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当代图案艺术设计方式探析——以南阳汉画像砖图案艺术为例 下载:35 浏览:414

徐峰峰 王建芳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透过南阳汉画像砖图案艺术反思当代图案艺术设计。概括南阳汉画像砖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图案题材、构成形式、工艺表现三方面剖析南阳汉画像砖图案艺术之美学,总结其美学价值。继而厘清南阳汉画像砖图案艺术与当代图案设计的相通性,以古鉴今,审视当代图案艺术设计。南阳汉画像砖图案艺术设计对于当代图案艺术设计具有借鉴意义。随着时代消费方式的升级,当代图案设计应当立足于文化,取材于生活,以情感化的设计方式为图案设计灌注全新的创作理念。该研究可为当代图案艺术的设计方式提供参考。

内蒙古非遗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下载:69 浏览:465

李福欣 苗秀 刘玲玲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利用信息可视化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为人们提供一种深入、愉悦、有参与感的全新信息获取体验。收集内蒙古非遗项目相关信息,建立元数据库;通过调研明确可视化的内容及方向,结合相关算法,生成内蒙古非遗信息可视化图形,展开网站设计。将非遗时间、空间、层次、关系、数量等单维度和交叉维度信息,结合时序图、桑基图、GIS等图形,实现非遗信息可视化,并适当融入交互因素,建立内蒙古非遗文化可视化网站。以网站作为媒介,展示多种非遗信息可视化交互图形,提升非遗信息的辨识度、传播速度和交流程度,使非遗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

吉祥文化在传统民居室内环境中的设计表达——以曹家大院室内环境设计为例 下载:56 浏览:498

李长明 李瑞君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曹家大院作为明清时期山西地区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吉祥文化与传统居住空间相互交融的情形,是吉祥文化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晋中百姓的生活理想与精神追求。文章通过对曹家大院中吉祥文化的表达形式开展研究,阐释了吉祥文化在传统民居中的运用和表达出自然淳朴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品质,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起到了补充作用。

传承与反思——谈二人转在城市中的发展 下载:62 浏览:407

李哲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着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其精髓和魅力,更是东北人民长期同自然抗争的诗与歌。本文以二人转的艺术特点为出发点,对二人转在现代城市中的继续发展进行阐述,分析现代城市中流行的二人转与传统二人转之间的差异,反思其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基于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下载:26 浏览:390

岳红岩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互动理论,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发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互动性的缺失和不足,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基于此,研究从"人与景观"互动、"人与空间"互动、"人与人"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互动性设计的策略。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再造实践 下载:45 浏览:444

石慧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沿袭自本科美术学教育,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存在一定错位。文章通过梳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现状,分析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组织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际承载功能的不适应,并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实践,提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再造路径。

从学术论文转向毕业设计报告书——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下载:37 浏览:332

孙林 许边疆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自高考恢复以来,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一直遵循着学术论文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学术性论文教学模式转向毕业设计报告书,而报告书模式则是将毕业设计课题与毕业论文选题合二为一。实践表明,毕业设计报告书既有学术论文的诸多优势,又能将毕业设计实践与理论应用相统一,激发了学生写作潜能与热情,是一种更适宜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新模式。

穆特修斯早期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研究 下载:20 浏览:287

杜欣阳 许传宏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穆特修斯是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现代设计运动的组织者和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在商务部任职期间,他主导了普鲁士工艺美术教育改革,打破了德国传统的艺术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二十世纪早期德国设计教育的社会背景,研究了穆特修斯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实施的方法,以及对设计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勃拉姆斯《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和演奏分析 下载:64 浏览:406

曹琳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其创作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交响乐、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而《e小调第一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室内乐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对后世的室内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获得室内乐创作和演奏等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萨蒂《吉姆诺佩蒂亚舞曲》的创作缘起与演奏诠释 下载:66 浏览:411

张霞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埃里克·萨蒂是法国先锋派的作曲家,钢琴组曲《吉姆诺佩蒂亚舞曲》是萨蒂先锋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其音乐风格新颖,和声音色独特,他的创作理念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和贡献。本文从此曲的创作缘起阐述这位具有创新思维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及演奏特征以期引起大家的共鸣。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导向的电动晾衣机系列产品设计 下载:44 浏览:343

缪珂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以电动晾衣机系列产品开发设计全流程中设计所扮演角色与设计价值构建的实践过程为例,探索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设计参与并发挥价值的路径与方法。配合典型设计实践案例,分别从设计介入企业战略与产品决策、设计合作机制、产品规划与定义、产品开发设计实践这四个方面对设计助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相关路径进行总结归纳。以家庭阳台场景为切入点,通过产品规划与定义、细分用户市场、功能整合、产品品牌造型基因塑造等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电动晾衣机产品,帮助合作企业升级转型,并在商业市场领域得到一定验证。围绕产品开发流程多环节发挥设计价值,通过塑造系列有创新与竞争力的产品进而逐步塑造品牌是设计助推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基于素质教育理论的高校音乐教育探讨 下载:65 浏览:405

李凡凡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音乐教育要秉持素质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并且将教学关注焦点落实在素质培养方面,为社会输送更多全能型人才。文章中结合素质教育理论对高校音乐教育作用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具体的音乐教育工作路径,仅供参考。

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下载:64 浏览:407

黎珍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水平,本文从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出发,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声乐艺术中技术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技术与个性相辅相成、满足民族文化需要等方面阐述技术的作用,从个性充分展示声乐魅力、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等方面阐述个性的作用,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以此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获得创新发展。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70 浏览:399

郭圣娇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现,现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各领域之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极大程度推动了现代教育行业的发展。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实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而将慕课应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措施进行探究。

SPOC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下载:69 浏览:407

高天乐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迅猛提升,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MOOC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这种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实现深度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将在线教育和线下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结合,产生了SPOC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于SPOC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优化研究 下载:65 浏览:406

侯艺璇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给高校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不仅满足了新课标教学的实际要求,也充分提升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翻转课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优化途径与策略。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探索——以阜南柳编为例 下载:44 浏览:424

金继盛 褚劝劝 王仲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从传统工艺品阜南柳编发展障碍切入,引入情感化设计,探讨在当代社会生产条件水平和生活方式下,传统手工业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市场发展,丰富当地地域品牌。采用实地调查和访问方法对黄岗柳编市场分析,综合比较方法对于黄岗柳编创新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提出创新设计方案方法。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儿童安全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下载:53 浏览:373

张文莉 胡越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解决传统安全教育游戏内容枯燥,场景展示单一,交互性差等问题。文章根据儿童与传统安全教育游戏特征,简析两款较典型的传统安全教育游戏的优劣势,引出增强现实技术下的安全教育游戏的优势,结合增强现实技术沉浸感、交互性、情境式等特点。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提出了几点在安全教育游戏上的应用可能,并对增强现实环境下的安全教育游戏整理了一般设计原则与开发流程。增强现实技术与安全教育游戏的结合,为以后的儿童安全教育形式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场景化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下载:70 浏览:398

刘志刚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音乐教育是一门抽象学科,相比于其他文化类学科而言,它更注重情感性的表达和审美性的传递。音乐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场景片段都为音乐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元素。因此,这也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启发性的灵感。"场景"一词多用于互联网行业产品制作的过程,嫁接在音乐教育之中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场景化教学旨在运用场景思维来模拟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情况,运用场景解读启发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教授的内容。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海滨浴场救生娱乐公共设施设计 下载:26 浏览:231

杨云泽 Farah Mohamed Nur 徐威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运用服务设计的相关方法,从分析当前公共海滨浴场的救生设施入手,发掘现有公共服务体系下救生设施的问题,通过对这一体系的分析和优化,以低成本的方式改善公共海滨浴场的救生服务,提升海滨浴场的安全性,为海滨浴场公共救生服务设计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