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Solidworks的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 下载:83 浏览:491

胡一龙 杨硕 蒋娜 付彦增 《交叉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利用solidworks对单缸发动机活塞连杆系统进行三维实体装配,并制作动画;运用solidmotion模块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生成运动特性仿真曲线。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 下载:12 浏览:422

章盼梅1 朱万浩2 韩凤琴2 2020年3期

摘要:
为解决污水处理厂无法远程监控的问题,以PLC为中央控制器,微信订阅号为上位机,结合WiFi、云服务器技术,设计了一套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采用PLC实时采集现场的各种数据,经过单片机WiFi模块转换后上传至云服务器;微信连接云服务器实时获取数据,并将数据实时显示在订阅号上。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远程监控厂内的设备、仪表的运行情况,达到了预期效果。

基于绝对式的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分析 下载:10 浏览:431

陈静1 孔德仁2 郭彬1 陈金刚3 褚俊英1 项璟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压力电测法能反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数据实时性强,含有的信息量大,应用于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及理论弹道学的分析中。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虽然具有动态特性良好等优点,但由于其低频或零频特性比较差,因此需对电测系统进行准静态校准以获取测试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等指标。文中简要介绍了准静态校准装置,即落锤液压动标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绝对式准静态校准的原理,通过建立力-压力动力学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证明了力监测压力的可行性。

基于绝对式准静态校准的测力传感器分析 下载:14 浏览:425

陈静1 孔德仁2 郭彬1 张喜英1 顾廷炜2 陈金刚3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在详细探讨了利用落锤装置进行压力校准的多种途径的基础上,对于力监测压力的绝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若采用制式产品的测力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落锤装置时,在测力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预紧力和惯性力等影响。为了精确测量锤头撞击精密活塞杆时力的大小,根据目前装置的结构及设计要求,研制了锤头及敏感元件一体化的高精度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并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设计 下载:12 浏览:434

王璐璐 郭琳娜 邱雪峰 周阳 邱自学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氧传感器的装配效率,设计了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包括装配机及其控制系统。分析了氧传感器的关键零部件及其装配工艺要求,介绍了氧传感器组件装配机的机械机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设计了装配机的关键组件,包括转盘上料组件、浮动式支具组件和内垫片送料组件;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选择PLC为主控制器,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了PLC控制流程及图形操作终端的操作界面。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效果良好,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52%,良品率达99.8%,满足工厂使用要求。

线阵CCD输出特性测量系统设计 下载:20 浏览:413

程瑶 甘婷源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件的输出特性,以典型线阵TCD1209D为研究对象,FPGA为核心控制器件,构建线阵CCD输出特性测量系统。系统由CCD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RS232数据传输模块构成。通过FPGA编程产生CCD的驱动信号,驱动CCD能够正常工作。经A/D芯片采集模拟信号后,经过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缓存于FPGA中的FIFO中。由RS232串口传输模块将FIFO缓存器中的的数据传送至PC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由测量系统对CCD输出信号进行采集,由PC机获得的数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CCD器件特性的测量。

一种叶片阻尼式光纤束差压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12 浏览:406

胡浩1,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对一种叶片阻尼式光纤束差压传感器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首先设计基于叶片阻尼式的传感器探头结构,分析了传感器探头的工作原理;再对传感器系统进行设计,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强度补偿;然后建立了强度调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传感器主要性能的参数R、e、r、k等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时的Δp-M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各参数取为定值时,传感器输出值随着压差的增大而减小,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小取决于主要性能参数的选取,不同的性能参数下传感器线性度均较好。研究证明,该传感器结构能适用于不同压差检测场合的需要。

融入局部几何特征的流形谱聚类图像分割 下载:49 浏览:411

张荣国1 姚晓玲1 赵建1 胡静1 刘小君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改善谱聚类图像分割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文中提出融入局部几何特征的流形谱聚类图像分割算法.首先,考虑图像数据的流形结构,在数据点的K近邻域内执行局部PCA,得到数据间本征维数的关系.然后,引入流形学习中的局部线性重构技术,通过混合线性分析器得到数据间局部切空间的相似性,结合二者构造含有局部几何特征的相似性矩阵.再利用Nystr?m技术逼近待分割图像的特征向量,对构造的k个主特征向量执行谱聚类.最后,在Berkeley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优势.

汽轮机末级静叶水滴沉积规律数值分析 下载:49 浏览:375

王智 屈海涛 《能源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汽轮机末级湿度过大导致叶片损伤和级效率下降的问题,运用k-e两方程湍流模型,DPM和EWF模型耦合的方式,对蒸汽在静叶栅内部的水滴沉积、运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负荷不同对水滴沉积的影响较小;较大的水滴粒子是液膜沉积的主要来源;压力面在相对叶高0.5以上部位均有沉积;吸力面在相对叶宽0到0.2部位均有沉积且在相对叶高0.4以上部位沉积较为明显。

考虑环境因素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耗特性分析 下载:57 浏览:392

王惠杰 赵立坤 《能源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环保特性,是发电领域的热点之一。联合循环的能耗特性会随环境条件和负荷条件变化而变化。考虑环境条件变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分析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要设备特性,采用差分进化法,结合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6F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和设计数据对联合循环进行建模,挖掘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耗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这对优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CVD法制备的单层二硫化钼的光电晶体管特性研究 下载:15 浏览:369

杨启志1 方佳佳1 王权1,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二硫化钼(MoS2)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光电晶体管领域的应用具有极大潜力。文中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生长的MoS2薄膜制备的光电晶体管的性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电流也随之增加,但幅度逐渐下降,由于其价带上的电子极易吸收能量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光电流,但最终会达到响应饱和状态。对基于二硫化钼光电晶体管性能的研究有助于二硫化钼材料在光电传感器上的应用。

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下载:63 浏览:404

李斌 巴星原 张尚彬 徐文韬 刘哲 滕昭钰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压水堆核电机组循环热效率较低及电网对核电调峰能力的需求,基于Ebsilon软件,在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热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热力系统。以燃气轮机循环效率、联合循环效率作为热经济性指标,评价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并分析环境温度、压力及燃气轮机负荷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气联合循环系统热效率相比原核电机组提高13.15%,汽轮机输出功率增加75.49%,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会提高燃气轮机效率及联合循环功率;燃气轮机降负荷时,通过补燃天然气可维持核蒸汽发生器进口温度不变,汽轮机仍有较高的输出功率,负荷可调节范围为56.57%~100%。

基于自适应连续动态比相的时栅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0 浏览:430

朱革1,2 高宇1 付敏1,2 吴敏1 张超1 许现波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时栅传感器由于等时间测量导致测量分辨率随运动速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连续动态比相的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激励频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速度变化自适应控制一个周期内比相次数,保证不同速度下测量分辨率不发生变化。根据以上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搭建实验系统;通过与激光干涉仪在不同速度下对比测量,结果表明,在0~60 cm/s速度范围内实现了将时栅等时间采样值转换为等空间位置反馈,测量精度为±0.5μm.

基于电容位移传感器与金属球的三维定位方法与实验研究 下载:10 浏览:421

陶鑫1 袁道成1,2 李少博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容位移传感器测量金属球的非接触三维定位方法。通过理论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发现定位精度与传感器的参数、金属球球径、传感器与金属球表面之间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过优化参数设计实验,采用CSH02FL-CRm1,4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获得了小于2μm的x、y方向定位精度,小于0.1μm的z方向定位精度。

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底钻压预测及应用 下载:91 浏览:341

吴泽兵 郭龙龙 潘玉杰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钻头的性能主要通过机械钻速来评判,而井底钻压是影响机械钻速的主要参数。特别对于水平井,其水平段摩阻大、不易施加钻头载荷,导致井底钻压与地面钻压差异较大,因此计算和测量井底实际钻压非常重要。综合Johancsik模型和Aadnoy 3D模型并考虑管柱的刚度,建立了摩阻扭矩模型。井底钻压的计算分为两步,即先使用钻头空钻数据计算钻柱与井壁间的摩擦因数,然后用所得摩擦因数预测钻井时的井底钻压。同时,在Visual C++2013的集成开发环境下,利用C#开发了井底钻压的计算程序,使用开发的程序对摩擦因数和井底钻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所得井底钻压在数值和变化趋势方面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钻压计算模型和程序能够依据地面钻井数据准确预测井底钻压。井底钻压计算模型和程序可用于钻井事后分析,也可与常规自动送钻系统集成实现井底钻压的准确控制,从而提高钻头性能和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端面密封式旋转阀结构对脉冲压力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284

魏俊 冯进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复杂结构井的钻进工作中,水力振荡器能大幅降低井壁摩阻、提高机械钻速,脉冲压力发生单元是该工具的重要组成部件。采用CFD仿真技术基于端面密封式旋转阀系统的端面开口角α、开口圆弧内外径R和r及安装间隙h等3种结构参数对脉冲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其结构参数对脉冲压力波形和幅值的影响规律,并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脉冲压力与阀系过流面积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阀系的结构参数及安装间隙通过改变液体在流道内的流通性,进而影响脉冲压力峰值和高压带宽范围,且基本不改变脉冲压力波形的变化规律;端面开口角α对高压脉冲宽度影响显著,开口圆弧内外径R和r对脉冲压力的极值影响较大,且会使脉冲压力曲线局部发生不规则波动;安装间隙h主要影响阀系高压幅值。提供了一种水力振荡器脉冲压力设计的经验公式,对水力振荡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及应用价值。

基于FPGA特殊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20 浏览:415

符永宏 汤发全 纪敬虎 王成 《传感器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内燃机缸套内表面作为加工对象,升级基于单片机串行工作时序的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改用基于FPGA并行工作时序的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增加主轴转速、增大编码器精度,比较基于单片机、FPGA系统在缸套内表面实现"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加工工艺效果。结果表明:FPGA控制系统能够在高主轴转速、高编码器精度下完成激光微加工工艺,效果优异,过程高效、稳定。相比基于单片机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基于FPGA的微加工控制系统能胜任大孔径、高主轴转速条件下的气缸缸套内表面微织构加工工艺。

轮式牵引机器人优化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下载:51 浏览:518

吴伟 李博 刘娜娜 马广志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为定量评价轮式牵引机器人在同一管径水平井内的动态运动特性与越障性能,建立了轮式牵引机器人爬行模块的受力模型,优化了结构及尺寸参数,实现了机器人ADAMS整体建模,并构建了对象机器人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及牵引阻力的Simulink控制模型。提出了轮式牵引机器人的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建模方法,进行了对象机器人运动特性及越障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提高了该型机器人在水平井内的动态运动特性,验证了其较好的越障能力,且仿真计算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一种高度可配置的模块化仿真系统设计模式 下载:75 浏览:477

胡春生1 许承东2 张鹏飞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8期

摘要:
计算机仿真为复杂系统设计、建设和应用优化提供了必要的验证手段。随着复杂度的增加,为了快速应对仿真需求的变化,对仿真系统的可配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仿真模型的可配置性和耦合因素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高度可配置的模块化仿真系统设计模式,通过实现仿真模型的可配置性来间接构造一个开放、易扩展的仿真系统。结果表明:可以在牺牲掉部分实时性的情况下实现仿真系统的高度可配置性以及仿真模型的共享和快速重用。

石墨烯对轮胎胎面橡胶的性能影响及复合机理 下载:71 浏览:493

王强1,2 王成伟1 李冬冬1 宋雪松1 宁波1 齐晓杰1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轮胎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冰路面抗滑性能,将石墨烯作为车辆轮胎胎面增强体材料,进行了石墨烯增强车辆轮胎胎面配方及制备工艺设计,对石墨烯不同含量下的胎面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耐磨指数等物理机械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石墨烯强化后的车辆轮胎进行了冰路面抗滑性能实车试验,获得了不同质量分数下的石墨烯增强材料对车辆轮胎胎面的性能影响规律,并应用分子链滑动理论对石墨烯强化车辆轮胎胎面橡胶机理进行了分析.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质量分数约为7%左右,对车辆轮胎胎面橡胶的性能强化效果较为理想,其主要物理机械力学性能指标良好,车辆轮胎的耐磨性能和抗滑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