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 下载:387 浏览:3026

郭凯 《中国城镇》 2022年1期

摘要:
从战略性质讲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皆属于针对农村发展所提出的系统性建设工程,也是“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全面实现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而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则是对当前已有脱贫成果进行巩固,并以此将部分农村地区所出现的发展矛盾充分解决。从其逻辑上分析,两项战略之间具有明显一致性及共同性。基于此,为有效落实两项战略,并共同促进其协同落实,本文主要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进行分析。

职业农民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下载:402 浏览:3072

张怡之 《中国城镇》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之路的不断向前迈进,党中央提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在乡村振兴行动中继续有所作为。依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场域”均在乡村,“场域”主体均为农民,二者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亦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政策的延续性、措施的互补性、方式的合理性等内在逻辑。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参与乡村振兴行动,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进政策导向衔接、人才培养衔接、稳岗就业衔接、产业服务衔接和组织保障衔接。

宣州区林业生态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路径探索 下载:406 浏览:3205

邓文鑫 《中国城镇》 2021年11期

摘要:
阐述了宣城市宣州区在林业生态脱贫成果巩固上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指出了林业生态脱贫成果巩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林业生态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对策以供参考。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下载:409 浏览:3184

杨卫昆 《中国城镇》 2021年11期

摘要:
国家领导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讲话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抓住关键环节。乡村振兴涵盖了五大方面,但归根到底首先是产业发展问题,离开了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于大力促进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

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报告 下载:456 浏览:3470

李宏兵 《中国城镇》 2021年8期

摘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方向;脱贫攻坚则从致贫因素出发,侧重于微观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就要求将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脱贫攻坚微观政策有效衔接起来。

生态文明建设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 下载:188 浏览:1918

王健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土地资源也在面临严峻的形势,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当前的环境问题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种发展形势,我国积极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指导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分析,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下文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基于“三界四区”研究空间衔接方法。

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衔接新阶段——空心村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以湖北、河南、山东3省部分乡村小学为例 下载:149 浏览:1520

金晓善 韩明皓 王昊天 齐洋阳 王昱曦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9期

摘要: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也是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之际。然而诸多地区由于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一些村庄急速向外扩张,村落呈现出外实内空、外新内旧的特殊布局,最终形成“空心村”。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则对湖北、河南、山东3省125村展开走访调研发现“空心村”乡村教育主要存在社会教育风气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外流等问题,本文则主要针对以上三点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空心村的教育问题有所改善。

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教学的研究 下载:468 浏览:1983

吴乐辉 《地理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地理学科融合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与天文地理,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好地理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理念,使其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致力于维持生态平衡。然而,一直以来,高中地理教师并没有主动组织教学衔接工作,只是一味加快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看似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认知断层,并不利于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必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乡村振兴下农机工作如何快速衔接 下载:512 浏览:3529

王斌 《中国城镇》 2021年2期

摘要:
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乡村振兴中,农业增效是根本。如何提高农业快速发展,农机化又是关键。因此,乡村振兴,农机工作快速衔接十分重要。

绿色发展视域下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下载:515 浏览:3534

余忠先 《中国城镇》 2021年2期

摘要: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负,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消除相对贫穷,已成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人地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农村的要素组成、结构组织和功能状态。结果表明,农村的贫困根源在于人、经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缺乏耦合协调机制,不利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在脱贫攻坚阶段,农村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人地耦合协调机制,促进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发展转型和农民增收。围绕“十三五”规划和2035年的长期目标,对农村地区政府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探索现代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特别是,需要实践的概念,“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通过建立"绿色土地"、"绿色人"、"绿色产业"、"绿色权利"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构建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体系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对口帮扶甘孜县为例 下载:140 浏览:1499

徐雪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1期

摘要:
本文从对口帮扶体系中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四个方面进行简要梳理,分析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对口帮扶甘孜县的总体情况、成效以及做法,并提出推动对口帮扶体系有效衔接与转型的对策建议。

浅谈基层如何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下载:198 浏览:2025

万江红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不是终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攻坚的工作重心从着力攻坚绝对贫困问题转向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由此,其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方式逐渐调整转变为常态推进方式,虽然当前脱贫攻坚的一些工作成果仍然还需持续拓展,但根据贫困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部分脱贫成果巩固方面的工作方式需及时进行调整并进行优化转型和升级调整,需要与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一体贯彻实施,要通过政策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激发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群众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帮扶工作的深度精准性,促进农村脱贫对象保持稳中向好,逐步迈向富裕生活。

高校共青团参与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基于成都工业学院对口支援宣汉县桥沟村的实践 下载:245 浏览:2740

王宇眉 向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12期

摘要:
全面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2021年,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时提出要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因而,总结脱贫经验,将之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高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充分带领广大青年参与到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去,本文选取成都工业学院共青团在定点帮扶国家级贫困宣汉县的案例进行探讨,总结学校共青团在脱贫攻坚中的实践路径,并提出高校共青团需要从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高校共青团与地方共青团结对共建模式、构建培育农村青年工作队伍的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基于高中新教材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下载:245 浏览:2779

程婷婷 《英语教学》 2023年3期

摘要:
英语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良好衔接成为初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尤其是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的高中一年级阶段英语教学,其不仅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地基”,也是高中英语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主要前提。对此,高中英语教师更加要重视初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策略研究。现阶段初高中英语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材要求不同,再加上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变教学方法,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成初高中英语衔接面临极大的困境。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策略 下载:265 浏览:2487

​龚俊烨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2期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之下的重要方针政策,为的是更好的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方针政策,其中就提到了农村基层基础性工作,并将其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村民自治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策略进行探讨,说一说我的看法。

谈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应该如何有效实施 下载:147 浏览:1800

刘心洋 《历史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历史衔接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意识。通过合理安排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桥梁,并使其对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只有通过有效的衔接教学,学生才能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更好地应对将来面临的学习挑战。因此,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落实至关重要。

浅析新课标要求下对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思考 下载:215 浏览:1910

杨东海 《历史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新课标对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衔接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初中历史教育要注重对历史基本概念、历史方法和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并且注重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分析。同时,新课标也要求高中历史教育要注重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强调从多个角度理解历史问题,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因此对于

初高中学生生物学科衔接与生物实验的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49

宋燕 《生物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当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常因教法、学法及内容差异而显得割裂,忽视了教学衔接这一关键桥梁,它对于促进学生平稳跨越学习阶段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育视角,深入剖析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现状与挑战,旨在探索有效策略,确保知识的连贯性与深化,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生命观念及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实践应用,本文力求为构建有机连贯的初高中生物教学体系提供实践指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整合有理 衔接有据——以部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为例 下载:247 浏览:2819

段宇琴 《历史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部编版历史教材以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并在该领域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在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高中教材以初中历史学习为基础,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历史教学有效衔接是达成高中历史教学的的重要手段。

浅析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科适应及对策研究 下载:175 浏览:1784

张杏 《生物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生物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从某种角度上分析,小学所接触的科学是为初中生物教学作铺垫,也可以说是初中生物的启蒙课程,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增强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可以做好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并利用小学科学逐渐引入初中生物知识,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帮助。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都忽视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利用小学科学引出初中生物知识,造成两者之间脱节,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初中生物知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