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注重基础 着重提升核心素养——2017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评析 下载:64 浏览:397

郭金1 刘清秀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2017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同时较好地体现了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根据2017年的试题特点,从重视知识意义的建构、重视教材的挖掘、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几个方面对2018年的中考复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如何提升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71 浏览:403

刘秀丽1 杨净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为提升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认清命题方向和趋势,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其次要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此外,作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中考,并精心组织和准备复习计划,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和成长。

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普通完全中学的教育实践 下载:50 浏览:472

张少华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普通中学的教育和实践,有着广泛、深厚的基础,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是教研和实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恭俭让、勇敢坚毅等品质,而把红色精神纳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范围能扩大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实施英语教育观的几点做法 下载:63 浏览:483

杜萃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德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教师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教师既要注重初中英语知识的传授,也要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提高道德素质。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

创建使学生能够自学、乐学、善学的音乐健康课堂 下载:90 浏览:508

金俊玲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健康课堂是很多学校一直在大力倡导并付诸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的课堂形式。经探究可知为创建使学生能够自学、乐学、善学的音乐健康课堂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以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课上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二是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自学、乐学、善学,从而让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并对音乐感兴趣。

初中物理情景创设的再思考 下载:67 浏览:491

付明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初中物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创设适宜的物理情景,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通过结合教学中的若干案例,归纳出物理情景创设的方法和主要途径,提出创设物理情景的原则,以此来指导并改善物理情景的创设。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下载:73 浏览:501

杨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设计开发信息化教育资源,并立足初中语数外教学,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研究发现,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突破教学重难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历史评优课对骨干教师提出的要求 下载:78 浏览:497

邵兵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评优课是优秀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对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职业素养要求。实践反映不少学校的骨干教师在业务发展中面临一些困境,究其原因是学科素养和职业功力不足。这些问题可以从学校、科研和个人角度入手,寻找符合具体条件的突破口。

从正高级教师评审条件看生物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下载:79 浏览:496

訾玉玲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解析教育部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审要求,以此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抓住教学的关键事件,将规定动作转化为自主动作,在日常工作中寻找助力点,抓住生长点和创生点,由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亲子教育主题班会课例:爱在沟通换位思考 下载:80 浏览:499

杨轶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步入初中阶段,学生青春期特征显著。调查显示,众多家长和学生认为亲子矛盾突出,沟通变得困难使亲子关系每况日下。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解决亲子沟通问题,是班主任们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开展亲子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家长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可以有效地促进沟通,增进家庭关系。

运用数字化课堂观察优化师生交往行为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的艺术》为课例 下载:83 浏览:511

张小莉 张克谦 周凤敏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师生交往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师生的参与度,对教育效果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多元交互式"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采集课例的相关信息,对课堂中师生交互行为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师生交往形式、交往情绪和课堂评价三部分,概括得出在课堂实践中师生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专业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研学旅行手册设计与实践为例 下载:97 浏览:521

1王春梅 2范光清 1贾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迅速站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台。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大家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重在探索如何设计以生涯规划为内容的研学旅行手册,带领学生亲自到大学参观,并结合生涯规划的理念有目的的了解大学的专业设计,为今后填报志愿做好准备,并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以动机理论为指导协助语数外教师设计应用微课资源 下载:85 浏览:508

乐平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3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变革,其实质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整合的过程。以学习动机为理论支撑,以微课资源为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以研究目标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具体阐述研究过程、设计思路、原则和方法,以此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杂家”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定位 下载:73 浏览:445

高岚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成为一名"杂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既是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内容。只有如此,思品课程的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学习,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有效利用课本 向名家学习写作——谈鲁迅作品的写作指导意义 下载:72 浏览:479

王国辉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鲁迅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作品不仅有着开启现代文学的崇高价值,也给予了现代文学的具体创作无尽的营养。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收录最多;在中学生的记忆里,鲁迅先生的印象也最为深刻。鲁迅先生的思想深邃,笔法严谨老练,若能深入研究这些作品,无疑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中,鲁迅作品充分利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主题分析和思想理解上,很少关注鲁迅作品这样经典的写作指导意义,造成经典作品的极大浪费。从中学生写作实践出发,深入挖掘鲁迅作品的写作指导意义,以期对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裨益。

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 下载:93 浏览:504

​孙美英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融汇与整合教学内容,突破单篇教学常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形成专题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所学内化成为其品格和能力时,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下载:79 浏览:1211

李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干预中的优势。方法:以80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81例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下载:86 浏览:500

​沈宏1 锐靳2 陶然3 孟雁欣2 赵哲2 邴琪1 胡静3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探讨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自200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1例强直性肌病患者的临床、骨骼肌活检病理特点,以及其中55例患者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的致病基因。结果 (1)81例患者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47例,非萎缩性肌强直(NDM)34例。(2)DM患者切片病理染色中多见特征性的中心核、核聚集和肌浆块,伴纤维变性、坏死;NDM缺乏特征性病理改变。(3)基因分析患者中DM1型患者32例,DM2型患者3例;先天性肌强直(MC)9例,先天性副肌强直(PC)5例,6例未能明确分型。共发现7个CLCN-1新发致病突变位点和3个SCN4A新发致病突变位点。结论 (1)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复杂的单基因遗传病,肌强直为共同特征性表现,可出现多系统受累;(2)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基因分析是其诊断和分型诊断的金标准。

止麻消痰活血汤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无复流的作用 下载:79 浏览:509

刘琪 贾运时 马秀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止麻消痰活血汤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复流的作用。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中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13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止麻消痰活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行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血流变化,PCI术后即刻和术后7 d心肌酶和心功能变化,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IM血流分级明显改善,治疗后10 min观察组TIMI 3级血流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73,P <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术后即刻降低(t=55.516、28.461、91.206、55.790,P <0.05);观察组术后7d cTnI和CK-MB低于对照组(t=24.709、34.590,P <0.05)。两组患者术后7d LVEF较术后即刻升高(t=15.270、9.030,P <0.05);观察组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t=4.221,P <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96%)低于对照组(23.88%)(χ2=5.438,P <0.05)。结论止麻消痰活血汤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对改善TIMI 3级血流恢复有一定作用,可减轻心肌损伤及改善心功能。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小剂量利尿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下载:81 浏览:519

吴伟1 蒙革1 冯海合1 石银华1 杨明华2 殷珊珊1 王晓洁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小剂量利尿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LOCS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单纯IABP辅助) 30例与观察组(IABP+小剂量呋塞米) 2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IABP置入前)、治疗后(IABP置入48 h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尿量、血肌酐(SCr)水平、血乳酸(Lac)水平、血管活性药使用剂量及IABP总运转时间。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前HR、MABP、CVP、CI、尿量、血SCr水平、血Lac水平及肾上腺素、多巴胺、米力农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HR、CVP、血SCr水平、血Lac水平、肾上腺素用量、多巴胺用量下降(P <0.05),MABP、CI、尿量增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t=11.365、0.490、4.659、9.694、9.943、6.450、6.802、4.983、7.661,P <0.05)。观察组IABP总运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4.531,P <0.05)。(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ABP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后LCOS的效果优于IABP单用,且安全性较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