疗前空腹血糖以及三餐后2h血糖水平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围产营养治疗方式,能够使孕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减少了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减少了新生儿以及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评价 下载:308 浏览:3139

刘慧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共70例,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前者给予电切术治疗,后者给予剜除术治疗,比较前列腺症状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 Qmax) 和膀胱残余尿量( PV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PSS、PVR上较治疗前降低,QmaxP 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针对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剜除术较电切术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促进其预后质量提升,值得推荐。

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性 下载:174 浏览:1762

余文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予以新生儿肺炎不同抗菌药物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9.1-2022.6.30期间新生儿肺炎患儿300例,随机数字表下按1:1:1:1的比例纳入4组,75例/组;A组头孢噻肟钠治疗,B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C组头孢噻肟钠+青霉素治疗,D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青霉素治疗。比较疗效、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4组无统计差异(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统计无差异(P>0.05);但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予以新生儿肺炎抗菌药物单一或联合治疗均可发挥较好疗效,但用药不良反应以单一用药更少;且单一用药时,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疗效相近,用药安全性均较高。

中医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02 浏览:2212

李娜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干预中中医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将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为A组,将实施中医护理的另50例患者设为B组。将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疾病改善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B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FPG、2hPG、HbA1c)相较于A组更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疾病改善情况(结核病灶、血糖控制)优于A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上也是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佳,干预后两组之间的FVC、PEF以及VC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B组生活质量水平改变得更加明显,同A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治疗中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控制血糖和结合病灶发展的作用,能够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