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途径探索 下载:74 浏览:394

侯琰婕 丁颖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给传统新闻行业造成较大的威胁。而新闻传播途径也随之发生较大的改变,其传播方式更加广泛与多样。并且,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多样性等特点,并且在媒体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传播途径进行研究,针对新媒体新闻传播进行思考,促进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媒介融合发展方向探索 下载:65 浏览:379

王晓玉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传媒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不再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导,而是更加注重互联网的作用,逐渐从"+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本文针对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媒介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转变思维方式,探索盈利模式,重视技术开发,坚守内容为王,以及适当进行体制机制变革。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去” 下载:30 浏览:312

秦会朵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西域音乐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复兴提供了历史新机遇,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民族音乐因其非语义、非具象等特殊性,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的载体之一。民族音乐内含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方式。要实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须要发挥民族音乐的双重价值,音乐交流与音乐贸易双管齐下。

融媒体时代卫视台融合创新的发展策略——分析河南卫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下载:74 浏览:375

刘蓓蓓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当下时期,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各类新媒体平台日益增多,新旧媒体之间竞争风起云涌,网络和学术界对于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进行的现状分析和出路解读也时常见诸报端和文章中,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省级广电一级平台存在的卫视频道,在这轮竞争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卫视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在新媒体平台的布局和受众互动上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对运行机制以及相关产业链的管理都及时地做出了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结合河南卫视近两年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省级卫视的融合创新发展进行分析,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双向流通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度研究 下载:10 浏览:183

胡璇 《中国经济》 2020年10期

摘要:
我国农村电商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农产品对接、线上线下互补、商流物流信息流合一、服务与消费并重、传统与现代化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发展路径,但在"城乡双向流通"视角下,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文章结合双向流通模式背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造流通化、电商化和农业现代化三类指标,采用基于离差系数的融合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的融合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双向流通模式中,流通化水平显著滞后于电商化与农业现代化;我国农村电商的流通融合度整体偏低,并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式分布。

中国音乐传承民族志的研究背景与书写 下载:29 浏览:308

张应华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中国当代音乐传承民族志研究是在音乐民族志与教育民族志基础上的交叉综合研究。受到西方认识论从科学主义到解释学再到现象学解释学衍变的影响,民族志书写也经历了科学民族志、解释人类学民族志和后现代民族志三个阶段。在此语境中,音乐民族志选取民间音乐文化为对象,表现为宏观→微观→微观+宏观的研究视域、客位→主位→主位+客位的学术立场、寻求规律→注重描述→文化阐释的探讨方式三条历史发展轨迹;教育民族志立足学校教育的微观研究,分为以人类学为目的的教育学和以教育学为目的的人类学两条路径,可划分为描述教育民族志、解释教育民族志和批判教育民族志三种书写方式。音乐传承民族志研究脱胎于音乐民族志,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的"母语"音乐文化教育大讨论之后,伴随着音乐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观念的演进,开始了从描述到解释再到反思的研究历程:音乐传承的描述性民族志偏重于民间音乐之民间传承行为的田野调查,以微观、客位的方法聚焦于结构——功能的书写;音乐传承的解释性民族志以解释学作为理论基础,在方法上表现为一种"以客为主"的微观研究倾向,注重在民间社会的解释中理解其合法性;音乐传承的反思性民族志立足于现象学解释学,采用"微观+宏观"的视角介入民间传承与学校传承两维,以"主位+客位"的立场通过民间行为反思学校传承的缺失。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阶段影响因素评价 下载:64 浏览:338

楼旭明1 侯昆丽2 张程锦2 高熙梅2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结合TOE和汉纳模型提出信息化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维度与替代、提高与变革三个阶段间的影响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但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各维度影响因素在信息化不同阶段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根据最终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从整体上假设模型基本得到验证。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GlobeLand30在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70 浏览:377

赵亚博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领域的最新转向,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亟需大量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综合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的教学内容尚未充分响应这一需求。本文以Globe Land30数据的使用为抓手,通过对Globe Land30数据的总体特点、使用流程、应用范围等的介绍,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的阐述,尝试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期能为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共享经济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11 浏览:168

陈梦 夏淑雅 周清凌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就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供应链观念不强、农业精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和美国、日本、荷兰等国不同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总结其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共享的优秀经验,提出适宜的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该模式借鉴共享经济的思想和方法,可有效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 下载:52 浏览:239

曹峰 《中国经济》 2019年2期

摘要: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东部沿海地区优良港口众多,本文以我国30个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协同研究提供了不同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引入GDP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两者之间不同程度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引入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的序参量,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物流建设水平。

“球土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电视节目的中国情味 下载:92 浏览:504

刘婷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球土化"背景下电视文化的构成复杂多元,既有来自西方文化的侵入,也包括大众文化娱乐泛化的影响,还有对传统文化重拾的强烈心声。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应主动选择自觉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在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寻找电视文化身份的核心内涵,开掘出区别于他者的中国情味,以此来对抗后现代文化对理性的消解和娱乐泛化的危机。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前景探讨 下载:36 浏览:261

丁举岩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摘要:
"一带一路"是我国重大倡议,其以发展经济为导向,把我国与沿线亚、非、欧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继而推动国际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应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调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构成模式。着重解决体育消费市场中不合理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在"一带一路"下找到发展重点,为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话剧的坚守与突围 下载:95 浏览:498

杨军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回顾云南现代话剧运动和当代话剧发展的100多年历程,从20世纪之交风起云涌的社会改良运动,到抗战烽火中蓬勃的爱国救亡,云南话剧从来都是"边地"与"前沿"的共生体。在今天"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之路上,云南地理和文化的特殊区位使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历史再次给云南话剧开启了"看世界"的新视角和新高度,"坚守与突围"成为云南话剧在新时代光荣的双重使命。

“互联网+”背景下的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下载:68 浏览:393

鲍婷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互联网+"是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战略思维,通过互联网资源以及发展形式的转变,实现快速及优化发展,是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模式,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处于发展阶段,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农村"最后一公里"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是现代化农村振兴发展战略以及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共同焦点。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现农村振兴发展,拓展农产品以及种植结构的改变,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态势,促进农村农产品销售以及便捷农村网民生活,本文针对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基于目前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针对性指出湖北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决策。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堂乐歌——以白话新诗的发生为考察维度 下载:56 浏览:432

谢君兰 《中文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白话新诗的发生存在丰富的整合维度,在近代学校音乐背景下诞生的学堂乐歌是其中极具诗体价值的部分。这些乐歌将古典诗歌元素、译介词汇元素与儿童歌谣等丰富的语言形态都整合到音乐旋律的麾下,如果从新诗视角加以考察,其实就是对多重语言资源的自然吸纳。从作者心态和时代思想环境看,这一语言特征与词作者平和从容的抒写状态紧密相关,也得益于乐歌歌词对于当时文学文类格局以及"历史进化论"的有效规避;从读者来看,乐歌在学校场合的集体演唱,则逐渐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乃至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与审美趣味,酝酿了新诗读者在白话文层面的语言习惯。

互联网背景下居民消费行为变迁特征分析 下载:57 浏览:236

朱静 《中国经济》 2018年9期

摘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法对居民消费行为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二元与多元logit模型研究居民消费偏好、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消费在整体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渐升高,居民使用手机消费是网络消费的主流趋势;消费者基本特征的不同导致其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商品因素以及购物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偏好的主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其由传统消费转变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背景下居民消费行为变迁特征分析 下载:57 浏览:274

朱静 《中国经济》 2018年9期

摘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法对居民消费行为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二元与多元logit模型研究居民消费偏好、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消费在整体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渐升高,居民使用手机消费是网络消费的主流趋势;消费者基本特征的不同导致其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商品因素以及购物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偏好的主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其由传统消费转变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

“新零售”背景下物流业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选择 下载:45 浏览:240

刘海燕 《中国经济》 2018年6期

摘要:
"新零售"将会给物流行业带来一系列改变,包括更加注重对商流的匹配与支撑、更加注重配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更加注重物流场景的重构以提高购物体验等。而以"新零售"对物流业的要求角度来看,当前的物流行业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在物流链条中的水平不足、适应"新零售"需求的物流模式创新能力不足、物流行业硬件设备水平还达不到"新零售"要求。未来的物流发展,将会表现出加快供应链整合打造全渠道物流、改革服务内容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干线物流要转变理念打造零库存物流、深耕市场打造更强大的城市配送物流体系等发展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新零售"的要求。

网红经济的传播——基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思考 下载:62 浏览:407

刘睿琳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2期

摘要:
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个人网红被孵化公司批量生产,被营销和推广的KOL (相关意见领袖),将其产生的注意力资源变成实际的购买力,进而衍生出了日渐红火的网红经济。网红按照受众的需求提供满足和诱惑,受众为其产生的情感共鸣付费,从而形成这一固定的经济模式。而网红被建构成为固定的、取悦受众的形象,力争"眼球效应",在被关注的过程中与受众互相建立了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根据消费社会视角下进行研究,被资本操纵下的网红经济形态,从建构网红形象、内容生产,到流量变现,最后引导受众进行购买就是消费本身的形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着力思考网红经济的价值影响,认识消费社会的背后逻辑,提出网红经济形态下的正确消费导向。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期刊数字化出版问题探析 下载:61 浏览:361

马体娟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1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期刊的出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期刊出版业也面对着根本性的变化,期刊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行业动态,与传统的书籍、报纸、期刊的出版方法不同,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