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义探寻与教学建构 下载:53 浏览:549

蔡霞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策略是一种介于思想和方法之间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心智性价值、效能性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表征、数学化建模和数学化反思。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素养。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建构 下载:53 浏览:509

张玉泉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情境是一种载体、媒介、条件或手段。通过情的激发、境的濡染,情境能激发、维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求本,创设贴合学生经验的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创设启迪学生策略的情境。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爬坡台""脚手架",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数学生命成长提供"营养胚"。

以“做中学”理念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下载:40 浏览:483

徐燕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在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教师要以"做中学"教学理念为指导,既要重视学生学习该学科知识所取得的成绩,又要对学生该学科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改善教学质量。

现代城市的动态设计思维框架建构 下载:52 浏览:464

赵曼彤 张伶伶 袁敬诚 《中国建筑》 2018年12期

摘要:
面对快速城镇化转型,传统粗放的城市设计思路与方法已经跟不上我国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工作。英国动态规划的思想在我国已有探索,而动态城市设计的思想还未获得共识。基于此,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笔者首先提出将城市设计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次,通过分析基于城市设计的价值逻辑行为向度,提出一个双向契合的动态逻辑框架;第三,转变范式思维,从整体思维、运筹思维和设计思维构建城市设计的动态思维模式,明确了动态城市设计的整体思路,动态城市设计的组织流程、输出流程和动态城市设计的迭代循优过程。希望通过由浅入深地论述动态城市设计的思维路径和思维方法研究,对后续的城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数学概念学与教的心理分析 下载:90 浏览:346

杨翠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原理教学的基础。本文根据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从引入概念、剖析概念、应用概念、建构概念体系方面来展开概念教学,运用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可操作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有深刻理解。

建构“有效支点”,让学生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下载:57 浏览:502

顾天明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寻找"支点",助推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情境"趣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数学活动,实践"疑点"能引领学生的辨析性数学活动,反思"味点"能引导学生的整理性数学活动。一个"好的支点",往往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教师牵制、钳制下的"被动参与"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建构",从而帮助学生叩开数学之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内生式发展。

应用微课,建构信息化音乐课堂 下载:230 浏览:2325

陈佩卿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品质,让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中找到生活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爱。微课简短而又形象,针对性较强,借助微课,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更多的信息,解决学生的疑惑,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够在微课中看到音乐的多样化呈现形式,感悟音乐的内在情感。

浅谈教材资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467

肖海霞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教师应充分应用好教材资源,且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教材资源的再建构.本文主要以教材资源再建构为基础,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教材资源的再建构,使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双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妙用 下载:48 浏览:480

黄薇薇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双手可以操作材料,本身也可以作为的一种"材",并且利用起来十分方便。通过手的特征、手势动作、手与肢体的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进行有效记忆;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空间观念。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下载:56 浏览:512

周青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活动的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浅层学习以及形式学习相对。深度学习注重学生认知、情感、思维、想象等的深入、融入、卷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浸润、深度体验、深度建构和深度反思,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院校“四史”教育情境教学研究 下载:175 浏览:1596

韩馨月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教学法与高职院校“四史”教育存在内在契合性,有助于提升“四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情境设置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整体性和完整性、引导性和总结性等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提高教师情境教学能力,注重学生起始状态提高其参与性,充分挖掘并利用多种情境教学资源,创设多元化情境展开教学等策略,提升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语用身份建构和语言顺应的交互性以及语用违反研究——以教育咨询会话为例 下载:58 浏览:503

于力恒 《英语教学》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旨在立足于语用身份建构理论和语言顺应论分析家长和教育咨询顾问之间的会话,结果发现:(1)语用身份建构的交互性:在会话过程中,家长和教育咨询顾问除了各自为自己建构语用身份外,还为对方建构语用身份的现象;(2)语言顺应的交互性:教育咨询顾问顺应家长的语用需求,家长顺应教育咨询顾问的语用需求,教育咨询顾问和家长相互顺应各自的语用需求;(3)语用违反: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根据具体的语境,生产出的话语符合自己的语用需求,却违背听话人语用需求的现象。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校园英语文化建构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61 浏览:514

赵金晶 《英语教学》 2019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社会对高职输出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高职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调查与分析,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校园英语文化建构融合进行研究与实践。

顺应理论视角下通过特定自称语建构语用身份的策略分析 下载:85 浏览:324

王振环 《英语教学》 2018年9期

摘要:
语言交际者可以有意选择并建构特定的语用身份,进而影响会话对象的判断,从而实现个人想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本文基于一次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虚构身份进行推销的案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特定自称语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描述建构语用身份。特定的自称语容易强加给交际者一个固定的或者相对稳定的身份,对自我身份的描述继而创设情景化语境,顺利实现社交和心理上的顺应,具体为对权势的顺应,对亲疏关系的顺应和对社会规范的顺应。

建构主义视域下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与破解路径——以济南大学为例 下载:70 浏览:409

朱丽敏1 辛瑞萍1 郝伟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在于:研究生的就业导向明显,需求多元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困难;导师的"责任"落实不力,引领和督促作用有限;学校重管理、轻落实、弱服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其破解路径在于:一是加强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品牌认可度和竞争力;二是挖掘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适时调整研究生专业及培养方向;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平衡学术研究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五是提高对研究生的要求,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和学术交流办法。

语用学视角下身份建构研究的关键问题和主要路径 下载:73 浏览:192

王静轶 《英语教学》 2018年9期

摘要:
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不一样,在语用学视角下,对身份与话语关系的研究,侧重点不在于身份或身份的建设,而在于特定语境之下,语言使用者使用怎样的方法建设一个能够表达话语意义的身份特征,以达到交流沟通目的的实际效果。以这一思想路线为基础,论文提出了语用学领域里的身份研究体现了身份具有的交际性,而不是社会性与心理性。所以,论文在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语用学为出发点进行身份研究,探索语用学角度下身份研究的几大关键点,并依次探析了几种主要路径,以便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语言存在的意义、动因、合适性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对“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实现机制的思考 下载:76 浏览:387

谢金迪 郝伟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8期

摘要:
实现"95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薪火相传,关乎我国未来现代化进程的兴衰成败。高校应明确意识形态阵地中的责任主体和贯彻方式,创建灌输引导机制、批评对话机制和自我教育机制。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程化实践建构 下载:86 浏览:124

张金秀1 瞿丽2 《英语教学》 2020年5期

摘要: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当前存在选材随意、教学随意、教师控制过强等影响绘本阅读实效的问题。本文指出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绘本阅读课程化提升绘本阅读育人水平。实践绘本阅读课程化,可以从制定分学段绘本阅读课程目标、细化阅读材料、设计并实施多种活动、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开展过程性评价等展开。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程化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效果,对小学英语绘本课程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体系化建构路径 下载:91 浏览:500

裴培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1期

摘要:
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应注重从全局高度完善学前教育立法领域的顶层设计,确立以儿童为本位的立法宗旨,平衡两个基本的立法思路,着力从理念、技术、程序等三个方面突破关键性的立法难题,追求基本的立法价值,保障教育自由,维护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稳定教育秩序,实现各种基本价值的平衡与协调,构建统一和谐的学前教育法律价值体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