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金属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衍生羧酸酮基化研究进展 下载:59 浏览:393

丁爽 葛庆峰 祝新利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从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机羧酸是生物质解聚生物油的重要成分,使得生物油具有酸性、腐蚀性和不稳定性.因而,羧酸的去除十分关键.酮基化反应将两分子羧酸转化为酮、二氧化碳和水,不使用氢气的情况下高效脱氧且增加碳链长度.此外,生成的酮为重要化学品.目前酮基化反应的机理和活性位的研究还存在争论.因酮基化反应过程生成的中间产物不同(如β-酮酸、酮烯、羧化物、酰基碳正离子等),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反应机理,如β-酮酸机理和酮烯机理.酮基化反应属于结构敏感性反应,因此金属氧化物表面结构的不同会导致酮基化反应活性不同.酸碱位协同作用在酮基化反应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氧空位可以提高酮基化反应的活性.本综述重点从酮基化反应机理、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结构、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方面对酮基化反应进行了评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肝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471

蒋云霞 罗伟生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差异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蛋白质研究技术,逐渐在肝纤维化(HF)疾病的研究中广泛应用。该文主要对差异蛋白组学的理论基础、在肝纤维化疾病的诊治和研究技术上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从而阐明在肝纤维化疾病中差异蛋白组学现阶段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探讨如何更全面完整地研究肝纤维化提供参考。随着科学技术及科研条件的不断完善,差异蛋白组学的多种技术手段应用于肝纤维化疾病将具有更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发展空间。

甘蔗汁灵芝发酵物软糖研制 下载:87 浏览:490

王庆福 黄清铧 张柳莲 陈盈盈 梁磊 康佩姿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2期

摘要:
以甘蔗汁为培养基发酵灵芝菌,以甘蔗汁灵芝发酵物代替水熬制凝胶软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配方为明胶:卡拉胶(1:1)22 g,蔗糖:葡萄糖(1:1)130 g,柠檬酸0.15 g,此配方灵芝发酵物用量为307 mL。制得软糖色泽橙黄,甜度适宜,口感柔和,具有独特的甘蔗汁灵芝发酵物香味。

基于核酸探针的光学传感方法和细胞成像研究 下载:56 浏览:409

张聪1 岳巧丽1 陶丽霞1 胡莹莹1 李晨钟1,2 唐波3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悬浮牵引演示实验仪的原理与设计 下载:73 浏览:353

曾威 丁进 刘伟 史庆藩 《物理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抗磁性概念及其物理机制是电磁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使得抗磁材料有可能悬浮在磁场中。为了提高抗磁性物理原理的教学效果,文章中设计制作了磁悬浮牵引演示实验仪。该装置能够清晰稳定地演示二维平台上激光牵引磁悬浮热解石墨移动的现象,包括直线牵引和旋转牵引。通过comsol仿真计算和实验,确定了演示效果最明显的两种磁铁排列方式:双层N/S交错排列和N/S反向排列。该装置由移动导轨、磁铁平台、激光笔、石墨等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或者物理实验教学。

农林废弃生物质吸附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413

易锦馨1,2 霍志鹏1 AbdullahM.Asiri3KhalidA.Alamry3 李家星1,3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化工、冶炼及核燃料循环过程等排放的废水中含大量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放射性核素等,若未经处理即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吸附法的效率高、操作简单、低成本且无副产物、可循环利用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农林废弃生物质成本低、来源丰富、绿色环保且可再生,以其为原料制备的吸附材料被广泛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以农林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纤维素及木质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天然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从原材料、制备工艺、改性方法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吸附材料的性能对水中污染物吸附的影响,提出了生物质基吸附材料在水污染治理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碘量法分析研究 下载:65 浏览:336

蔡黎1,2 秦吉1,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理论计算,确认了使用碘量法进行二氧化硫气体标准物质定值的可能性。通过吸收液吸收效率和滴定反应前酸添加量的分析,完成对碘量法分析使用试剂和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实现了碘量法在分析准确度要求较高的二氧化硫标准气体定值上的使用,最终分析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k=2),适用于百分含量级的国家二级二氧化硫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

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缓解干预策略 下载:70 浏览:412

王静1 张心怡1 任凤芹2 霍涌泉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聚焦于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过多追求物质需求,关注物质利益的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范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生存智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实证方法方面都有创新。但是,在如何克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树立理性的物质主义与精神超越相结合的价值观,显然是心理学价值观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丝绸之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流变——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研究个案 下载:58 浏览:372

杨红 付茜 《当代艺术》 2020年4期

摘要:
非遗在当代的生存状态研究主要包括历时性的传承状况和共时性的流变状况两个方面,共时性流变研究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文明、多个民族交汇融合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呈现明显的多元民族文化特性,同时也受到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尼勒克县、特克斯县等地多个门类非遗项目的实地走访,以期概括这些非遗项目的当代流变特征,同时观察其对非遗资源的存续及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虚拟现实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64 浏览:379

段晓卿 《当代艺术》 2020年4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不仅是非遗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注重交互和多种形式信息交流的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技术与非遗的结合程度,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非遗的保护模式分为"玩具""镜子"和"艺术"模式。三种模式在适用范围和介入方式上各有特点,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功能材料在食品和水有害物质预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411

白蕾1,2 王艳凤1,2 霍淑慧1,2 卢小泉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食品类样品残存的痕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因此,需要高效的吸附材料用于食品类样品预处理及检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多孔功能材料,具有高孔隙度、高比表面积、结构可设计与调控、孔径可调及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优点。MOFs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及功能化设计方面,近年来MOFs及其功能材料在各领域的潜在应用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MOFs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易通过功能化改变材料表面性质,不同的金属元素和配体种类,以及配位方式的多样化特性,极大地丰富固相萃取的固定相材料种类。尤其是在复杂基质样品预处理中,MOFs及其功能材料表现出强富集能力、强抗基质干扰能力、优异的选择性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几年MOFs及其功能材料在食品和水样品中有害物质预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类材料应用在食品安全分析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产抑菌物质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486

袁丹丹1 张晓元1 郝荣华1 崔燕1 高亮2 陈勉1 刘飞1,3,4 凌沛学1,3,4 王凤山4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筛选高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抑菌物质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平板琼脂孔扩散法从发酵制品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测定抑菌谱,考察发酵产物对p H、温度、5种常见蛋白酶的敏感性。[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其发酵产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对霉菌和酵母菌无抑制作用; p H 2. 0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到21. 24±0. 45 mm,比p H 6. 0时高32. 7%;经沸水浴后原始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下降了34. 3%,p H 2. 0时仅下降6. 9%;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圈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结论]筛选得到的乳酸菌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该抑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和热稳定性,对5种蛋白酶不敏感。

LISA/MIST技术与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预后 下载:42 浏览:420

朱佳骏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reatment,MIST)]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创新,该技术以细管替代气管插管,通过患儿有效自主呼吸,完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该技术降低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过程。因此,该技术可视为早产儿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相关meta分析结果提示:LISA/MIST技术可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早产儿死亡率、36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然而,该技术的细节操作流程并不十分统一,需要继续完善和标准化。研究目的明确、设计合理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数字影像在海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476

费宇拓 《当代艺术》 2018年7期

摘要:
新媒体时代用数字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海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保护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数字影像技术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优势、拍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论“陈调”与平湖调的关系 下载:32 浏览:321

施王伟 2018年2期

摘要:
文章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苏州弹词中的"陈调",即为四明南词、绍兴平湖调中的"平湖调",或是"吴人弹平湖调"中的平湖调。二是平湖调为一支古老的曲调,它的音乐特征分别是"凤点头"的结构形式,平湖调的落音较有规律和上句后均有"哎头"。三是"陈遇乾说"有疑问,有学者提出"伪托"是对的,学术界可做进一步研究。

基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超分子手性自组装 下载:89 浏览:510

高玉霞1,2 梁云1 胡君3 巨勇1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超分子手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内,可通过分子在非共价键作用下有序排列形成,对生命科学、药物化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天然产物来源广泛,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和多手性中心,由于其分子手性可以在组装过程中随着分子的有序堆积得到传递和放大,形成超分子手性结构,因此是一类优良的超分子手性构筑基元。研究天然产物的手性自组装,不仅可以拓展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还能深化人们对自然界和生命体中手性现象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甾体、三萜、氨基酸、糖等天然产物小分子化合物在超分子手性自组装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甘蔗调控相关MicroRNAs的研究进展 下载:76 浏览:486

程琴 朱鹏锦 吕平 谭秦亮 庞新华 周全光 卢业飞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MicroRNAs(miRNAs)是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胁迫时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甘蔗高度多倍体和基因组特异性导致其相关代谢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而调控途径涉及许多基因、转录因子和不同内别的RNAs:siRNAs和miRNAs。该文主要论述miRNAs在甘蔗干旱胁迫、其他非生物胁迫、生物量相关特征及糖代谢途径中的表达调控机制。

基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超分子手性自组装 下载:86 浏览:499

高玉霞1,2 梁云1 胡君3 巨勇1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超分子手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内,可通过分子在非共价键作用下有序排列形成,对生命科学、药物化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天然产物来源广泛,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和多手性中心,由于其分子手性可以在组装过程中随着分子的有序堆积得到传递和放大,形成超分子手性结构,因此是一类优良的超分子手性构筑基元。研究天然产物的手性自组装,不仅可以拓展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还能深化人们对自然界和生命体中手性现象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甾体、三萜、氨基酸、糖等天然产物小分子化合物在超分子手性自组装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细胞连接分子对上皮组织物质转运的调控机制 下载:76 浏览:483

杨斐1,2 杨艳红3 张馨月1,2 吴慧娟1,2 阳长媛1,2 朴胜华1 雷自立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细胞连接分子对上皮组织物质转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分子机制有待总结归纳。上皮组织中多数细胞连接分子参与形成紧密连接、粘附连接、桥粒连接和间隙连接等连接结构,调控细胞间转运和跨细胞运输。构成紧密连接的Claudin蛋白通过栅栏功能、受体功能和维持上皮细胞极性三种机制在调控上皮组织物质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它细胞连接分子通过对紧密连接的调控间接影响物质运输。由于Claudin家族的各成员之间的功能代偿作用及转录后调控对Claudin蛋白的表达的重要性,给细胞连接研究造成一定局限,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待发展。该文总结归纳出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调控物质转运的三种方式及当前应用于检测连接分子的生物技术,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上海市崇明区村镇风貌物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解析 下载:25 浏览:258

董衡苹 《中国城镇》 2019年7期

摘要:
上海市崇明区的村镇风貌体现了沙洲岛屿变迁影响下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大"农业景观和"田村一体"的人居景观。宏观层面的自然景观与农业景观是村镇风貌形成的本底;中观与微观层面的人居景观是村镇风貌的核心。其中,中观层面的村镇聚落空间格局,体现在聚落与水渠、农田、路网的相互关系之中,其所形成的有规则的空间肌理是崇明村镇风貌的最大特色,也是村镇风貌的核心;微观层面的传统宅沟院落体现了沙岛地貌下可持续的营居理念,现代民居则以简洁实用的风格为主。文章基于实证案例所形成的景观风貌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也可适用于其他地区的村镇风貌解读,从而在理论上健全村镇风貌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