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载:381 浏览:4023

魏君 廖珩 刘栋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市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将所有COVID-19肺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心理护理组(28例),比较其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组及心理护理组心理状况相似,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状况更优(p<0.05);常规护理组不满意人数比与心理护理组多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心理护理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的干预对策 下载:299 浏览:3554

郑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患者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针对出现的焦虑恐惧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给予正面引导。结果:针对伴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辅以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沟通及正念减压疗法,疏导了心理压力。结论:通过对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与恐惧心理问题,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载:334 浏览:3616

杨滨 饶婷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爆发,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此时医生,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面临着高压、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此次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使其保持工作时应有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保障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下载:281 浏览:3120

张舒 周秀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佳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我院收治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中抽取40例,在隔离管理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后,疑似患者SAS、SDS评分有所缓解,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结论: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尤为关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下载:363 浏览:4022

江娜 刘小花 罗正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来发热门诊就诊的200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热患儿家长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焦虑倾向。结论:患儿发热程度、实验室检测结果,家长文化程度及疫情知识掌握程度对患儿家长心理有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民众心理与行为分析及对策建议 下载:352 浏览:3853

杨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面对疫情的不断传播与发展,民众面临着未知风险,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出现恐惧心理、愤怒心理与不良的行为,甚至会受到不良情绪的作用,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强化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做好民众的疏导工作,引导民众调解自我心理和情绪,理性、积极面对疫情。

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情况及疏导干预探讨 下载:345 浏览:3230

任世颖 赵素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自去年年底以来,武汉新型冠状肺炎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各地医院纷纷组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虽然这些医护人员是疫情期间最勇敢、第一线的战士,但他们掩藏在繁忙工作下的心理状况合情绪同样需要关注,尤其是驰援武汉回来后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到现在依然没有返回工作岗位;因此,对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急不可待,为了能够帮助驰援武汉以及疫情第一线所有医护人员更快重新返岗,本文对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合情绪进行简要的探究合分析,然后探究总结医护人员心理合情绪的疏导、干预方法合对策。

眼科病房护理管理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下载:195 浏览:1973

唐小涵 孙文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医护工作者、患者、患者家属及保洁人员在同一环境中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为规避此风险,需要做出相应的管理细则规定才能有效的逐步恢复临床正常工作。本文主要从眼科病房在复工复诊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从人员管理、病区环境管理、防护物资管理、患者及家属的防疫管理等几方面做详细介绍,希望对其他科室在应对新冠疫情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预防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的儿童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369 浏览:3280

乔香英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在我国武汉爆发,由于其爆发突然性、高传染性以及高致病性,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地区的医疗资源出现挤兑,对其他多种疾病的诊治造成了影响。儿科是医院中极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儿童的抵抗力较低,易受到新冠病毒的传播感染,且易导致交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儿科如何进行预防交叉传染的护理,本文对此作出分析和探讨。

新冠感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研究 下载:17 浏览:387

肖聚鹏 张琪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新冠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以新冠感染呼吸道后遗症为例。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内将60名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新冠抗原检测呈阴性。而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存在的新冠感染呼吸道后遗症进行评价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实验组内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一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新冠感染后遗症改善状况。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呼吸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优,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 康复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的加入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新冠感染呼吸道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因此,我们建议在新冠感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考虑配合用药治疗,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并进一步完善康复治疗方案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乐山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下儿童发热门诊建设与管理 下载:354 浏览:3660

王丽 王霞 吴桂 杨雪(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2019年12月至今,全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流行,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越来越多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被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该病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3岁以下儿童少见,但也有出生 36 小时新生儿发病的报道。为进一步做好儿童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国家卫健委 《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好儿童COVID-19防控工作,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在医院统一布置下,成立了儿童发热门诊,做好建设和管理工作。

人性化关怀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63 浏览:2890

王艺玲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人性化关怀护理方式,随后对其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参与本次治疗的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6月,共计患者80例。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式。结果: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一般组。结论:采用人性化关怀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临床理疗功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帮助了患者病情的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抢救患者特点及护理管理 下载:152 浏览:1901

王惠 柯怡君 《国际护理学》 2022年2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况下,以往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规模疫情的控制需求,给疫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暴发以来,迅速蔓延,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并造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我国针对此次COVID-19疫情及时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控制人员外出和聚集,在遏制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就医行为,急诊抢救患者的就诊特点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乡镇卫生院疫情预防控制体系与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的思考 下载:191 浏览:2553

史漫娟1 赵东河2 李磊1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2019年12月在我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胜利。乡镇卫生院作为这次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疫情防控中,在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居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乡镇卫生院抗击疫情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基层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综合医院门诊管理改进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189 浏览:1500

艾宝霞 王红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门诊改进方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为对照组,采用原有门诊管理模式,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为实验组,采用综合医院门诊管理改进方案,对门诊患者就诊时间、患者就诊满意度及门诊风险防控评分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门诊患者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就诊满意度及风险防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医院门诊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下就诊人员就诊时间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保障风险事件的有效防控,应用效果显著。

一例伴多种老年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143 浏览:1238

徐淑美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一例伴多种老年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感染病毒10天愈后良好。分析其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探讨其愈后良好的原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下载:365 浏览:2688

刘文雯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摘要: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有良好表现,本文从中医药的角度综合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病因,症状,各种治疗方案, 此外还对一些验方的机理,临床效果进行了总结。同时最新研究中显示药方剂例如连花清瘟颗粒,清肺排毒汤等不仅在体外抗病毒机理得到证实,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效果。总体来说,中医药在此次疫情起着重大,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温病分类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医属性 下载:354 浏览:3285

孟启明 卢言琪(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1期

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医属性。方法:以温病条辨的分类为线索,以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依据,使用排除法寻找结果。结果:秋燥(燥邪)为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的中医属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医属性为燥邪。

中药复方联合微生态调节剂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 下载:471 浏览:1465

石牧 陈敬杰 刘国鑫 岳朋(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1年2期

摘要: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确诊人数在持续增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收治病人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危重病人的肠道微生态全部都是紊乱的,容易发生继发感染,这些患者并非死于病毒感染,而可能是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她运用的“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模式初显成效,“四抗二平衡”,总结起来就是:抗病毒治疗、抗低氧血症和多器官衰竭治疗、抗休克治疗、抗继发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