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几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之间关系分析及防治方法 下载:12 浏览:380

武磊1 董永强1 吴轩1 齐亚银2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11期

摘要: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多发,主要包括疾病性免疫抑制、营养性免疫抑制、药物性免疫抑制和其他性免疫抑制,不同发病因素间都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临床上本病通常为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发生,临床应根据具体发病原因针对性防控。

水貂阿留申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与对流免疫电泳对比试验 下载:8 浏览:414

刘洁 李伟 任二军 刘进军 韩学良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8期

摘要:
水貂阿留申病是阻碍养貂业发展最严重的三大传染病之一。目前还没有有效防治办法,主要依靠定期的检测来淘汰病貂,逐步净化貂群。本试验随机采取河北某貂场192只水貂血液样本,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EP)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GICA)对所采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貂阿留申病GICA检测阳性率为57.81%,CEP阳性率为56.25%,GICA阳性率和CEP检测结果基本相符。

“免疫和计划免疫”一节教学设计 下载:76 浏览:486

隋璐 《生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以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较抽象的免疫内容为例,阐述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实践,从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自适应网格方法的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 下载:85 浏览:498

吕文鹏 许峰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分布性欠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网格方法的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基本思想是:对抗体群进行免疫克隆、免疫基因和克隆选择操作后,利用自适应网格方法提高抗体群的多样性。仿真实验结果和统计指标显示,改进算法与常规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相比较,在解的分布性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小肠的天然性免疫系统 下载:76 浏览:474

​席兴字 孙寅玮 《生物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小肠是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器官,同时又是共生菌、寄生虫和致病菌的宿主场所。小肠的黏膜层构成小肠的天然性防御屏障,它通过分泌、产生各种天然性免疫分子限制共生菌、清除致病菌和其他病原性微生物。因此小肠又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介绍小肠中的一些天然性免疫分子,以及天然性免疫分子在控制肠道微生物中的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免疫调节”一节探究教学设计 下载:87 浏览:475

​许凡 《生物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免疫调节"一节教学中,以免疫调节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例,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资料分析作为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提出一些建议。

T细胞中的豪华轿车——CAR-T细胞 下载:91 浏览:503

​王月丹 林怡婷 《生物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CAR-T细胞是一种基因工程化T细胞,因其表面具有人工合成的、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而得名。CAR-T细胞识别抗原信号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加工和处理,也没有MHC的限制性,因此其抗肿瘤的应用范围更广。目前为止,CAR-T细胞可根据CAR的不同分为4代。随着CAR的设计和载体容量增加等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其设计和应用更趋精准和完善,治疗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不断提升。未来,CAR-T细胞作为一种新型微米"机器人",必将会在各种人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精准微型"手术刀"的作用,造福于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壳聚糖和普朗尼克介导猪白细胞介素-23基因体内表达对PRRSV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下载:46 浏览:471

彭俊杰1 肖永乐1 熊太特1 邓定浩1 高雨含2 彭宇量3 李江淩4 王泽洲5 吕学斌4 高荣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摘要: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免疫还存在一定缺陷。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力。将猪IL-23基因重组质粒用壳聚糖和普朗尼克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命名为VRIL23-CNP-Pluronic。将28日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肌肉注射VRIL23-CNP-Pluronic(实验组)和VR1020-Pluronic(对照组),两组均同时接种PRRSV疫苗,在接种后第0、7、14、28和35天采集血样并分析免疫变化。实验组中PRRSV特异性抗体、IgG1和IgG2a水平、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qRT-PCR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IL-23、TLR1、TLR6、STAT1、IL-10、TNF-α、IL-15和CD62L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结果表明,VRIL23-CNP-Pluronic能促进小鼠对PRRSV疫苗的免疫应答,并为其作为新型PRRSV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纳米管构建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CEA检测 下载:42 浏览:434

郑慧雯1 唐典勇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将金-铂双金属纳米颗粒(Au-PtNPs)沉积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作为基底材料,用以固载癌胚抗原抗体(anti-CEA)。利用anti-CEA与癌胚抗原(CEA)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CEA固载于电极表面,用于降低Au-PtNPs对底物对苯二酚的催化作用,以改变电化学响应信号。通过对比CEA作用前后的电化学信号变化强弱可实现CEA的定量检测。研究发现,在最优实验条件下,CEA的浓度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5~80ng·mL-1范围内其检测限为5 pg·mL-1。该免疫传感器不仅展现出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同时能成功用于人体血清样本的分析检测,其结果与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结果相吻合。

一种简易合成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FTY-720)的新方法 下载:48 浏览:492

竭小玲1 赵霞1 兰海峰2 郑玲利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提供了一种芬戈莫德简易制备的新方法。以溴丙基苯为原料,经付克酰化、羰基还原、亚硝化、羟甲基化、催化转移氢化还原制得。总收率56.4%。本方法合成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安全性监测分析 下载:67 浏览:397

朱航 曾莉 张量智 黄蓉娜 杨汝沛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SIV)接种率及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情况。方法利用四川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2018年6~35月龄儿童SIV接种信息及接种SIV后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全市共接种儿童型SIV 516 985剂次,357 318人次,SIV接种率分别为22.41%、16.26%、21.64%和10.63%;全市2015-2018年共报告儿童型SIV疫苗AEFI 180例,总体报告发生率3.48/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68例(占比93.33%),异常反应6例(占比3.33%),偶合症6例(占比3.33%)。结论成都市6~35月龄儿童SIV接种率较低,现有AEFI监测系统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

KA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61 浏览:411

刘博1 郭莉2 田剑2 刘军超1 李志军2 李凤玉2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KRAB相关蛋白1(KAP1)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原发性ESCC136例、高级别上皮瘤变(HGIN)35例、低级别上皮瘤变(LGIN)29例和距肿瘤边缘5cm以上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NEE)37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以上各组织中KAP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ESCC肿瘤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20例匹配的ESCC和NEE组织中KAP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KAP1蛋白的表达从NEE (24.3%)、LGIN(31.0%)、HGIN(45.7%)及ESCC(55.9%)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②KAP1的异常表达与p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③qRT-PCR结果显示,与配对的NEE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KAP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④136例ESCC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13.2%。ES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组织学分级、pTN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具有相关性(P<0.05),KAP1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预后不相关。结论 KAP1的过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ESCC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下载:68 浏览:435

曾剑文 游锦华 廖锦岐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29),对照组接受LC治疗,试验组接受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为3.45%,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白细胞恢复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下载:75 浏览:414

连丽娥 郑雪晶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预防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68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2 浏览:405

孙垚1 高蕾2 潘丽1 李亚芳1 曾洁1 金蕾1 阚燕3 史宝欣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类风湿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病人健康问卷-9及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37例RA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RA患者躯体功能受限得分为[1.65(1.20~2.20)]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面对、服药依从性、疼痛、文化程度、抑郁、是否规律锻炼、疲劳及疾病活动度对躯体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60.8%。结论 RA患者存在中度躯体功能受限,自我效能、面对、服药依从性、疼痛、文化程度、抑郁、是否规律锻炼、疲劳及疾病活动度是RA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从而维持躯体功能,延缓关节功能丧失,提高生存质量。

2015-2017年抚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54 浏览:400

严秀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抚州市2015-201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动物致伤事件的发生和有效防治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抚州市各级疾控中心门诊狂犬病暴露者就诊信息,对暴露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2 138例暴露者中,15岁以下人群暴露比例高,为36.32%,其中以5岁~年龄组占比最高(14.43%);致伤高峰期为5-10月(25 418例,占60.32%);暴露部位以四肢为主,占92.68%;Ⅱ级和Ⅲ级暴露占93.63%(39 454/42 138);Ⅲ级暴露者中有25.05%(4 303/17 176)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在疾控中心门诊规范处置伤口的有33 878人(80.40%);伤人动物以狗为主,占比73.09%(30 767/42 096);伤人动物中有免疫史的占4.76%(2 003/42 096)。结论应加强对动物(尤其是犬类)的管理和免疫工作,减少动物伤人事件的发生;加大狂犬病防治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提高暴露后疫苗接种率及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的接种率,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2016年云南省普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分析 下载:58 浏览:428

李永飞 董晋 王海燕 张锦 张爱琪 周晓冬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了解云南省普洱市2016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情况,评价分析其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接种率质量并分析原因。方法选取普洱市2016年EPI报告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 B)、脊灰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和A群流脑疫苗(MPV-A)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采用估算接种率、D值法、R值法、脱漏率等方法对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普洱市2016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县、乡两级报告率都为100%;普洱市10县(区)BCG、Hep B、OPV、DPT和MPV-A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7.07%~100.00%之间,估算接种率在52.68%~175.60%之间。D值评价,全市BCG为可信,OPV为可疑,Hep B、DPT和MPV-A为不可信。R值评价,全市3BCG/Hep B、3BCG/OPV、3BCG/DPT均为可疑。脱漏率评价,全市DPT、Hep B和OPV脱漏率都大于或接近10%。结论普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R值评价、D值评价及脱漏率评价都提示可能存在接种率虚高与接种不完整的问题。

2012-2017年河南省流感监测分析 下载:85 浏览:479

僧明华 赵升 吕宛玉 杨建辉 徐瑾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2-2017年度流感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河南省各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56 416例,总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2.96%;全省19家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98 291例,核酸阳性标本10 732例,总核酸阳性率为10.92%;H3N2型和B型检出率最高,新甲型H1N1除2014-2015年度几乎未流行外,其余4个监测年度均有小幅度流行;2012-2017年共报告暴发疫情14起,以学校疫情为主。结论 2012-2017年,河南省有3个监测年度流感疫情呈现双峰流行,2014-2015年度冬春季流行峰最强;流行病毒型别以H3N2型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暴发疫情远低于正常水平,各地应加强对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的监测。

阜阳市HIV单阳家庭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65 浏览:441

胡冰1 胡允凯1 贺磊1 吴荣涛2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阜阳市HIV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截至2015年12月31日阜阳市HIV单阳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治疗与随访信息,根据单阳家庭确诊后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分为及时治疗和未及时治疗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相关的因素。结果全部1 121名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中,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比例为47.7%(535/1 121),并呈逐年增高的趋势(Z=-5.70,P<0.001)。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治疗及时性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女性的0.61(0.45~0.82)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个/μL)200~349、350~500、>500者分别是<200者的0.43(0.31~0.60)、0.14(0.10~0.21)、0.08(0.05~0.13)倍;31~45岁与46~岁组是30岁以下组的1.84(1.18~2.87)、2.10(1.30~3.40)倍,其他职业是农民的1.66(1.21~2.29)倍... 更多

2008-2017年沈阳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下载:94 浏览:495

1.沈阳市和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辽宁电力中心医院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08-2017年沈阳市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沈阳市水痘发病资料进行三间分布情况描述,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沈阳市2008年到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53 730例,平均发病率为67. 46/10万,2014年以后水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4-6月及11-1月为两个高发期间。于洪区(97. 99/10万)、浑南区(73. 88/10万)、铁西区(72. 24/10万)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分布以5-9岁组发病数最多,25岁以前发病占比达86. 99%。发病数较多的职业为学生(54. 3%),托幼儿童(13. 6%)、家务及待业(9. 5%),散居儿童(9. 2%)。结论沈阳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有延后现象,发病率近年来有回升趋势,建议针对高发人群及高发地区加大防控力度,并尽快推广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