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采用空间桁架加强的异形单层网壳结构设计 下载:65 浏览:405

徐建设1 张卉2 王飞3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镇江某温室钢结构采用异形单层网壳结构,网壳杆件截面为矩形管。在设计时采用数道横向空间桁架及1道环向空间桁架对网壳进行加强。对采用加强桁架的异形单层网壳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显示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整体受力特点仍接近网壳,加强桁架的杆件内力差异大于网壳杆件。

预制装配铝合金建筑的模块化建造技术及施工组织 下载:67 浏览:397

董凌1 王玉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预制装配铝合金建筑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轻型预制装配建造系统。以面积280 m2的铝合金临时办公建筑为对象,研究以模块化概念进行深化的设计方法与建造技术,讨论单元模块、基础模块和装配模块的关键施工技术、辅助施工机具和施工工序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可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建筑的建造效率和质量。

地道风系统地埋管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9 浏览:451

张智健 王亮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构建地道风系统地埋管内壁面换热性能理论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影响因素相关性,得到主要影响因素对应变化规律为地道进口风速、管道当量直径和土壤类型为管道壁面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类型极差值最大,可达9.40,对地埋管内壁面传热系数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管径和进口风速。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先考虑土壤类型,即传热系数对系统的适应性,再考虑管径和进口风速的影响。

江苏徐州地区农村住宅节能型墙材应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430

马明 程二华 张杰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地调研与软件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徐州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农村住宅墙材应用现状,研究适宜在该地区应用的节能环保型墙材及构造形式,得出单一改变墙材及构造形式时,与既有实心粘土砖墙体相比节能30%以上,为该地区农村住宅墙材革新与应用提供参考。

国外健康建筑评价体系探索性进程评析 下载:75 浏览:492

郑锐锋1 Joon-Ho Choi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介绍国外在健康建筑道路上的探索、发展历程及各自关注的重点理念,比较美国和德国的健康建筑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及特点,可供我国建立健康建筑评价体系时参考。

羌族高山邛笼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 下载:69 浏览:365

肖玉 成斌 高明 陈玉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邛笼民居是高山地区羌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选取四川茂县河心坝寨一户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的陶宅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冬季的太阳辐射、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室内外风速等环境参数,通过人群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改进屋面保温设计、建筑通风设计及太阳能利用等方面提出邛笼民居改进室内热环境的设计策略。

湖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下载:75 浏览:481

代宇涵 赵雯 李静芝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和耦合协调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南省2001年以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演进过程及两系统动态耦合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化评价综合得分从2001年的0. 096提高到2015年的0. 896,城市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得分先降后升呈"U"型走势,2015年达到0. 764,系统压力逐年增大是关键性制约因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系统协调类型从低水平协调—城市化滞后阶段提升到基本协调—生态环境滞后阶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

单层网壳结构的耗能机理研究 下载:83 浏览:469

刘秦1 孙志飞2 杜文风3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为考察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各项耗能与网壳破坏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对网壳结构的耗能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了地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各项耗能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网壳结构分析了不同峰值的地震波作用下各项耗能的变化规律,并与位移和塑性杆件数两项指标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网壳破坏时各项耗能呈现的规律性特征。

电磁刺激对FHN神经元系统的调控作用 下载:96 浏览:512

曲良辉1,2,3 都琳1,3 胡海威1,3 曹子露1,3 邓子辰1,4,3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外加电磁刺激对FitzHugh-Nagumo (FHN)神经元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调控作用.首先,在强非线性电磁感应的作用下,FHN神经元对外加电磁刺激的响应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特点,不仅能够产生混沌的放电现象,而且还出现了不同放电模式之间的转迁.其次,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周期振荡的电磁刺激对Newman-Watts小世界的神经元网络的脉冲放电频率和同步性都能够进行有效地调控,不仅提高了神经元网络对局部弱激励信号的探测和响应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控制网络时空斑图从相位同步到完全同步的演化.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电磁刺激对单个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显著调控能力,有待为生理上应用电磁刺激辅助治疗精神疾病提供理论指导.

环形交叉口内部运行时间可靠度研究 下载:48 浏览:418

段宇洲1 柴婷婷2 简洁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0期

摘要:
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标对环形交叉口内部区域的交通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从路径、入口和系统三个层面依次建立了针对环形交叉口的运行时间可靠度模型,借助VISSIM微观仿真平台对模型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入口相邻路径和相邻入口相邻路径之间的可靠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得到了其拟合方程。分别以车道数、流量、左转比例、大车比例等为变量,对不同类型的运行时间可靠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适用性,丰富和完善了环形交叉口的指标评价体系。

基于群体特征的高校生活热水使用行为仿真 下载:57 浏览:445

周晋1 尹小平1 徐峰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期

摘要:
生活热水使用行为受性别及生活习惯影响较大,用户群体的构成和行为差异对高校学生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借助实际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高校学生生活热水的用户群体进行了分类,分析获得了有关热水使用行为的概率分布参数,对高校学生生活热水使用行为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数据和实际记录数据之间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所建立的行为仿真模型可为高校学生生活热水系统的差异化设计和运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历史环境的拼贴再生——泮塘七园五馆设计探索 下载:42 浏览:454

黄凯 郭谦 《中国建筑》 2020年12期

摘要:
泮塘在历朝历代都是岭南园林的聚集区,虽历经时代变迁已沦为城市旧区,但仍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泮塘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七园五馆项目应运而生。其设计以历史环境再生及拼贴理论为出发点,通过追溯泮塘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统筹考虑历史村落肌理、荔湾湖景观界面、历史建筑遗存等场地要素进行泮塘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最终方案以丰富的园林形式呈现,作为整体历史街区的空间过渡,延续了北侧五约村落肌理,呼应了南侧荔湾湖公园的园林气息,整合了场地内历史建筑遗存。泮塘历史环境的再生设计实现了非遗活化的传承,达到修补泮塘历史空间、延续城市记忆的目的。

中小学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探析 下载:46 浏览:443

苏笑悦 《中国建筑》 2020年12期

摘要:
中小学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校园空间与之适应。然而目前中、小学校设计中校园空间单一均质化的问题普遍存在,该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中小学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案例,并结合笔者的相关实践,尝试提出多元化校园空间的设计策略。包括根据年级或学部的不同,将整个校园划分为若干个特色教学聚落,再通过形式多样的"共享资源平台"将各聚落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以鼓励跨聚落交流,做到有分有合。为未来中小学多元化的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城市文脉和谐共生——“两观三性”思想指导下的泰州中学规划设计 下载:45 浏览:445

陈纵1 盘育丹2 孟令哲3 夏大为4 《中国建筑》 2020年11期

摘要: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是岭南建筑学派大师何镜堂院士提出的具有整体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思想策略,泰州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以此思想为指导。该文以"两观三性"思想为视角,分析泰州中学的规划设计内涵及建筑设计理念,探讨呼应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和谐共生的当代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图书馆建筑评价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为例 下载:54 浏览:466

张杨1 马越2 《中国建筑》 2020年9期

摘要:
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评价多停留于设计阶段,对建筑运行情况和室内环境效果,需要进行使用后的分析评价研究。通过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与实测分析,从建筑空间设计、使用者偏好、光环境和湿热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舒适度,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在对比讨论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图书馆室内环境舒适度的整体、综合评价。

基于“吸猫”文化的体验式宠物空间设计——以上海田子坊撸猫馆设计为例 下载:57 浏览:479

蒋钰1 肖湘东1 杨楠2 陈星1 张世杰2 《中国建筑》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休闲娱乐为导向的体验需求上升,体验经济代替服务经济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应对体验经济,体验场所应运而生,并与商业活动相结合形成各种商业业态[1]。在"吸猫"文化的影响下,商业体验模式与宠物经济结合的体验式宠物空间开始拥有市场,该文试图通过对田子坊撸猫馆设计的分析研究、实地考察和对设计师的采访来探索当代宠物体验空间的设计,并做出客观评价,以展望未来的体验空间设计。

通用设计理念应用于台北地下步行街的评价研究 下载:68 浏览:463

黄媖露1,2 《中国建筑》 2020年8期

摘要:
研究将通用设计理念应用于台北地下街评价要素研究为目的。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整理出影响地下步行街空间设计的五大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性、可及性、舒适性、可识别性和包容性,同时归纳出五大因素下所涵盖的29项可能影响因子,最后通过模糊德尔菲法选出9项评价准则,以作为地下步行街管理改善的设计依循和未来方案设计的参考。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可变设计研究 下载:69 浏览:475

陈光1 盛珏2 孙亚军2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通过分析工业化住宅与可变空间的发展历程,研究对居住空间的根本需求,在建筑工业化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居住建筑,利用工业领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和空间的可变研究,提出了空间灵动家概念设计和新的住宅系统及理念,用工业化的方式实现大开间极简结构承载自由灵活的空间布置。

校园更新改造再利用为“创意智谷”的设计实践——以广州海员学校为例 下载:76 浏览:484

陈翔宇1 王河2 黄继明1 《中国建筑》 2020年5期

摘要:
目前国内关于旧建筑的更新改造研究才刚刚开始,中国建筑师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大部分国内旧建筑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更新改造。而国外盛行改造性利用的新思路,在国内仅有少量自发应用的实例,并未形成明确的理论体系。该文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和社会层面,研究和分析广州海员学校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岭南当地气候特征,构思与总结广州地区既有校园更新改造的有利设计策略,在项目中加以运用,给未来的既有校园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老旧住宅内部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研究——以昆明市90年代老居民小区内公寓改造设计为例 下载:75 浏览:489

陈星1 肖湘东1 杨楠2 姜樱1 《中国建筑》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化的城乡住宅小区日益增多,居民的生活观念也由"有得住"向"住得好"的方向发展,一些居住小区也出现老旧化的现象,在公共配套设施、平面布局、设备、建筑标准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面临着更新与改造。该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一所90年代的老居民小区内公寓为例,对其住宅内部空间进行调查,并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更新改造,为居民打造一个提供舒适生活的现代室内空间,也为之后的住宅设计提供相应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