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综合航电仿真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下载:55 浏览:457

赵明波 潘龙 蒋龙威 王纲 赵广兴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以往飞行仿真航电系统软件设计中存在的结构分散、模块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一个层次化、模块化的综合航电系统。把分散于各个功能模块中的逻辑解算部分独立出来,形成综合逻辑解算模块,各个任务功能模块及其子模块专门负责相关任务功能算法的解算,并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数据流分析,该设计中的各个模块具有较强的内聚性和较弱耦合性,独立性较强。该系统整体设计结构合理,程序可理解性、可读性好,软件可靠性、可维护性强。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指挥手势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54 浏览:457

王远明1 张珺1 秦远辉1 柴秀娟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飞行甲板指挥手势识别特定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手势识别方法。利用深度摄像头采集到的视觉信息,从轨迹和手形两方面特征入手,建立了三维轨迹特征向量和手形稀疏表示。一方面基于轨迹特征通过轨迹归一化、重采样、对齐等处理进行识别,另一方面基于HOG(Histogramof Oriented Gradients)特征通过稀疏观察对齐进行手形识别,将识别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指挥手势识别方法在准确率上有较大提升,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通用飞机电源系统测试平台设计 下载:70 浏览:495

徐宇恒 吕伟 胡天翔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设计基于LabVIEW的通用飞机电源系统测试平台,首先介绍测试平台的设计思路,然后说明主要部件的功用和性能。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测试软件,介绍软件流程图。参照通用飞机电源系统维修标准测试PA44飞机发电机各电气参数,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此测试平台具有准确、快速、高效的特点,在机务维修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舰载机起降过程中飞行员响应的视景仿真 下载:53 浏览:441

柯鹏1 徐成林1 柳松杨2 李鸣皋3 赵鑫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舰载机起降过程中飞行员动力学响应问题,提出了基于生物力学仿真和虚拟视景仿真的研究思路和实现方法,将起降过程中飞行员人体的生物力学计算与飞行场景的三维虚拟视景仿真结合起来,设计并开发了一体化的虚拟平台,具备数据管理与分析、人体响应的生物动力学计算、关键计算结果同步分析、起降过程和人体响应的三维虚拟视景等功能。应用本平台对公开文献的实际舰载机飞行员人体试验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基本吻合,本平台还可以用于各种其他类型的人员训练系统的仿真和设计分析。

基于滑模控制的折叠翼飞行器辅助机动研究 下载:79 浏览:487

薛辰 徐亮 吕蓉蓉 陆宇平 何真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基于滑模控制策略,研究了折叠翼飞行器辅助机动问题.分析了系统折叠角与气动参数的关系,把机翼折叠角看成额外的控制输入,构造了包含折叠辅助机动的飞行器动力学模型.针对非线性系统,加入混合干扰,设计了非奇异动态终端滑模控制(NDTSMC)器,能够较好地抑制折叠翼飞行器的不确定性,同时完成姿态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NDTSMC改善了折叠翼飞行器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能,具有较好的抖振消除效果.与传统飞行器相比,加入折叠辅助机动的折叠翼飞行器拥有更高的机动性和抗干扰能力.

地面在线飞行仿真系统设计 下载:59 浏览:505

余长贵1 熊洪睿1 田凯1 李春涛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铁鸟试验台和半物理仿真试验室成本高,无法移动的现状,介绍了一套高度集成的便携式地面在线飞行仿真系统。搭建无人机运动学模型、传感器模型和相关子系统,将其集成于一体,实现1553B、RS422、模拟量和PWM波等多信号交联。建立风干扰模型,以及各类系统故障,验证无人机应急处置策略。将仿真系统与真实机载设备连接,进行地面在线飞行模拟试验,完成无人机从起飞、航行和着陆整个飞行过程的模拟,检验机载软件的正确性、合理性,保证了飞行安全。

多约束条件下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规划的微分平坦方法 下载:80 浏览:458

蔡伟伟1 朱彦伟1 曾璞2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考虑执行机构性能、传感器空间指向等复杂约束,研究了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的路径规划问题.建立了姿态机动路径规划模型,并通过使用微分平坦理论将其映射到平坦输出空间,消除微分方程约束的同时降低设计空间维数;给出了平坦输出参数化描述的伪谱法,并运用共形映射、重心插值等技术改善了微分矩阵的病态特性,提高了路径规划的精度.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快规划出满足约束的姿态机动路径,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直齿行星齿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研究 下载:70 浏览:479

潘博1 孙京1 于登云2 胡华君1,3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直齿行星齿轮的动力学模型.其中,齿与齿之间的啮合非线性由弹簧-阻尼器-间隙-啮合误差环节模拟.提出了一种以行星轮转角为变量的时变啮合刚度与时变啮合误差表达形式,解决了变转速下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的描述和求解问题.通过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分别研究了转速、齿侧间隙、啮合误差和负载等重要参数对行星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基于动态逆和动态滑模的双通道机动飞行控制 下载:56 浏览:498

杨盛毅1,2 刘超2 唐胜景2 杨伟力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大角度快速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逆与滑模控制的新型双通道机动飞行控制方法。通过滑模控制与动态逆结合,使系统对模型的不确定性及气动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动态滑模有效地避免了系统抖振,且构造新的滑模面和飞行器姿态四元数正则模型,提高了控制精度,解决了飞行器奇异问题;动态逆则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在逆系统设计中,由于系统具有零动态,给出了该零动态的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

舰载机着舰下滑段飞行员操纵策略研究 下载:91 浏览:495

刘嘉1 向锦武2 张颖1 甄冲2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为提高舰载机在不同返航着舰重量下的着舰精度,对飞行员着舰操纵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着舰操纵基准状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为避免满载返航失速,应以最大着舰重量状态作为操纵基准状态.而后采用人机闭环着舰仿真,对"保持迎角不变"和"保持速度不变"操纵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简称"保角"和"保速度"策略).结果表明,不同着舰重量下,"保角"策略相对表现更好,"保速度"策略着舰点"发散","保角"策略着舰点相对"集中".在算例中,"保角"策略着舰点集中在-1.8~9.4m之间,而"保速度"策略着舰点集中在7.2~17m之间.此外对两种策略着舰差异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角"策略首先针对不同着舰重量,采用了恒定的基准姿态角;其次"保角"策略不仅通过跟踪下滑光束保持了轨迹角,减小了高度误差,而且通过保持基准迎角不变减小姿态角误差、进而减小了尾钩误差,因此在不同着舰重量下,"保角"策略着舰精度更为稳定.但这一结论仍需在实际飞行中进一步验证.

复合固体推进剂湿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45 浏览:444

王玉峰 李高春 张旭东 曲凯 李金飞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5期

摘要:
为考察湿度作用下复合固体推进剂内部水分扩散及分布情况,揭示推进剂湿度老化机理,进行了推进剂吸湿试验,提出了推进剂内部水分扩散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对推进剂内部水分扩散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推进剂内部水分扩散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湿度有限元方法能够模拟推进剂的吸湿过程;温度对水分扩散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水分在推进剂中扩散越快;推进剂试件尺寸对水分扩散也有一定的影响,试件尺寸越大,内部水分扩散速度越小,到达平衡的时间越长。

基于飞行轨迹的飞机飞行异常检测算法 下载:70 浏览:479

张浩东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3期

摘要:
航空飞行中的容错率相对较低,无论是人为的疏忽还是仪器的短暂故障都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异常检测对于航空飞行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航空异常检测缺乏关于飞行轨迹方面的探索,但是飞行轨迹是异常出现后最直观的体现方式,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航空异常检测方法多数不能适用于大量数据,只能针对某项故障进行区段检测。由此入手,轨迹异常检测依据方向分布信息从粗到细针对轨迹点分析,避免大量的复杂异构数据处理,在保证检测正确率的同时提升效率。

基于飞行轨迹的飞机飞行异常检测算法 下载:74 浏览:503

张浩东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3期

摘要:
航空飞行中的容错率相对较低,无论是人为的疏忽还是仪器的短暂故障都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异常检测对于航空飞行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航空异常检测缺乏关于飞行轨迹方面的探索,但是飞行轨迹是异常出现后最直观的体现方式,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航空异常检测方法多数不能适用于大量数据,只能针对某项故障进行区段检测。由此入手,轨迹异常检测依据方向分布信息从粗到细针对轨迹点分析,避免大量的复杂异构数据处理,在保证检测正确率的同时提升效率。

Cessna 172飞机电子电气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 下载:83 浏览:835

植璐 《电力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Cessna 172飞机电子电气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先进材料应用、绿色能源应用以及电子设备节能优化等方面。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先进材料的应用通过轻量化设计提升燃油效率,并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能源应用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装置,降低对传统燃油的依赖,实现更加环保的飞行。电子设备节能优化则通过采用高效能、低功耗的元件和智能控制实现能源的智能利用。

一种宽带小型化的双圆极化天线设计 下载:57 浏览:463

宋道军1 齐照辉2 尹应增3 《天线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覆盖X频段的双圆极化天线,通过1个3dB电桥分别给2个垂直交叉放置的Vivaldi天线馈电来实现双圆极化。为了实现宽带小型化,在Vivaldi天线表面开槽并且电桥采用耦合形式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整体尺寸为0.48λ×0.48λ×0.5λ(λ对应最低频率处波长),能够在8~12GHz的频带内实现天线驻波比(VSWR)<2,轴比为3dB,带宽为40%的左旋和右旋圆极化。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76 浏览:357

程翔1 宇秦弋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国外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与我国高校辅导员有着近似的职业定位。在厘清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内涵与特点的前提下,发现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在建设历程中留下了清晰的职业定位与标准化的职业体系、严格的从业要求与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完备的管理体制、职业化的专业组织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等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优化职业分类体系、提高专业准入门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配套管理制度,重视专业组织兴起、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启示。

评估SDS在MALDI-TOFMS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样本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93 浏览:517

周春妹 沈佳瑾 黄声雷 马艳 李华茵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前处理方法在提高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样本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3—9月阳性血培养瓶378瓶,试验前采用分离胶促凝管富集病原菌,试验后期增加SDS的洗涤过程,得到纯化的菌体后采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同时对阳性血培养样本进行常规转种培养,获得纯菌落后采用MALDI-TOF MS鉴定,以此为最终结果,比较2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鉴定准确率。结果未使用SDS洗涤的血样本87例,其中单种细菌感染的血样本83例,种鉴定准确率为73.5%,有4例为复数菌感染。使用SDS洗涤的血样本286例,其中单种细菌感染的血样本277例,种鉴定准确率为82.7%,有9例为复数菌感染。改良后革兰阳性菌的鉴定准确率从65.7%增加至90.5%,酵母的鉴定准确率从11.1%增加至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SDS洗涤处理的血培养阳性样本采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可提高血培养中主要病原菌的鉴定准确率,且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应用。

无纸化办公环境下电子档案管理探析 下载:20 浏览:308

郝杰沛 《当代市场营销》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无纸化电子档案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无纸化办公环境下电子档案管理,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基于UPLC/QTOF-MS技术观察花旗泽仁对SD大鼠体内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523

​韩东卫 朱蕾 张宇驰 于鹏洋 葛鹏玲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观察中药复方花旗泽仁干预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从尿液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花旗泽仁的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10只,灌胃给予花旗泽仁水煎液,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2 h采集尿液样本,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其尿液代谢物变化。结果: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检测到13种差异性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到11种差异性代谢物。结论:中药复方花旗泽仁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芳香烃的生物降解、体内脂质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以及糖类无氧分解等过程有关。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分型和耐药特点以及同源性分析 下载:87 浏览:499

​张宇琼1 张仪2 陆文香1 高晶晶1 张宇蔺1 朱琴芳1 袁垆1 徐卫东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分型并了解其耐药性,同时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鉴定出的100株MRSA,同时加做K-B法验证耐药表型。普通PCR检测mec A基因,多重PCR进行SCCmec基因分型,MALDI-Biotyper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SCCmec分型为:SCCmecⅡ型38株(38%),SCCmecⅢ型9株(9%),SCCmecⅣ型12株(12%),SCCmec V型35株(35%),未分型6株(6%)。同源性分析结果将100株MRSA分为MS1和MS2两大群,其中MS1又分为MS1a和MS1b两个亚群。各型MRSA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MS2群的MRSA对其他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1群。结论临床分离MRSA以Ⅱ型和V型为主,多重耐药较为严重,MALDI-TOF MS技术可以准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SCCmec分型技术可以有效区分Ⅴ型社区感染菌株和Ⅱ型院内感染菌株。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