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点一景”地理信息数据在线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60 浏览:434

程宝银 张蒙 2018年10期

摘要:
为了突破传统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且无法及时、准确、方便采集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点一景"地理信息数据在线采集技术方法。采用WebGIS、移动GIS、Android SDK、数据通讯及加密等技术,基于天地图API开发了内外业一体化的采集云平台,建立了移动端、云服务器、Web端互联互通的在线采集体系,实现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交互、在线更新。结合应用实例表明,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减少作业工序、简化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出错概率、加强成果质量控制的目标。

基于三维实景技术的海域动态监管系统的应用探讨 下载:76 浏览:460

何金束 立勇傅 成来 2018年7期

摘要:
海域动态监管是海域管理、海监执法和海洋资源保护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目前动态监测的手段主要以人工岸线巡查为主,辅以遥感影像判读,监视监测手段比较简单,不能满足海域动态使用评价与决策支持等高层次信息服务要求。据此,提出了的三维实景动态监管系统,通过三维实景采集设备,采集沿海地形地貌、港口开发及海域滩涂开发等高清实景图像和影像信息,经加工整理,建立系统数据库,利用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GIS技术,结合海域遥感影像和发证数据,构建了一个智能化、可视化的辅助巡查系统。该系统在盐城海域动态监管中可以得到有效应用。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下载:85 浏览:492

王彦军 杨月 2018年5期

摘要: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揭示该区域生态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的有效手段。以研究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基础数据,按照景观格局分析所需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新分类。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对图斑信息进行提取,分别计算各类型水平的景观指数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实现了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景观类型与实地相符,各类景观类型都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对人类参与程度进行合理评估。相较传统影像分类方法,本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精度,是对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

基于数字高程的林地小班坡向、坡度级、海拔因子更新 下载:55 浏览:357

于浩然1 张骁1 张雪莹1 巩佳琪1 李长华2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数据构建了TIN数字高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构建了林地坡向、坡度级及海拔因子图层,最后利用空间连接工具对林地小班与各立地因子进行空间连接,生成具有相应立地因子字段的林地小班数据库矢量图层。

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96 浏览:496

龚志鹏1 王楠溢2 2018年1期

摘要:
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土部门土地监管业务越发要求科学化和精细化。为了能够根据国土业务规则对监控视频进行解读,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该系统接入移动"千里眼"平台摄像头信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优化布局塔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结合各类国土业务数据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研判,实现了土地利用状态的多自由度实时动态视频信息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对于"智慧国土"项目中的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ArcGIS软件在征占林地可行性报告图件制作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362

李晓宁1 陈宝灵1 钱雪2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栅格图像配准、矢量数据建立和编辑、地图布局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征占林地可行性报告中图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基于GIS的陇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64 浏览:448

王新民 刘新星 张登新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甘肃省第一至第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包括扩展名录在内)和2018年《甘肃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在AHP法和专家打分法的支持下,将陇东南31个县级地区非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划分为资源质量、旅游社会经济环境、保护与传承3个评价单元,并用ArcGIS 10.2叠加分析对综合旅游潜力评价分析。研究表明:秦州区、西峰区等7个地区非遗旅游开发潜力最大;甘谷县、清水县、镇原县等12个县次之;礼县、静宁县、华池县等12个地区最低。

基于ArcGIS的场平工程土方运输路线研究及应用 下载:62 浏览:422

向虹宇1 李大华1 邵先锋2 徐子方2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使用古泉换流站"三通一平"工程现场实测数据通过不规则三角网(TIN)建立该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从计算原理及实现步骤探讨ArcGIS在明确填挖方区域,场地平整及土方临时运输路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rcGIS模拟地面仿真度设计优化路线平整土地更快速高效。

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贵港为例 下载:63 浏览:418

李世炎 何冬莉 余坤莲 2019年12期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强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对潜力巨大的东盟市场,小微企业争夺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融资可得性问题。但是在现行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本文设计调查问卷借助Logistic模型对贵港市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主特征中,企业主年龄、社会关系、对融资政策了解程度与融资可得性呈正向关系;企业特征中,目前发展阶段、职工人数、技术成果、抵押物、信用状况与融资可得性呈正向关系。本文最后就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个层面政策建议。

诗意中国-中国古诗词地图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载:55 浏览:383

任旭红1,2 冯雅杰1,2 刘宇彤1,2 任博1,2 高文浩1,2 2020年6期

摘要: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从目前情况来看,Internet技术已经改变这个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需求的增加,基于Internet发布地理数据,供全球用户查询、检索并提供GIS服务的网络GIS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在当代社会如何更好的借助互联网为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成为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于RS-GIS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下载:79 浏览:457

陈亚军 付保红 邱玥 2018年11期

摘要:
为探讨人文因素在昆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在ENVI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2001年Landsat TM、2009年Landsat TM、2017年Landsat OLI 3期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其次,在明确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昆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间,昆明市各地类在研究期间变化较为剧烈,地类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动态度明显,最为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另外,昆明市土地利用程度为中上水平且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说明土地利用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同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梅县区客家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研究 下载:77 浏览:469

邓昊键 熊永柱 朱长柏 2018年9期

摘要:
基于DMSP/OLS的夜间平均灯光指数数据、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和30 m数字高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梅县区客家人口在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通过坡度、坡向、高程、河流等地理因子探究其分布成因。结果表明:(1)梅县区的客家人呈集聚模式分布在梅县区的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地区;(2)梅县区中部客家人口分布密集,东北部、西南部客家人分布较密集;(3)梅县区客家人口主要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坡向为阳坡的地形因子适宜度指数较高的区域,97. 89%的客家人居住在坡度0. 5°~6°的区域内;(4)梅县区内客家居民点密度与河流密度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河流密度对客家人口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

基于WebGIS的校园社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79 浏览:215

任旭红1,2 翟文华1,2 2019年12期

摘要:
校园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更好的对校园社团活动进行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设计的校园社团管理系统基于WebGIS技术,以Java+JavaScript+html为主要开发语言,实现了校园社团活动的地图展示及交互功能,不仅使得社团活动更加形象直观,提高了学校在社团方面的管理效率,而且全面的增加了学生对社团信息的了解和关注。

长城移动巡查与监测GIS平台构建 下载:38 浏览:474

任旭红1,2 刘子安1 王刚3 李雅妮3 常文鹏3 任博1,2 2019年8期

摘要:
空天一体化实现长城有效监测成为目前长城保护的有效手段。对于地面监测而言,如何实现对长城的有效巡检是当务之急。长城的移动巡查与监测中存在灵活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基于移动GIS技术的长城移动巡查与监测GIS平台。该平台包括了长城专题展示、移动巡检、编辑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重点实现了巡检过程中实地核查信息的实时上传和查询,同时基于HTML5技术和MUI前端框架,有效解决了移动设备跨平台问题。

基于GIS、RS的四川省地貌区划 下载:86 浏览:474

宁珂 王石英 2018年6期

摘要:
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消融方法、遥感(RS)中主成分变换和非监督分类方法,得到地貌类型矢量边界,建立了四川省地貌分类系统并完成区划。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均值变点法,求出适用于四川省地貌要素计算的最佳统计单元为1.82 km2;(2)利用离散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定量循环体系,实现四川省地貌要素集的有效选取;(3)根据以上方法,四川省划分出川西北高原区(Ⅰ)、川西山地区(Ⅱ)及四川盆地区(Ⅲ)。结果经验证表明,选取的地貌要素有效体现四川省地貌特征,区划结果细致反映出四川省地貌格局及差异、改进了传统数字地貌区划栅格状、琐碎化的不足。

基于GIS的河(湖)长制“一张图”绘制及编码方法 下载:85 浏览:479

白畯文1 张睿2 2018年6期

摘要:
根据河(湖)长制工作需要,考虑到GIS技术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借助Arc Hydro Tools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河(湖)长制"一张图"绘制及编码方法。研究表明:(1)半自动化人机交互的制图方法保证了河段空间位置准确性,且工作效率高于传统的纯人工制图,适用于大范围水系绘制;(2)河段编码规则把河段细分到行政村级别,满足了不同河段与各级河长相对应的业务需求;(3)该方法为河(湖)长制"一张图"的制作提供了从输入到输出的整套解决方案。

廊坊市农村中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30 浏览:241

李辉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农村中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特点,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村中学生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对男生生命质量影响作用较强或较深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因素依次是身体运动、营养行为和健康责任,其对应的OR值分别为2.702、2.212和2.172;女生为营养行为、身体运动和健康责任,OR值分别为2.977、2.437和2.123。农村中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移动式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91 浏览:491

高红侠1 谈树成2,3 赵娟娟2 2018年2期

摘要:
以云南石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区边界管理和资源保护巡查审核需求,基于Android和ArcGIS研发了移动式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信息系统。结果表明:采用Arc 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提供的电子地图数据服务,可解决自然保护区边界审核纸质地图携带的不便性,提高野外边界审核工作的效率;基于定位功能服务,可实现边界巡查过程的实时定位功能;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可实现资源保护的快速动态审核功能。这种移动式的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信息系统,使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工作更加科学、便捷。

一起500 kV GIS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 下载:63 浏览:456

苏文1 过羿1 廖军1 阚泽1 谢佳2 2019年11期

摘要:
某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500 kV X线路跳闸,通过SF6气体成分检测,确定故障位置为GIS隔离开关气室,对故障气室解体发现隔离开关盆子沿面闪络、表面有异物、动侧盆子有明显放电痕迹、FES动触头断裂,判定FES动触头断裂是产生异物、引发放电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今后GIS类似故障查找、分析处理及运维保障提供参考。

轻量级有毒气体扩散在线可视化仿真平台 下载:59 浏览:440

贾金原1 赵薪智2 李盘靖2 2019年6期

摘要:
突发性事故会在短时间内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危害性极大,极其需要对其扩散做出快捷、准确、普适性应对。采用高斯烟团模型来对气体污染扩散进行模拟仿真,并对其进行了轻量化处理,使得其在Web3D的Three.JS框架得以实现,用户们通过访问网页即可实时访问有毒气体扩散全部可视化过程,可以便捷地估计出有毒气体的污染扩散趋势,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影响条件下的气体污染扩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借助于本平台,用户还可以对各种有毒气体扩散模型数据进行管理,并自主设置各种有毒气体扩散参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气体污染扩散平台的操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