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三维动态公差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68 浏览:418

李浩 陈训刚 杜华 李燕 罗英 张宏亮 赵伟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常规压水堆控制棒驱动线(简称驱动线)公差分析方法在公差计算时采用一维的线性累积,其计算过于保守,因此公差计算无法采用极限法,从而无法保证公差设计的置信水平达到100%。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驱动线三维动态公差分析法,分析了驱动杆由竖直状态到倾斜状态的动态变化,幵利用第1接触点和第2接触点作为双基准,约束了驱动杆及其通道的偏移方向和范围。三维动态公差分析法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减少了计算的保守性,幵通过模块式小型堆(ACP100)冷态驱动线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He离子辐照对PZT陶瓷和微驱动器力电耦合性能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67

靳凡 岳动华 赵丰鹏 沈展鹏 史平安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为研究He离子辐照效应对压电微驱动器的力电耦合性能的影响觃律。本文开展了3种不同剂量的He离子辐照实验,结合纳米压痕实验和有限元模拟技术,对辐照前后的PZT材料迚行各向异性弹性参数识别;利用电学测量仪测量材料的压电和介电参数,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辐照效应对微驱动器电致变形响应和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PZT压电材料的弹性参数、压电参数和介电参数均发生一定量的衰减,衰减率分别小于10%、4.8%和16.6%;辐照效应下,微驱动器的最大电致辒出位移的变化率不超过4.6%,最大拉应力的变化率不超过5.4%,驱动器的前五阶固有频率的变化率不超过1%。

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下载:13 浏览:346

曾杰 彭翠云 何攀 刘才学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期

摘要:
控制棒驱动机构作为反应堆控制和核安全保护系统的执行机构,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是防止反应堆发生控制棒卡棒、滑棒和驱动失灵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控制棒驱动机构动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驱动机构探测方法、信号分析处理方法以及故障鉴别方法的研究,实现了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电流监测与故障诊断,为驱动机构电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以实验驱动生物学概念的形成——“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示例 下载:87 浏览:497

​于永1 田洪民2 《生物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生物学教学是科学探索过程的浓缩,是将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提炼、升华,为学生搭建一个科学探索殿堂的过程。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教学中,借鉴还原主义思想,利用7个实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质疑、验证、归纳得出血液不同层级的概念,并建立概念之间有意义的联系。通过调查问卷和概念图纸笔测试,发现实验驱动教学方式能有效促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建立概念群。

创新驱动国策下公司研发指数的构建研究——公司研发综合实力的会计评价方法 下载:87 浏览:500

崔也光 张悦 王肇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独占性"特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时,很难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科学、高效地反映和评价。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2007-2017年的财务数据构建公司研发指数,将企业研发行为从"创新投入"、"技术水平"、"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分别进行指数化评价。此外,本文对研发指数的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研发指数通过了Kappa一致性检验,证明指标权重具备稳定性;研发指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效度测试中,表现出比传统研发强度指标更强的解释力度,也证明了研发指数具有较强的使用效度。本文的研究为公司研发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冷/热芯偏移对自然循环回路驱动力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47

彭银波 张亚军 贾海军 吴磊 刘洋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以一体化布置的中高压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装置为基础,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堆芯和主换热器内温度变化对稳态自然循环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际测得了上升段进出口温差和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水温在轴向的非线性分布,并推导得到了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热源和热阱中温度分布对自然循环能力影响的表达式。研究表明,当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传热造成温度变化1~20℃,热源和热阱均为抛物线温度分布时,自然循环能力减小约0.2%4%。

数据驱动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等效建模 下载:76 浏览:448

杨斌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适应电力电子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在建模时考虑电力电子逆变器的高频开关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short-termmemory,LSTM)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通过简化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机理模型,着重关注各电气量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构建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实现了由当前时刻电气量预测下一时刻输出的动态建模。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对比了不同神经网络方法以及理论方法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反映虚拟同步机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泛化性,为电力电子化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集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研究 下载:52 浏览:405

石先 罗章卫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集约化农业成为大势所趋。结合集约化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基于种植因素、肥料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四个大方面17个驱动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权综合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识别出作物类别A13、化肥总施用量A24、地形坡度A32、土壤砂粒A35及植被覆盖率A43为集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我国集约化种植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电动汽车逆变器用IGBT驱动电源设计及可用性测试 下载:97 浏览:485

郭天福 葛俊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电动汽车逆变器用于控制汽车主电机为汽车运行提供动力,IGBT功率模块是电动汽车逆变器的核心功率器件,其驱动电路是发挥IGBT性能的关键电路。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工业通用变频器、风能太阳能逆变器的驱动电路有更为苛刻的技术要求,其中的电源电路受到空间尺寸小、工作温度高等限制,面临诸多挑战。介绍了一种驱动供电电源的设计,并通过实际测试证明其可用性。

人脸画像合成研究的综述与对比分析 下载:91 浏览:503

王楠楠 李洁 高新波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人脸画像合成通常是在给定一些训练画像-照片的前提下,将一张输入的人脸照片转换为画像的过程.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实验对比分析揭示当前此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文中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方法进行综合深入对比与分析.人脸画像合成方法归纳为2类:数据驱动类方法(即基于样本的方法)和模型驱动类方法.数据驱动方法由3类方法组成:基于子空间学习的方法、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和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方法.模型驱动方法直接学习照片到画像的映射关系.文中给出一些之前文献中并未发现的有意义的结论和展望.

电商情境下弱势企业驱动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上佰电商案例研究 下载:46 浏览:409

肖迪1,2 易开刚1 徐蕾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现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主要以强势的制造型企业作为合作关系构建的主导者,缺乏从弱势企业驱动的视角考察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研究。文章通过电商代运营企业上佰电商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快速变化的电商环境中,弱势企业可以凭借其动态能力的不断演化影响强势企业的行为,由此提出弱势企业驱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概念模型,认为弱势企业的动态能力有三种,即觉察并降低认知差异的能力、分析并运用运营数据的能力以及改进并协调战略决策的能力,并进一步指出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分为引导型和协同型两个阶段。这一研究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驱动方从强势企业拓展到了弱势企业,并从动态能力视角给予了合理解释,丰富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理论的内涵,对中国中小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基于RS-GIS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下载:79 浏览:466

陈亚军 付保红 邱玥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为探讨人文因素在昆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在ENVI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2001年Landsat TM、2009年Landsat TM、2017年Landsat OLI 3期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其次,在明确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昆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间,昆明市各地类在研究期间变化较为剧烈,地类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动态度明显,最为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另外,昆明市土地利用程度为中上水平且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说明土地利用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同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隧道掘进机主驱动电机振动数据采集与分析 下载:80 浏览:56

骆骏德1 贾朝敏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论文对隧道掘进机主驱动电机振动信号进行采集,选用YA-19F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解决了传感器安装方法与安装位置的问题。然后对校园监测终端的登录和数据下载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完成了传感器数据采集频率的选择。最后通过"YSV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软件"对8个采集通道进行实时监测,并且绘制了某天与某段时间的振动加速度趋势图,对振动数据进行了时域分析。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大理市城市扩展分析与驱动机制研究 下载:78 浏览:473

张娇 申曦 刘康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利用GIS、RS技术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大理市1999年~2014年共8期的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同时引入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面积、扩展强度等指标作为衡量城市扩展的标准,并以城市扩展雷达图来分析大理市8个研究时段在不同扇区的城市规模。研究发现:1999年~2014年南、西南、西以及西北向的城区规模属于稳健扩展;东北、东以及东南向3个方向在2011年以后属于快速发展,尤其是东北向极为显著。在大理市城市扩展驱动机制与驱动力分析中,自然环境对海西和海东城市的发展分别起到了限制和引导作用,政策类因素对大理市城市扩展具有重要的驱动力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成为大理市城市扩展的主要社会驱动因子。

中国交通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动态驱动机理研究 下载:49 浏览:442

周银香1,2 洪兴建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5年中国交通业的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IGVAR模型分析了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内部驱动和外部冲击效应,以探究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驱动因子及其动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略高于采掘业、制造业及水电燃气热力生产供应业,但显著低于农林渔牧业和建筑业;从行业内部的驱动因素看,交通业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对于自身碳排放效率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能源结构效应不显著;从行业间的关联效应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经济规模、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冲击效应均较为显著,其他行业的影响效应则相对较小;在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方向上,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均为正向,建筑业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效应为正,制造业则表现出负向效应。为了提升交通业碳排放效率,应建立行业内节能减排与行业间共同而有区别的碳减排责任分摊机制。

融资余额、市场价格及其模型——基于数据驱动的量化研究 下载:49 浏览:455

李腊生1 刘霞1,2 蒋耀萱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做多的历史,为投资者卖空提供了机会。针对现有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价格形成与运行研究的不同结论,文章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我国融资融券及相关变量实际数据特征的考察与分析,结合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的价格效应分别从市场效应与融资融券标的股效应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融资交易的价格效应分别符合不同的模型,单位股本融资额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关系适应于乘数-加速数模型,标的股单位股本融资额与沪深300指数的关系适宜于用倒U型模型描述。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有关结论,文章给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驱动因素构成及“清新福建”案例验证 下载:87 浏览:489

石玉 苏雅婷 罗金华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目的地品牌化概念及理论模型的解析,提出目的地品牌化驱动因素构成——国家发展战略、目的地定位、旅游市场需求、目的地地方特质、竞争对手营销态势、营销传播理论与技术、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特征。其中,国家发展战略、竞争对手营销态势和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特征3个驱动因素是结合中国本土化语境新提出的。研究发现,上述7个驱动因素均能在"清新福建"目的地品牌化案例中得到有效验证。

气象数据驱动的架空线路载流动态定值分析 下载:79 浏览:489

王艳玲1 严志杰1 梁立凯1 韩学山2 周晓峰3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架空线路传统的静态热定值采用固化的、苛刻的气象参数组合计算一成不变的线路最大热载流量,计算结果往往偏于保守。为此,采用气象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将全年恒定载流量转换为季节或月份载流量,缩短热定值的时间尺度。通过运行环境下实际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气象数据驱动的架空线路载流的动态定值。基于CIGRE标准热平衡方程,采用控制变量法识别影响线路热定值结果的关键气象参数;进而对关键气象参数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置信水平、不同时间尺度(按月、按季度和按年)气象数据子集内的气象参数阈值,通过各参数阈值计算相应时间尺度下的热定值;并利用当前运行年度的实际气象数据对各时间尺度定值结果进行运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根据电网允许的运行风险可方便地确定合适的气象参数置信水平和相应的热载流定值,基于气象数据驱动的架空线路热定值有效地挖掘了线路的热载流能力。

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探索——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下载:46 浏览:371

豆晓利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实施对科技金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区应探索适合本土科创企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模式。本文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对其现有科技金融体系进行了总结,发现示范区科技金融发展体系仍处于初创阶段,有待于补充和完善,且主要由政府推动,市场和社会因素参与的成分较少。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郑洛新科创金服"科技金融模式,并对模式的运行与实现提出了相应建议。

项目驱动融合思维导图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86 浏览:521

林燕芬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涉及复杂的数学知识、专业术语和跨学科的工程应用场景,传统教育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等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改革探索中重点强调工程需求的理念,以项目实例导入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思维导图重构课程体系,两者融合并引入工程应用实验的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效果,注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