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云南地震灾害特征及风险趋势分析 下载:79 浏览:466

徐旌1 刘洪江2,3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云南省地震资料的搜集与研判,结合历史灾害损失分析,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中地震区、滇西地震区和滇西南地震区;时间上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是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和2011年至今;人员损失每百年近万人。利用泊松统计分析地震活动频率结果表明:云南省MS6. 5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215 4,其年发生概率为19. 3%,即每5年发生一次; MS7. 0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106 1,年发生概率为9. 5%,具有每10年发生1次的特点。自1996年丽江发生MS7. 0级地震以来,云南省MS7. 0级以上地震一直处于平静期,需要加强MS7. 0级大震风险应对,以正在组建的应急管理厅为契机,加强即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装备建设、空中救援力量组建、统一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大灾救援训练、集中救援力量于滇东-滇中区域等。

雨季期间不同耕作形式旱坡地的土壤侵蚀动态特征 下载:77 浏览:466

何永彬1 徐娟2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本底值样点和坡面采样点7Be的分布特征、格局与时间变化等进行分析,调查了雨季期间农作物生长覆盖变化条件下循坡农耕地与复垦休耕坡地2块样地土壤颗粒流失特征,初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及农作物覆盖对土壤侵蚀的抑制作用。(1)在雨季前和雨季中期的7Be本底值剖面形态分布形态相似呈递减型变化,而且7Be分布特征反映了多场次降雨过程特征及其在土壤中迁移再分布的变化;循坡农耕地的7Be浓度分布相对较小而且变异小,复垦的休耕坡地的7Be浓度分布相对较高而且变异大,是由于土壤结构差异和锄耕扰动程度不同带来降雨渗透变化不同所致。(2)雨季开始的5月和8月坡地表土7Be含量都低于同期本底值样地的表土层7Be含量,说明锄耕和降雨过程明显地扰动了土壤颗粒的分布,土壤颗粒流失速率变化范围是在5. 31~9. 61 (kg/m2)。(3)土壤颗粒流失速率的对比是复垦休耕地大于循坡耕地。主要是耕种扰动增大了复垦休耕地土壤颗粒流失状况,而循坡耕地的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覆盖对地表土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云南大学留学生地方感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下载:79 浏览:477

蓝曼 赵文娟 2018年10期

摘要:
以云南大学和云南大学所在的城市昆明为研究区,云南大学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SPSS 22. 0和AMOS 22. 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在高校、高校所在的城市2个空间尺度上对留学生产生的地方感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留学生对学校比对城市的感知评价更高。(2)性别、家乡地理位置、是否华裔3个因子在留学生地方感的各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地方感维度与作用结果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4)自然与物质文化环境、社交环境、功能环境是形成留学生地方感的主要因子。

陇川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研究 下载:80 浏览:476

梅状 付保红 陈亚军 2018年9期

摘要:
以陇川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揭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规模空间差异。选取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影响因素,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数量、规模及形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川县农村居民点整体分布为聚集模式,空间数量分布呈现由护国乡至城子镇的"带状"和户撒阿昌族乡、勐约镇的"点状"聚集,且农村居民点规模热点与核密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方面,耕地、道路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影响较大,高程、坡度、城镇用地与工矿用地对农村居民点规模差异影响较大,形状特征受坡度影响最大,而交通对其无明显影响。

基于集约利用的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潜力测算 下载:80 浏览:476

孙秀春1 付保红1 邱玥1 张翊2 2018年8期

摘要:
探索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及挖潜能力可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潜力、改进方向及挖潜路径。在玉溪市中心城区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基础上,从全面改造和现实条件改造两个角度进行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测算,划分潜力分区,配置挖潜时序,并为后续土地利用及挖潜方向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挖潜空间较大,基于全面改造的绝对规模潜力为1 213. 63 hm2,经济潜力为6 435 914. 89万元,基于现实条件改造下的绝对规模潜力为113. 96 hm2,经济潜力为540 229. 18万元,可节地率为2. 94%;各功能区挖掘潜力差异过大,居住功能区可挖掘规模潜力及经济潜力在6类功能区中居绝对主导地位,根据潜力时序配置方案应优先在居住功能区分阶段开展挖潜工作。

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工程SWOT分析及效果评价——以施甸县摆榔乡和木老元乡为例 下载:83 浏览:480

戴波 徐涛 毕忠鹏 2018年6期

摘要:
农业产业化是精准扶贫理论中"五个一批"的最重要一环,是实现永久脱贫、真脱贫和避免返贫的根本出路。保山施甸县精准扶贫乡村一级的产业扶贫"三百工程"的"政府+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小区/园区+农户"模式、"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等,是因地制宜精准到村到户的实效做法,培育了一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生态效益明显、扶贫收效好。存在资金扶持持续性、农户参与积极性、示范带动性不足问题,打造品牌、加强技术服务和促进互联网+订单农业的发展是解决对策。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农户低温冻害风险承受力研究 下载:80 浏览:480

田敏 陈姣 成饶 2018年5期

摘要:
农户既是承灾体也是防灾抗灾的主体,因此农户在面对灾害时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减轻低温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高原部分农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巍山县、陆良县、彝良县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农户低温冻害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结合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农户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评价值为3.21,属于中等水平,农户风险承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值为心里稳定性>灾损预期>复苏力;三个样本区域复苏力大小表现为陆良县>巍山县>彝良县。

大学城商业区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 下载:93 浏览:488

蓝曼 林锦屏 2018年4期

摘要:
大学城商业区是大学城内以广大师生为服务对象的各种商业的聚集地,其空间布局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而对大学城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以呈贡大学城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绘制了用以描述各类型商铺集散程度的空间洛伦兹曲线,构建了基于问卷结果以及赫夫模型的商业区吸引力模型。得出结论:餐饮类、零售类、服务类、娱乐类商铺在呈贡大学城的主要商业区分布均衡;呈贡大学城现有商业区的吸引力不大,服务范围较小,其整体空间布局缺乏高级别核心,基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心理感知距离远、商品种类不全、价格不合理、环境卫生不好是现有商业区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大学城商业区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 下载:0 浏览:14

蓝曼林锦屏 年期

摘要:
大学城商业区是大学城内以广大师生为服务对象的各种商业的聚集地,其空间布局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而对大学城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以呈贡大学城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绘制了用以描述各类型商铺集散程度的空间洛伦兹曲线,构建了基于问卷结果以及赫夫模型的商业区吸引力模型。得出结论:餐饮类、零售类、服务类、娱乐类商铺在呈贡大学城的主要商业区分布均衡;呈贡大学城现有商业区的吸引力不大,服务范围较小,其整体空间布局缺乏高级别核心,基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心理感知距离远、商品种类不全、价格不合理、环境卫生不好是现有商业区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移动式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91 浏览:503

高红侠1 谈树成2,3 赵娟娟2 2018年2期

摘要:
以云南石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区边界管理和资源保护巡查审核需求,基于Android和ArcGIS研发了移动式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信息系统。结果表明:采用Arc 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提供的电子地图数据服务,可解决自然保护区边界审核纸质地图携带的不便性,提高野外边界审核工作的效率;基于定位功能服务,可实现边界巡查过程的实时定位功能;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可实现资源保护的快速动态审核功能。这种移动式的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信息系统,使自然保护区资源边界审核工作更加科学、便捷。

中国PM2.5排放数据的空间模拟方法研究 下载:95 浏览:499

王晖 夏既胜 2018年1期

摘要: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近期某年中国31个省级PM2.5排放数据为因变量,选取省级的高速公路长度、干线公路长度、支线公路长度、人口、GDP和工业总产值6个因子为自变量构建模型,对PM2.5排放数据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得到近期中国PM2.5排放数据公里格网分布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M2.5排放数据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大部分省的相对误差小于30%,模拟结果精度较高,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准确的模拟PM2.5排放数据的空间分布;(2)中国PM2.5排放强度区域分布差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从东部向中西部逐渐降低,同时还存在几个明显的高值和低值区域。

语义值驱动的三维直立状态人体模型变形 下载:59 浏览:486

任洋甫1,2 普园媛1 徐丹1 钱文华1 2019年9期

摘要:
在医疗设备,服装设计,电影制作和电脑游戏中三维人体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通过扫描等途径直接获取的人体模型在很多环境下并不能直接运用,因此需要对模型根据所处环境进行适度变形。研究三维人体模型变形方法,引入语义驱动模型的变形。通过测量模型骨骼关节点位置并得到身高、腿长及肩高等模型语义值,对模型进行PCA降维,建立模型语义值与模型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调整相关语义值获得相应PCA权值,并且将PCA权值重新映射到模型矩阵得到变形后的模型。

刑法教义学视野下法益原则的畛域 下载:54 浏览:364

高巍 2018年9期

摘要:
法益原则有批判立法的功能,也有指导构成要件解释的功能。在刑法教义学领域,法益原则不能推导出抽象危险为抽象危险犯的构成要件要素,因为法益原则缺乏构成要件要素的体系性定位,也不能依据不成文构成要素理论提供支撑,更不能基于个案正义破坏法的安定性。在违法判断阶段,法益原则缺乏成为违法阻却事由的体系定位,且不能借助法益原则扩张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的范围。因此,刑法教义学领域中的法益原则应当以方法论上的法益概念为基础,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合目的性的解释,以实现指导构成要件解释的功能。具体到抽象危险犯中,法益原则可以通过对不同侵害法益类型的厘定和识别,实现对抽象危险犯的既有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合目的性的解释的机能。

《左传》音乐批评思想初探 下载:312 浏览:3133

周俊 2022年12期

摘要:
《左传》当中蕴含了春秋时期大量的音乐批评思想,为后世音乐批评体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左传》对享受音乐做出了严厉的批评;也对当时的音乐作品体出了评价。《左传》推崇礼乐,重德重礼,认为音乐应该以“和”为美,这些音乐批评思想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批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党建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下载:165 浏览:2689

周冰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上,也强调要充分立足市场需求视角出发,在推动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践行上,要强调党建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充分立足“双创教育”背景,确保党建以及“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目标的践行。本文在观点研究上,立足全育人视域出发,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和“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展开了观点的阐释和分析。通过分析,强调在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践行上,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基于“双创育人”视角出发,确保协同育人的成效。

8个高山杜鹃杂交F1代的叶片性状遗传分析 下载:84 浏览:509

​许凤1 宋杰1 王继华1 彭绿春1 张露1 蔡艳飞1 李世峰1 解玮佳1,2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研究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对8个杂交杜鹃组合F1代3年生植株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宽以及叶柄长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中,叶片长的遗传最为稳定,叶柄长的变异度最大;在8个杂交组合中,‘安娜’ב门铃’杂交F1代的叶片性状遗传表现为超亲趋势,‘安娜’ב莫泽之栗’次之,其余6个组合均表现为衰退趋势;各杂交组合的F1代叶型遗传更倾向于母本,表现出超亲趋势;‘安娜’ב宽杯杜鹃’杂交F1代叶片的各性状皆与双亲存在显著性差异。

基于流行文化背景下的成人非正式学习 下载:75 浏览:437

汪栅 2019年12期

摘要: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影响社会成员价值观取向的文化,其运行机制与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碎片性一致,其文化内容迎合了成人学习的需求,是一种主导成人非正式学习过程的重要方面。流行文化曲折的时间结构,可以使成人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吸收内化同样的文化信息,形成隐形的学习共享机制。其自由而独立的本质特征,能够提升成人对个人学习的控制感,解放成人被压抑的求知欲。另外,借助流行文化符号这一抽象事物,可以让成人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达成经验上的同一性认同。分析和认识在流行文化背景下成人学习的"应然状态",是对成人非正式学习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和理论延伸。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农村成人教育的时代诉求 下载:33 浏览:299

汪栅 2019年7期

摘要:
虽然农村成人教育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在特殊时期起着重要的政治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地位颠倒的逻辑关系却没有得到及时的纠偏,产生了诸如本体价值弱化、精神文明的忽视、教育适切性错位等问题。通过追溯这些问题的根源,对被长期忽视的农村劳动者的主体性进行探讨,并从理性主义的角度阐释重新平衡与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分析两者的融合共生对农村成人教育本体价值回归与"适切性"的导向作用,试图找到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理路,进一步拓宽农村成人教育的理论框架。

云南省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及转岗教师培训问题探索 下载:44 浏览:479

白柯晨1 范玉2 2018年11期

摘要:
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和转岗教师的培训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的需要。实践中,云南省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及转岗教师的培训存在着一些问题: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形式有限、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和缺乏多样化考核评价形式等。对此,需要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培训方式、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价形式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不断满足新任教师及转岗教师的现实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高。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社区教育建设的启示 下载:17 浏览:486

焦后海1 韩露2 2018年9期

摘要:
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核心思想融入到社区教育的内涵、内容以及开展形式之中,有助于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根据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依托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资金筹措机制、推进社区教育立法和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来完善社区教育制度,创建社区生活中学习与社区学习中生活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满足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