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城镇空间意象的构成要素和认知特征初探——以烟台市为例 下载:67 浏览:392

何熠琳1 张立1,2 李仁熙3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凯文·林奇开创的城市空间意象分析体系应用广泛,但乡镇层面的空间意象研究尚需拓展。本文采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以烟台市7个镇为例,采集了105份认知地图,尝试探析小城镇空间意象的构成要素和认知特征。研究表明:(1)小城镇空间的认知构成要素以道路和地标为主,区域、边界、节点不显著,道路、地标的频次差异与路网密度、地标功能相关;(2)城镇居民认知范围在村庄—镇区—镇域内混合,且受到镇区规模等因素的影响;(3)认知类型中"以路径为主导的序列型感知"的比例高,同时低等级认知类型占比更高;(4)居民认知"正向"以南北向为主,与方格路网和主街朝向有关。集体认知的分析显示,开发项目、新区建设等对小城镇居民的空间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并归纳得到小城镇空间意象的三种类型:镇村融合型、镇村独立型和飞地开发型。希冀本文对小城镇空间意象的阐释,能为我国的小城镇风貌建设、空间规划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研究——以济南仁里村为例 下载:65 浏览:379

崔艳秋1 刘畅2 赖震洲2 《中国城镇》 2020年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村镇环境建设一种新的导向,生态理念为村镇环境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仁里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镇进行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发现其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和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结合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理念,提出村镇产业转型发展、村镇设施空间规划、村镇建筑技术创新和生态资源格局调整等村镇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加快村镇建设、提升村镇环境,加强监管长效机制,推动村镇建设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以期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下载:83 浏览:463

王远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经腹腔镜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与我院妇科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及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卵巢储备功能、妊娠时间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00、P=0.014、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后3月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分泌量水平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0.601,P=0.000),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93,P=0.002);术前、手术后3月两组患者卵巢体积(Vo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确切,且不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掺加改性淀粉制备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应用 下载:89 浏览:482

何廷树1 杨仁和1 徐一伦2 李同新2 房佳斌1 《新材料》 2018年12期

摘要:
选取经过降解处理的羧甲基淀粉醚(CMS-Na)代替部分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TPEG)制备一种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PC2),利用水泥净浆单组分试验得出CMS-Na对TPEG的最佳替代量为15%。另外,用红外光谱(FTIR)对CMS-Na及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加CMS-Na合成的PC2不仅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而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保塑性,同时不影响混凝土强度。

河西走廊疏勒河干流水资源监测研究 下载:60 浏览:287

闫自仁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疏勒河灌区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已建成运行多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原软、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流域水资源监测和管理的需求。为此,本文通过调研河西走廊疏勒河干流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对当前的水资源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为疏勒河在水资源监测、优化调度、评价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

规模猪场母猪主要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防控 下载:10 浏览:425

周建忠1 潘文艳1 黄通2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以猪肉为主要肉类食品,这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业已向集中规模化的发展。但是,在进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母猪发生的繁殖障碍性疫病,成为限制规模生猪养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防控进行探讨。

新型高增益天线在高铁上的应用 下载:20 浏览:219

曹广山1 迟明仁2 宋春鹏2 李凤花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铁旅客量快速增长,4G业务量随之增加,尤其是视频、游戏等业务需求增加,高铁旅客对网络感知度要求越高。为保障高铁沿线的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山东联通在济青高铁场景应用新型高增益天线进行覆盖。通过对新旧天线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型高增益天线在济青高铁上的覆盖效果。

枣庄蟠龙河综合整治思考 下载:70 浏览:415

史仁朋1 郝玉同2 于淼1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加快推进枣庄蟠龙河生态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进程,本文总结了蟠龙河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借鉴沂河生态水系综合整治的先进理念、优良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与蟠龙河综合整治实际相符的对策,对蟠龙河进行"水、岸、滩、路、景"的综合改造,并取得良好效果。

公众参与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实践与意义——以贵州省铜仁市木黄镇凤仪村村庄规划为例 下载:73 浏览:452

彭程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自村庄规划法定化以来,规划工作重点大多聚焦于可建设的空间与设施,对于展现村庄完整风土人情的景观空间则缺乏重视,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颁布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乡村景观空间对于村庄文脉传承、产业发展的价值逐步得到重视,是重要的公众型资源。在村庄规划具体工作中,以多元主体为对象的公众参与帮助形成地方文化与外部思想融合的平台,对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木黄镇凤仪村村庄规划为例,从参与主体、参与阶段和方式、参与结果三方面解析公众参与对于乡村景观规划实践的指导意义与不足之处,即:规划工作团队协同政府部门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组织方,承担宣传和引导工作;村民作为公众主体的核心,其参与有效地保留了地方特色景观,切实维护了地方文脉;就参与主体及结果而言,主体的多元度还须提升,可纳入游客、非政府组织和乡村产业相关团队,同时需要在村庄规划实施与评估反馈阶段继续跟进。

耦合双泡声空化特性的理论研究 下载:62 浏览:410

王德鑫 那仁满都拉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当双泡中心间距足够小时,由于气泡间辐射压力波的存在,作用在气泡上的压力不等于外部驱动压力.通过考虑双泡之间的辐射压力波,利用改进的Keller-Miksis方程,分别计算了不同大小、不同间距、含不同惰性气体的双泡在声空化过程中半径的变化、次Bjerknes力的变化和双泡内温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双泡大小不同时,小气泡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强,温度变化也比较大.随着双泡间距离从100μm增大到1 cm时,气泡间的次Bjerknes力的数量级从10-4N减小到10-8N.含不同惰性气体的耦合双泡在回弹阶段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振荡规律.

农村地区学校布局优化与土地整理——以新仁苗族乡为例 下载:69 浏览:374

赵韶雅 戴特奇 张超 刘正兵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在农村地区人口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学校撤并是一个常见的政策选项,但不合理的激励制度和空间规划往往带来不合理的撤并布局,造成上学距离过长或者学校规模过大。目前少有研究在空间优化的基础上探讨学校撤并的制度设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为例,通过空间优化方法对不同情景下的学校撤并方式进行了求解,根据撤并学校后土地资源释放及其流转带来的效益,讨论了对上学距离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案例区至少需要撤并1所学校,才能满足学校规模标准化下限,但至少需要保留2所学校才能不突破标准化上限,可撤并的学校数量为1~6所;无论是现状还是撤并1~6所学校,均存在超过5km的较长上学距离。学校撤并所节约的用地若入市流转,可以支持购置校车并使得上学时间小于30分钟。这表明,学校撤并与农村教育用地流转的结合,可在实现学校规模标准化的同时,通过用地流转来支持校车购置,解决现状或学校撤并中的上学距离过远问题。

彭阳县炭洼小流域坡改梯后作物产量变化 下载:86 浏览:484

王文1 王维宝2 岳自慧1 刘平1 王俊仁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1期

摘要: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彭阳县炭洼小流域坡改梯地区重点作物产量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坡改梯后主要作物产量总体呈显著增产趋势,与坡耕地相比,1~2年梯田小麦产量显著下降、3~5年梯田基本持平、5年以上梯田显著增产;不同年限梯田玉米产量均较坡耕地显著增加,1~2年、3~5年和5年以上梯田玉米产量比坡耕地分别增加58.68%、26.47%和26.73%,且1~2年梯田玉米增产尤为显著,3~5年和5年以上梯田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坡改梯后马铃薯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1~2年和3~5年梯田马铃薯产量比坡耕地增加显著,增产幅度分别为66.19%和15.10%,5年以上梯田增产幅度不大,只有1.56%。推荐1~2年梯田先锋种植作物次序为马铃薯、玉米,3~5年梯田为玉米、马铃薯,5年以上梯田为玉米、马铃薯、小麦。

冷拌冷铺混合料组成设计与强度关系研究 下载:47 浏览:390

陈帆1 张秀芹1 吴冬生2 王昭勇1 王文峰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基于固化剂、油石比和含水率对冷拌冷铺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掺固化剂的冷拌冷铺混合料的微观结构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含硫铝酸钙型固化剂的冷拌冷铺混合料比掺PO52. 5水泥的冷拌冷铺混合料的性能优越,前者4 h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是后者的2倍和1. 6倍,两者皆以固化剂掺量5. 5%、油石比5. 5%、含水率4%为最佳配合比;与PO52. 5水泥相比,含硫铝酸钙型固化剂形成钙矾石固相可吸收更多水分,从而加速乳化沥青破乳,其水化产物能改善冷拌冷铺混合料的微观网络结构。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夹心式换能器固有频率分析 下载:10 浏览:412

邓韬1 卢钰仁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文中研究了传递矩阵法,实现了对夹心式换能器固有频率的快速、准确分析。虽然夹心式换能器的结构参数是基于半波长理论得到的,但没有简单的方法来验证其固有频率,这可能导致换能器工作效率降低。首先,通过等效和离散化,使连续弹性体成为由多个无质量弹簧截面和质量集中块组成的多自由度系统。其次,通过推导系统矩阵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最后,与有限元法和脉冲激励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传递矩阵法可以用来分析夹层式换能器的固有频率。

基于改进迭代粗分类的城区LiDAR点云滤波算法 下载:58 浏览:439

李成仁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传统图像分割算法单次点云分类精度不高和数据格网内插精度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点云迭代粗分类方法。利用分割阈值对格网内插前的原始点云进行分类,避免内插造成的精度损失;对分类过程进行多次迭代,提升点云分类精度;滤波前剔除极低噪声点,避免其被选取为种子点而影响滤波精度。通过三组点云数据的滤波实验表明:本文滤波算法较传统的渐进三角网滤波算法精度高,且对于城镇、市中心城区等城区点云数据,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滤波效果。

三端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331

邹丹1 艾欣1 王奥1 王坤宇1 黄仁乐2 陈乃仕3 蒲天骄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了一种在10 kV配电网中引入三端背靠背(back-to-back,BTB)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的接线方案,通过VSC-HVDC的控制实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抑制环流的目的。VSC-HVDC系统中换流站在传统控制模式下几乎没有转动惯量,难以有效地参与电网调节。为了提高电网受端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改善系统发生故障后的运行特性,在中压(10 kV)交流配电网的背景下,提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在三端BTB VSC-HVDC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在10 kV系统中加入三端BTB VSC-HVDC互联装置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立换流站在传统控制和VSG控制下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进行仿真,在2种控制方式下得到系统在受到扰动和发生故障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三端BTB VSC-HVDC系统受端换流器使用VSG控制能有效地参与电网调节,增加系统惯性,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脱硝热解炉结晶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下载:12 浏览:135

杨明印 冯仁海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尿素热解制氨脱硝的方法由于其原料的安全性和技术的日渐成熟,在火电厂脱硝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热解炉结晶的问题频繁发生,为了避免结晶和环保指标超标,结合运行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了热解炉结晶的判断依据和处理方法,从系统设计和运行调整的角度阐明了产生结晶的原因,给出了热解炉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和运行调整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及时准确的结晶判断,有效的运行调整方法和优化后的热解脱硝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热解炉结晶,杜绝环保事件的发生。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下载:18 浏览:149

宋仁平1 段世刚1 尚为良1 杨海全1 郑德金1 马宇2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中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具有高效率、施工简单且投入小等特点,分析该技术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提供条件,提高通信的速率和通信安全,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

不同作物秸秆加工制成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下载:61 浏览:412

侯建伟1 邢存芳2 邓小梅1 陈芬1 刘敏1 王祖华1 李泰君1 胡玉玲1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表征不同作物秸秆加工制成的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差异,以玉米、水稻和油菜的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借鉴材料科学的方法,研究其形貌结构、表面特性和有机组分元素比等内容。结果表明:200℃→450℃作物秸秆样品失重量和失重速率最大,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为主要燃失物质。玉米、水稻和油菜的秸秆生物质炭均为多孔结构,孔隙大小和形状各异。水稻秸秆炭的比表面积最大(2.65 m2g-1)、油菜秸秆炭次之(2.56 m2g-1)、玉米秸秆炭最小(1.84 m2g-1)。水稻、玉米、油菜秸秆炭的孔体积变化率分别在43 nm、62 nm、48 nm处达到峰值。油菜秸秆炭的H/C最小、为0.03,O/C和(O+N)/C最大、分别为1.15和1.19。因此,450℃更利于残留样品质量;生物质炭的孔隙结构决定其比表面积,油菜秸秆炭具有更强的芳香性、亲水性和极性。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炭的制取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韩国、日本乡村发展考察——城乡关系、困境和政策应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下载:67 浏览:337

赵民1 李仁熙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文章首先探讨了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论证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关系的特征和内涵会很不同。然后以同处东亚地区和具有相同农耕文化的韩国和日本为考察对象,分别介绍其农村现状和振兴策略。最后是笔者的若干感悟,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人口大幅减少的大趋势下,要使农村社会结构保持相对均衡、使乡村功能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