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农机与乘用车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下载:23 浏览:212

解肖晗 胡海 权赵妍 《中国设计》 2020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农机收割部分收纳方式的改进,以达到节约空间和节省装备的效果。更好地提高农用收割机的收割、运输效率。采用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山东部分地区农民的冬小麦收割运输的工具及问题。(1)收割机收纳方式不巧妙,在闲置状态下体积过大;(2)农机现有造型过于简略;(3)农村农机不具备乘用车的功能,经济支出大。对农机与乘用车相结合进行尝试。在实现收割功能时又不影响乘用车的美观度,具有经济实惠的意义。

试论宋瓷纹饰之美 下载:51 浏览:369

刘丽芳 范旭东 《设计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探究宋瓷纹饰的美学特征及其理论价值与实际运用价值,文章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分析法,以宋代社会背景和文化风气为基础,以不同窑口为例,对宋瓷纹饰的题材、工艺、色彩和形态进行探究,总结出了宋瓷纹饰的"自然美"、"丰实美"和"意境美"这三大美学特征,并深入阐述其背后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基于地域文化的动漫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 下载:23 浏览:242

姚婷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以年轻群体消费特征为基础基于传统文化对地区文化产品进行动漫化形象改良,细分文化消费市场,增强文化产品的差异性和竞争力。通过市场调查的产品信息分析年轻消费群体产品设计原则,结合现代设计观念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两者融合设计动漫形象进行文化产品创意设计。通过动漫大众时尚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促进动漫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旅游地品牌标志参与性设计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设计策略解读 下载:37 浏览:455

余家琪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研究日本舞鹤红砖公园"参加型标志"蕴含的设计内涵与策略,旨在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有所启示。以背景分析法和系统论方法为手段,从标志识别要素挖掘方式、标志使用方式、标志应用特征三个方面解读舞鹤红砖公园旅游标志中运用的参与性设计策略。旅游地"参加型标志"以更自由的使用规则,促进市民能动性参与标志使用,以更灵活的应用方式,将视觉符号动态化的融入进城市地域性叙述之中,成为地域居民共有的地域品牌。

面向老年卧床病人的居家护理服务设计研究 下载:55 浏览:318

周洁 胡鸿 《设计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研究老年卧床病人的服务和产品体系。方法通过分析卧床病人护理模式框架、卧床病人特征和需求,对现有服务模式和产品功能调研分析,结合服务设计方法,构建老年卧床病人的居家护理系统。分析居家护理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技术要点,构建老年卧床病人的居家护理服务框架。现阶段家庭仍然是卧床病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老年卧床病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探索设计以居家护理为核心的服务系统。

现代盘扣创新研究 下载:39 浏览:413

林彬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盘扣作为一种传统服装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文章对现代盘扣的制作工艺、造型设计、制作材料及拓展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归纳手工制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运用新型材料,探索提高现代盘扣制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新方法;在盘扣的造型设计中,融入现代思想,运用各种设计手法,搭配多种材料,并结合案例展开剖析和探讨;同时积极拓展盘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论文为盘扣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设计思路,为传统元素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方向。

关中永寿县传统土布创新设计 下载:60 浏览:480

韩妤1 董洋洋2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探寻关中永寿县土布纺织工艺与当今艺术与设计相融合的可能。主要考察了永寿县监军街道永寿村的民间土布织造工艺,分析了永寿村土布织造工艺的现状,了解土布织造的技术与方法,熟悉并总结了永寿村土布织造流程。尝试以关中永寿县监军街道永寿村土布纺织工艺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材料作为织造元素,运用新的思路来进行设计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新材料的可能性,形成新的意义上的织物。该设计实践可为关中永寿县传统土布的发展及创新研发提供新的可能。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及当代价值 下载:75 浏览:444

张爱莉 沈妍君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传承民族乐器的优秀工艺传统,借鉴传统民族乐器工艺的美学语言,本文从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研究入手,解析中华传统艺术醇厚的美学精神和精深的工艺手段,论证"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探寻从传统乐器装饰工艺中挖掘、再造和应用的途径,并得出典型装饰工艺大漆工艺和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当代价值。民族乐器的传承创新应从中汲取历史遗产中的精髓,并为当代创新所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长沙方言语音符号化设计 下载:21 浏览:260

王斌1 左蔚璇2 唐俐娟1 《中国设计》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引起人们对长沙方言和长沙地域文化的关注,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系统分析了长沙方言的语音演变过程和词汇特点,论述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对方言进行视觉设计的意义,考察了方言视觉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立足于长沙的本土文化,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利用图形符号来表现方言传递的语义和语境。提出了对长沙方言进行视觉设计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为语言类视觉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19 浏览:251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基于产品可用性的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下载:18 浏览:405

李晶 《设计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目前工业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保证产品可用性的设计心理学教学思路,并以热水器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教学过程。通过产品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为更加系统地探讨教学模式做出基础研究工作。

基于中介论的动态界面设计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35 浏览:457

罗军 《设计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动态界面一方面通过交互操作实现"工具中介",另一方面通过"符号中介"传达意义,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称为"双向中介"。研究以维果茨基的"中介论"和"活动论"为理论基础,以iPad的5种代表性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工具中介"和"符号中介"的观点分析其交互特色和符号意义。理论通过推出一款APP的原型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证实了理论的可靠性,而具有符号意义的视觉运动能够作为打动消费者情感需求的重要设计手段。

传统建筑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下载:63 浏览:448

史乃丹 李朝晖 《设计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文章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特点及其艺术表达入手,结合现代设计实例,分析了在现今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更好地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提出利用传统元素的提炼创新,传统构件与现代材料的结合运用及现代空间中传统装饰意境表达等创新方式,发扬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内涵,探究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间的新结合和机遇。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21 浏览:198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图形符号在地铁站台标识的再设计研究——以成都金沙遗址站台导视系统为例 下载:21 浏览:225

周芹宇 董石羽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对成都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图形符号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调研分析法,造型特征因子分析法及形状文法。分析图形符号特点与导视系统的辩证关系,把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数据提取文化造型因子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特征因子加入形状文法运算进行再设计。得到以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牌标识为例的站台导视系统牌再设计方案。文章通过探讨导视系统与图形符号关系,以成都金沙地铁站台的标识设计图形为例,优化成都地域性文化特色在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再设计过程及运用,从标识设计层面探究导视系统中图形符号所传达的地域特色文化信息内容及意义。

城市公园空间叙事研究——以无锡城中公园为例 下载:23 浏览:250

董璟璟 林瑛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文章以无锡城中公园为例,试图去探寻空间与叙事、城市公园与空间叙事的相互关系。其中命名式叙事、小说式叙事、隐喻式叙事的叙事方式较突出,通过具体分析公花园内部各类叙事语言要素和细节处理以及对公花园作为城市公园代表的共性和特性剖析。将空间叙事起到的效果在城中公园设计中的集中表达进行展现。无锡城中公园主要依据红色主题进行设计,其空间叙事方法可为城市公园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提出更多空间叙事的可能性。

薄胎瓷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应用 下载:27 浏览:360

余森林 刘贝 《设计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研究传统工艺薄胎瓷的特点,为现代灯具设计提供新的可能性。文章通过以薄胎瓷工艺为切入点,将薄胎瓷工艺应用于现代灯具设计中,阐述了运用薄胎瓷工艺的现代灯具设计造型、纹样与材质的特点。薄胎瓷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的,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不仅能够打破市面上现有灯具的固定纹样,丰富其艺术设计样式,还能提升现代灯具的功能特征与文化内涵。

产品功能组合的儿童推车设计研究 下载:95 浏览:501

荣歆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解决由于儿童推车的使用周期短、需求多样化等特点使人们多次购买童车的问题,减少闲置的儿童推车对家庭空间的占用和资源的浪费。分析儿童对于童车需求的变化,寻找儿童推车和扭扭车的关联,通过对儿童推车结构的创新,实现了将扭扭车的功能组合到儿童推车上,达到一个推车具有多种功能的目的,实现推车的"成长"。在功能组合思想的指导下,将儿童推车和扭扭车的功能结合,得到"成长型"儿童推车,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时间,通过这个设计实践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为其他产品的功能组合设计提供借鉴案例。

折纸形态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407

陆颖钰 周祺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对折纸形态的分析,找到其与现代产品设计之间的情感共鸣,并将折纸形态的优势运用其中,为产品情感化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文章以折纸形态为切入点,分析其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利用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进行归纳,探索折纸形态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应用与创新途径。通过折纸形态的运用强调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产品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其生命力,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

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工程叉车涂装设计方法探究 下载:19 浏览:199

皮正阳 刘晓颖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以工程叉车为设计实例,对色彩心理学在工程叉车涂装设计方法理理论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对现有叉车色彩应用方向及现状、存在缺陷进行分析总结,结合色彩心理学相关研究方法等探讨工程叉车外形设计的色彩调和比例与方法,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色彩心理学在工程叉车的应用可以帮助大型叉车设备实现色彩搭配应用与外观造型上的突破,对外观与功能有双重提升且满足用户对于情感和功能的双重需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