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结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载:59 浏览:505

盛兴林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结构主义理论着眼于事物之间联系的构建方法,主张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获取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效用前置性作业,构建逻辑演绎推理,采用由例及类等策略组织数学概念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概念之间联系方法的目标.

高中数学优化设计的原则及实践研究 下载:51 浏览:489

张彬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中自然不能产生完全的效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还离不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这些更为重要的方式.从学情和教材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更具主动性、灵活性与个性化.

借助几何直观认识圆锥曲线本质的途径与方法 下载:88 浏览:499

岳儒芳1 张强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解析几何问题研究基本思路是,从几何直观分析研究对象,再从代数与几何两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此,充分发挥几何直观在解析几何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对提升学生认识解析几何本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寻求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提升对圆锥曲线本质认识,把握解析几何基本方法,让学生获得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8 浏览:451

王雅琴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2期

摘要: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系列性的活动之一,通常是数学学习的起始环节。对学习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捕捉、多角度的观察、深层次的剖析及准确的运用是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考察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的阅读教学模式,依据"阅读—讨论—引导"的教学思路,采用集中培养和渗透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保驾护航。

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插图的分类、功能与运用策略 下载:59 浏览:480

孙庆括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教科书中的插图是传递教育信息的重要媒介,其蕴含的大量隐性知识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而且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实验教科书插图的总体数量、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不同类型插图的教育功能和运用策略,为教科书插图的修订与使用提供参考。

微课在高中椭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65 浏览:471

邓燕萍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高中数学的椭圆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课时少而教学容量大的问题,学生在椭圆的学习上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微课在椭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同时建立椭圆的微课学习视频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微课进行课后自主学习,使学生有效生成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文化视角下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数学教材比较——以“统计与概率”为例 下载:55 浏览:436

覃淋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可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人文、数学与艺术、数学与科学5类,其呈现方式包括可分离型与不可分离型。运用上述分类方式,对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两种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和运用水平相近,其他数学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与生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共生活中,呈现方式以顺应型为主;两种教材在数学与艺术、数学与人文方面几乎都没有涉及;在数学与科学方面有所差别。

高中数学实施建模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分析 下载:39 浏览:490

彭志明 钟燕飞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3期

摘要: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指根据实际数学问题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被要求将数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解决和分析实际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相关技巧,学生可以培养出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但若想有效开展好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就必须要找对策略,而不能盲目进行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89 浏览:609

王玺毓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3期

摘要:
数学建模是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模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策略 下载:48 浏览:426

贾丛文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3期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它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探索、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复杂现实得以转化为可操作数学模型。相关培养策略包括将建模思想融入日常教学、利用科技手段激发建模思维、以及强化建模思维与技能培养等。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其数学素养,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下载:88 浏览:297

李晓周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2期

摘要:
数学建模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应用方法,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然而,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数学建模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不足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为高中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68 浏览:381

林梦醒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数学建模在现代教育中日益显著的地位,高中阶段的数学建模教学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高中数学建模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教师对建模理解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如加强数学建模意识、注重建模关键步骤的教学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旨在提升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思维的培养方法分析 下载:50 浏览:552

戴求良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1期

摘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由考试转向了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数学化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进行建模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工作中,要想顺利地进行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对建模方案进行优化与设计。教师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的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为此,本文对建模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建模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 下载:166 浏览:777

周芳 华胜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学建模思想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题能力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接着,详细阐述了培养学生建模思想的六条路径:挖掘数学教材以渗透模型思想、创设生活情境以建立数学模型、组织合作探究以深入研究模型、广泛开展活动以强化建模应用、借助经典试题以积累建模经验,以及优化评价方式以培养建模能力。通过这些策略,可以系统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深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 下载:137 浏览:861

白冉月 王万福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进而,本文详细阐述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育学生的建模意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素养。本研究旨在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探索 下载:179 浏览:962

孙红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1期

摘要:
在目前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指导学生用建立模型的方式去解决数学问题,并在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然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难度很大,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对此方面的关注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文章通过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其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新教材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的研究 下载:136 浏览:893

罗卫平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1期

摘要:
2020年,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且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四条主线之一,极大的提高了数学建模所占的比重,从而说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而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高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差强人意,当前关于高中生数学建模教学的相关研究也很少,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既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具有时间的紧迫性。针对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教材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的一些建议。分别从教师,学生,建模过程,建模思想等方面进行展开,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高中数学与物理的渗透式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43 浏览:470

孟鑫 徐小菊 《物理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阶段,如何有效地将数学与物理两门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实施渗透式教学。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学与物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探究了数学与物理融合的意义,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深化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下载:187 浏览:892

吴金桥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0期

摘要:
数学范畴的建模思想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归纳总结,并利用数学语言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化、将特殊的问题一般化的过程。将建模思维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从数学视角出发,利用数学逻辑概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验证结果并完善模型。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建模教学的策略分析 下载:165 浏览:890

陈宏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0期

摘要: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知识运用技能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现实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