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红外吸收法与热导法同时测定铀硅化合物中氧、氮含量 下载:23 浏览:189

黄新树 邓传东 盛红伍 孙四中 秦毅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采用氧/氮分析仪对铀硅化合物中氧、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测定了铀硅化合物中氧、氮的含量。考察了取样量、助熔剂、加热功率、分析时间等参数对氧、氮含量测定的影响,并优化了相关的工作参数。当取样量为0.10 g(准确至0.0001 g)时,在以镍篮为助熔剂、4200 W的加热功率条件下,氧的质量分数测定范围为0.00050%~0.365%,氮的质量分数测定范围为0.00050%~0.026%,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优于10%。

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所致瞬发剂量计算研究 下载:76 浏览:442

沈海波 刘爱华 胡伟 肖洪文 黄丹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MCNP)程序建模的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工况下瞬发剂量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与EJ/T 988—96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我国某核燃料元件研发厂址为例,采用MCNP程序建模计算了该厂址核临界事故对厂界公众所致的瞬发剂量。结果表明,EJ/T 988—96的计算方法过于保守的估计了核临界事故工况下的瞬发剂量;基于MCNP程序建模的计算方法,因其求解算法的科学性和模型对屏蔽介质的准确描述,以及结果误差的可控性,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因此,建议采用基于MCNP程序建模的方法计算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临界事故下的瞬发剂量。

反应堆系统动力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下载:48 浏览:406

黄茜 熊夫睿 兰彬 王碧浩 宋海洋 黄旋 刘帅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输入参数对反应堆系统动力响应的敏感性分析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前提。以反应堆系统关键部位的接触刚度和间隙为输入变量,利用Sobol法开展了关键输入参数对地震条件下系统动力响应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全局敏感性系数及输入参数的重要度排序,此外,还采用K-S测度敏感性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燃料组件地震响应对2个部位的接触刚度变化较敏感,3个部位切向载荷极值均对所在部位接触刚度的变化最敏感。相关方法与分析流程可推广至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他主设备,为优化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定量分析手段与数据支持。

核电厂安全级高可靠主控制器设计技术研究 下载:20 浏览:277

马权 罗琦 宋小明 刘艳阳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从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平台主控制器的功能特点、设备特点以及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对高可靠主控制器设计的诊断、冗余、通信、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NASPIC)的主控模块设计中,同时搭建了华龙一号模拟件,并以停堆、专设、定期试验等典型样例对模拟件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这些测试和核安全局鉴定试验的结果表明,诊断覆盖率达到98%,超出标准要求;实测通信误码率小于10-11,达到甚至超过其他主流厂家安全级DCS产品指标;热备冗余架构、嵌入式软件均满足1E级设备要求,实现了主控制器的高可靠性。

核电厂严重事故下氢气燃烧单步模型研究 下载:72 浏览:379

朱勇辉 王迎 李勇 唐月明 郑华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改变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系数,构建氢气燃烧单步反应机理,利用构建的单步机理开展严重事故下氢气燃烧计算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机理开展不同氢气浓度条件下氢气燃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单步机理在氢气火焰传播速度方面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很好,修正后的氢气燃烧单步机理可用于核电厂氢气燃烧计算分析。

CSR1000启动过程控制特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258

袁园1 王丽1 罗涵禹2 单建强3 张小英1 王冬青1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启动系统和启动特性分析是超临界水堆(SCWR)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全系统启动分析,以SCWR瞬态分析程序SCTRAN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宽参数范围的壁面换热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启动过程的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剂流量、堆芯入口温度、系统压力、堆芯功率、汽鼓水位控制。根据启动各阶段的不同控制目标建立不同的控制方案,并以中国百万千瓦SCWR(CSR1000)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再循环回路和直流冷却回路的分析模型,提出了采用控制系统的SCWR的4个启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再循环回路和直流冷却回路在各个启动过程中,各热工参数变化符合预期,最高包壳表面温度不超过限值温度650℃,验证了启动方案的可行性和启动过程的安全性。

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功率谱密度的确定方法 下载:41 浏览:351

孙渝刚1 褚濛1,2 黄小林1 丁振坤1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美国核管会标准审查大纲(SRP)3.7.1节要求,核电厂结构、系统和部件(SSCs)抗震设计时程需同时满足包络设计反应谱和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功率谱密度(PSD)的要求。本文结合2014版SRP 3.7.1,对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PSD的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并根据其算法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对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所得RG1.60谱、美国中东部和西部基岩厂址谱的目标PSD与SRP 3.7.1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基于本文所得目标PSD和三角级数叠加法所构造的加速度时程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匹配良好。本文所给出的目标PSD的确定方法可为核电厂抗震设计时程的PSD检验提供重要依据,且采用本文方法生成目标PSD,设计时程的PSD检验仅需包络该目标PSD的70%。

非能动氢复合器性能验证试验方法研究 下载:46 浏览:298

李志明 王宏庆 马韦刚 邱添 李杨 姜峨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消氢启停阈值和消氢速率是非能动氢复合器的关键性能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直观方便的非能动氢复合器性能验证试验方法:将非能动氢复合器放于密闭容器中,并通入氢气,只要氢复合器启动消氢反应且整条消氢过程曲线在给定值直线A以下,则验证了启动阈值不大于给定值A;只要消氢过程曲线最终的水平段在给定值直线B以下,则验证了停止阈值不大于给定值B;只要氢复合器达到稳定消氢状态,通入容器的氢气质量流量即为消氢速率。本文设计并搭建了试验装置,采用非能动氢复合器样机PARQX-15进行消氢性能验证试验,成功验证了消氢启动阈值<2%(体积浓度,下同),停止阈值<0.5%,消氢速率大于536 g/h,证明了试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代核电厂电气贯穿件用屏蔽双绞导体组件的设计及验证 下载:23 浏览:346

王新宇 周天 王广金 陈青 周缘 王江武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根据三代核电厂对于屏蔽双绞(STP)电缆贯穿安全壳的功能需求,结合三代核电厂的环境条件和STP电缆的功能要求,设计了一种电气贯穿件(EPA)用STP导体组件专门用于安全壳内外的STP电缆的连接。重点介绍了STP导体组件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并通过型式试验对STP导体组件的密封性能、电气性能、耐辐照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等关键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STP导体组件满足规定的设计寿命、密封和电气等预期设计要求。

某研究堆应急电力系统设计 下载:34 浏览:334

覃甫军 李昌顺 张颖 金阳 郑婷婷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保证我国正在新建的某研究堆安全运行,通过介绍该研究堆应急电力系统的设计准则、系统结构、功能、设备组成等,分析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UPS)以及安全级蓄电池组的容量确定过程中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并设计了一套应急电力系统作为反应堆的专设安全设施,对其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容量1000 kV·A、不间断电源最大容量600 kV·A、安全级蓄电池组最大容量5000Ah,在2路外电源丧失后能不间断地向反应堆安全系统供电72h。因此,该应急电力系统能够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

确定论与概率论相结合的小型模块化压水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配置研究 下载:50 浏览:218

高颖贤 张航 邱志方 刘兆东 李美福 曾未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基于小型模块化压水堆设计特点,分别采用确定论方法和概率论方法分析了事故工况下的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配置策略。初步分析表明:确定论方法和概率论方法对于安注箱(ACC)的配置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在确保安全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设计,建议可取消安全级的ACC,在非能动堆芯补水箱(CMT)失效后利用其他已有注水水源来平衡设计,如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增设换料水箱安注功能。

基于CSG的堆芯蒙特卡罗输运模型可视化转换技术研究 下载:69 浏览:308

袁光辉 刘东 余红星 郝江涛 强胜龙 刘盈 曹国海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提高堆芯蒙特卡罗精细输运计算模型(简称MC计算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效率,在充分调研目前MC计算模型三维可视化工具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几何模型的特点,以及构造实体几何(CSG)模型的描述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堆芯精细MC计算模型的自动三维可视化转换方法,并对可视化转换过程涉及到的CSG模型到边界描述(BREP)模型转换、BREP模型网格离散和CSG模型转换效率优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MC计算模型自动三维可视化方法在功能和效率方面均能满足工程使用需求。
关键词: 蒙卡模型;可视化;CSG模型到BREP模型转换;BREP模型离散;多任务并行;

堆芯熔化严重事故下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高温蠕变分析 下载:63 浏览:321

罗娟 罗家成 李朋洲 孙磊 唐鹏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核电厂在发生堆芯熔化严重事故时,采用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策略将熔融物包容在反应堆压力容器(RPV)内是一项重要缓解措施。在IVR策略期间,RPV下封头在熔融物的极高温度载荷和力学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很有可能因过度蠕变变形而失效。因此,有必要对熔融物滞留条件下RPV下封头进行蠕变变形分析,以保证RPV结构完整性。该文在假定IVR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RPV下封头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通过计算得到容器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以及下封头的塑性和蠕变变形,并结合塑性和蠕变断裂判据对下封头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蠕变影响后,结构的变形将大大增加;严重事故下采取熔融物滞留策略期间,RPV下封头的主要失效模式为蠕变失效而非塑性失效;内压对蠕变变形量和蠕变失效时间有较大影响。该文为严重事故下RPV下封头的蠕变和失效研究提供了分析方法。

泵类设备主动浮筏隔振技术研究 下载:80 浏览:453

陈纠 蔡龙奇 刘佳 刘立志 黄伟 李毅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减振需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针对泵类设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浮筏隔振、主动隔振等振动控制措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根据泵类设备振动控制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泵集中布置、浮筏隔振与主动隔振相结合的主被动混合减振技术——主动浮筏隔振技术,以隔离泵宽频振动幵抑制特征线谱。通过开展固有频率分析、减振效果分析等对主动浮筏隔振技术可行性迚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主动浮筏隔振减振效果良好。

非稳态流体力作用下两相流管束流弹失稳研究 下载:53 浏览:439

蒋天泽 李朋洲 马建中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流弹失稳会引起传热管振幅过大而发生磨损破坏,是两相流作用下蒸汽发生器管束流致振动的重要机理。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两相流作用下圆柱管的失稳临界流速,对试验测量的两相流非稳态流体力进行参数拟合,建立了气-水两相流作用下单管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无量纲化,运用Galerkin方法对方程变量进行离散后,联立求解方程得到了不同空泡份额的临界流速。数值结果表明,数值解与试验测得失稳临界流速较为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可用于两相流传热管临界流速的预测。

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安装超差的分析评估 下载:20 浏览:343

邓丰 谈国伟 李焕鸣 黄燕 鲁佳 胡彧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为一次预埋件,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超差。由于其结构较复杂,评估超差对后续稳压器安装就位的影响较为困难。本文对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的可调节裕量进行分析,幵基于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各套管的实际超差情况,结合稳压器现场安装要求,通过模拟数值计算确定了稳压器的最佳就位位置。根据稳压器支承结构特点,提出了减小现场安装难度的优化建议如下:增加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中下环板套管孔径,有效增加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中下环板套管的可调裕量;采用球面垫圈代替稳压器支承结构中采用的平垫圈,从而放宽稳压器支承结构对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要求。

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安装超差的分析评估 下载:50 浏览:391

邓丰 谈国伟 李焕鸣 黄燕 鲁佳 胡彧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为一次预埋件,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超差。由于其结构较复杂,评估超差对后续稳压器安装就位的影响较为困难。本文对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的可调节裕量进行分析,幵基于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各套管的实际超差情况,结合稳压器现场安装要求,通过模拟数值计算确定了稳压器的最佳就位位置。根据稳压器支承结构特点,提出了减小现场安装难度的优化建议如下:增加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中下环板套管孔径,有效增加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中下环板套管的可调裕量;采用球面垫圈代替稳压器支承结构中采用的平垫圈,从而放宽稳压器支承结构对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要求。

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安装超差的分析评估 下载:32 浏览:330

邓丰 谈国伟 李焕鸣 黄燕 鲁佳 胡彧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5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为一次预埋件,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超差。由于其结构较复杂,评估超差对后续稳压器安装就位的影响较为困难。本文对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的可调节裕量进行分析,幵基于稳压器垂直支承锚固件各套管的实际超差情况,结合稳压器现场安装要求,通过模拟数值计算确定了稳压器的最佳就位位置。根据稳压器支承结构特点,提出了减小现场安装难度的优化建议如下:增加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中下环板套管孔径,有效增加稳压器垂直支承结构中下环板套管的可调裕量;采用球面垫圈代替稳压器支承结构中采用的平垫圈,从而放宽稳压器支承结构对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要求。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三维动态公差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68 浏览:420

李浩 陈训刚 杜华 李燕 罗英 张宏亮 赵伟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常规压水堆控制棒驱动线(简称驱动线)公差分析方法在公差计算时采用一维的线性累积,其计算过于保守,因此公差计算无法采用极限法,从而无法保证公差设计的置信水平达到100%。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驱动线三维动态公差分析法,分析了驱动杆由竖直状态到倾斜状态的动态变化,幵利用第1接触点和第2接触点作为双基准,约束了驱动杆及其通道的偏移方向和范围。三维动态公差分析法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减少了计算的保守性,幵通过模块式小型堆(ACP100)冷态驱动线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及启示 下载:63 浏览:391

高庚申1 王登建2 毛金群1 黄婉玉1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贵州省作为七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赔偿磋商机制建立、赔偿权利人、赔偿诉讼规则、鉴定评估、环境损害修复治理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贵州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经验,并归纳了贵州在试点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案例启动条件高,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不健全,赔偿资金管理困难,生态修复技术选择难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