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健脾活瘀方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下载:33 浏览:250

郭敏1 王晓鸽1 杨国红1 曾震军1 刘香丽1 彭小利2 张樾亚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活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白介素6介导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1/STAT3)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及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普瑞酮组和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单功能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乙醇、雷尼替丁、0.9%氯化钠造模,造模时间为30周,各组采用相应药物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观察胃窦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黏膜JAK1、STAT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JAK1、STAT3、生存素(Survivin)、原癌基因(cancer-myc,c-Myc)、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及异型增生改变,且JAK1 mRNA及STAT3 mRNA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未见萎缩及异型增生,中剂量组及替普瑞酮组未见异型增生但有萎缩,低剂量组有轻度异型增生及萎缩,且各组的JAK1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及替普瑞酮组的STAT3 mRNA水平降低(P<0.05);与替普瑞酮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的JAK1 mRNA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JAK1、STAT3、Survivin、c-Myc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但SOCS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的JAK1、STAT3、Survivin、c-My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SOCS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替普瑞酮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组JAK1、STAT3、Survivin、c-Myc、SOCS3蛋白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健脾活瘀方能够干预胃癌前病变,具有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IL-6/JAK1/STAT3通路有关。

携带blaNDM-1碳青霉烯类耐药雷极普罗威登斯菌耐药机制研究 下载:91 浏览:515

李巍1 艾芙琪2 马逸珉2 王蓓2 田月如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雷极普罗威登斯菌的耐药表型、耐药机制、传播方式及同源性。方法对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7株雷极普罗威登斯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筛选、NP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质粒可移动性及复制子分型分析。结果 17株雷极普罗威登斯菌均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1。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美唑、哌拉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的耐药率为88.23%。PFGE同源性分析显示17株雷极普罗威登斯菌中有15株为ICU主要流行株;质粒分析显示blaNDM-1存在于~160 kb接合性质粒上,复制子Inc分型为A/C型,质粒携带多种耐药基因,除对环丙沙星和呋喃妥因敏感外,介导对碳青霉烯类、头孢类、头霉素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高水平耐药。结论携带blaNDM-1的雷极普罗威登斯菌多重耐药,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较大。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下载:22 浏览:265

周楚建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退役军人在步入平民生活阶段常常面临众多困难,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生活,同时也对于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了解中国前军人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教育机制的措施,和在教育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限制,亦指出了创建一个有助于教育发展的环境的紧迫性,此环境旨在为退役军人群体提供更为全面理论及实操层面的援助,助力他们更顺畅地实现向社会生活的过渡。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苋参合剂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79 浏览:566

阮亦 王欢 顾伟 凌昌全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苋参合剂抗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苋参合剂的化学成分;并依据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和类药性指数(Drug Likeindex, 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借助DRAR-CPI分子对接服务器得到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并以DAVID数据库对进行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通过已知运动性疲劳相关因素与发生机制,筛选疲劳相关功能通路,并得出苋参合剂抗运动性疲劳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苋参合剂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苋参合剂有效成分15种,抗运动性疲劳靶点172个。并发现该方在能量物质代谢、类固醇激素调节及免疫相关共17个生物学过程及12个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初步探究了苋参合剂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主要潜在靶点和相关通路,为进一步实验和临床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下载:91 浏览:570

周凡媛1,2 刘福水1 方婷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颈椎病是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其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但其机制研究薄弱。对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综述其研究进展,以期阐述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针刀疗法的发展及推广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19

陈君君1 杨姣1 石美智1 张湘奇2 张婧娴2 祁美娟3 韩永龙1,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进行干预,并与消癌平注射液、紫杉醇单药组进行比较,采用MTT法、细胞克隆实验和LDH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产生,RT-PCR检测Mfn2 mRNA的表达。结果:消癌平注射液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增加LDH的释放,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组较紫杉醇单药组作用更为显著;消癌平注射液可显著增加ROS的生成,但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消癌平注射液可上调Mfn2 mRNA的表达,并显著提高紫杉醇引起的Mfn2 mRNA低表达。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可能会通过调控Mfn2 mRNA的表达,引起线粒体功能损伤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紫杉醇抗乳腺癌发挥增效作用。

IVF取卵后应用补肾活血方防治肾气虚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结局与机制研究 下载:69 浏览:387

元媛1 曲晓伟2 王慧芳3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IVF取卵后应用补肾活血方对于防治肾气虚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并同时符合中医辨证为肾气虚型的患者84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在应用相同的控制性超排卵(COH)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方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虚评分以及HCG日相关生化指标的情况,统计患者OHSS的发生率差异,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虚评分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CG日卵泡液E2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VEGF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OHSS发生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F-ET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防治OHSS效果明显,能够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提高妊娠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整机体E2及VEGF水平有关。

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疗效机制研究 下载:82 浏览:508

​秦一鸣 杨帆 马双双 张懿鹏 张发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观察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GA)大鼠的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分为利湿通痹汤全方组,祛风通经组,清热利湿组,活血化瘀组,西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先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然后在后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诱导大鼠GA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以缚线法测量大鼠踝关节同一部位周径(取均值),观察其关节肿胀度;于造模48 h后腹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尿酸(UA)、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结果: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均可不同程度降低高尿酸血症合并GA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清IL-1β、UA水平,抑制XOD活力,以全方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可通过降低IL-1β与UA水平、抑制XOD活力而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拆方中以清热利湿类药物作用较强。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党参增强免疫功能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505

陈冬梅1 蒙洁1 刘佳佳1 赵翊2 王晶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党参增强免疫功能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找党参的活性成分及与活性成分相关的潜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党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NCBI网站下Gene数据库中以"immunosuppression"为关键词搜索免疫抑制靶点,使用装载ReactomeFIViz插件的Cytoscape3.6.1软件构建免疫抑制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将其与党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融合,获得党参活性成分的免疫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党参免疫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党参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党参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靶点有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等。其中木樨草素,芹菜素,棕榈酸甲酯,棕榈酸,白术内酯III主要作用于TNF;芹菜素,月桂酸,辣椒素,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主要作用于RELA;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主要作用于IL-10;月桂酸,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主要作用于IL-6;芹菜素,木樨草素主要作用于IL-2。KEGG分析得到与党参免疫作用有关的通路16条,主要涉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党参中的免疫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TNF、RELA、IL10、IL6等靶点,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药有效成分及配伍抗缺血性脑损伤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下载:81 浏览:476

韦克克 张琛 王雅婷 朱慧渊 《中国中医药》 2019年2期

摘要: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指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包含了神经元损伤、血-脑屏障破坏、胶质细胞损伤、血管损伤等的综合体。随着神经血管单元(NVU)概念的提出,CIRI在临床治疗和试验研究上也从单一结构走过渡到了整体。旨在对以往文献的整理、分类、汇总、归纳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对中药有效成分在CIRI引起的NVU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吸取以往研究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复方黄连消疮灵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下载:80 浏览:511

​杨志诚1 吴丽芳2 郭其1 张君利1 吕剑涛1,3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观察复方黄连消疮灵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免疫学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法建立大鼠复发性口腔溃疡模型,观察溃疡数目、持续时间,以及其对模型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复方黄连消疮灵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模型大鼠CD3+CD4+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水平。结论:复方黄连消疮灵可以缩短溃疡的持续时间,减少溃疡数目;这可能是通过改善T细胞亚群的比例,从而达到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现代机制研究进展与探讨 下载:89 浏览:494

郭海波 王慧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失眠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疾病中都比较常见,中医将失眠症称之"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经方,根据现代的实验研究,发现它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疗效。结合实验研究,对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基础文献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酸枣仁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柴胡皂甙d上调CDKN1B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下载:54 浏览:368

马鹏举 李祥生 汲乾坤 刘瑞华 惠磊 金保哲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脑胶质瘤Μ251细胞株,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5、10、20μg/m L的SSd,采用CCK-8法检测Μ251细胞的增殖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改变,RT-PCR法检测细胞CDKN1B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CDKN1B siRNA复原转染实验,以10μg/m L的SSd为对照,检测CDKN1B在SSd影响胶质瘤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中的作用。结果:SSd可抑制脑胶质瘤Μ251细胞的增殖水平,且随SSd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SSd阻滞细胞周期在G0/G1期,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CDKN1B siRNA能明显促进胶质瘤的增殖,CDKN1B表达下调能明显恢复SSd抑制的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同时能恢复SSd阻滞的胶质瘤细胞周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水平。结论:柴胡皂甙d能够通过抑制增殖并促进凋亡对人脑胶质瘤Μ251细胞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DKN1B的表达有关。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142 浏览:1505

何勇明 于西增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社区老年人体育是老年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方法,在对健康老龄化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的原因,并以此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创新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理念;坚持合理规划,提高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质量;坚持广泛宣传,营造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氛围的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路径。

丁郁柿蒂汤调控5-HT、5-HT3R干预急性CINV的机制研究 下载:94 浏览:500

李洪海 韩琦 李萍 安冬 李璐 梁永林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从蛋白定量分析和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丁郁柿蒂汤治疗急性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观察大鼠症状并检测相关指标证明丁香配伍郁金治疗急性CINV的可行性。方法:采取慢性束缚法+顺铂注射法复制急性CINV大鼠异食癖模型;造模组分别用丁香柿蒂汤、郁金单方、丁郁柿蒂汤、昂丹司琼和蒸馏水干预;用ELISA法和RT-q PCR法观察5-HT和5-HT3R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CINV造模后23~24 h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爱度较低,急性CINV造模后12~24 h高岭土摄食量显著升高,血清和回肠组织中5-HT的合成显著升高,5-HT的代谢率显著降低,回肠和延髓组织中5-HT3R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丁郁柿蒂汤可降低血清和回肠组织中5-HT的合成,升高5-HT的代谢率,降低回肠和延髓组织中5-HT3R的基因表达。结论:丁郁柿蒂汤能够通过降低血液和回肠组织中5-HT的合成,并加速其代谢来降低5-HT的含量。再通过抑制5-HT3R的表达,有效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在急性CINV时显著减少传入呕吐中枢的信号,起到良好的止呕效果。丁郁柿蒂汤中用丁香和郁金相伍,不仅能大大降低郁金在急性CINV时表现出来的毒性,而且能增加丁香柿蒂汤的药效,具有减毒增效的效果。

血管软化丸调控PI3K/Akt/mTOR通路影响细胞自噬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73 浏览:506

赵晶1 秦合伟1,2 李彦杰1 李斯锦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软化丸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横截面病理损伤程度,观察血管软化丸对小鼠主动脉组织Akt、mTOR mRNA和蛋白质表达。体外实验,观察血管软化丸含药血清、Akt抑制剂康士得、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及mTOR-siRNA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影响,观察巨噬细胞自噬体的变化,观察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微管相关蛋白LC3-II表达的影响,观察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Akt、mTOR、微管相关蛋白LC3-II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的影响,观察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显示:血管软化丸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明显较轻。与对照组比较,血管软化丸组小鼠主动脉组织Akt和mTOR表达水平明显较低(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血管软化丸含药血清组和各抑制剂组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自噬体数量明显较大(均P<0.05),巨噬细胞微管相关蛋白LC3-II和Beclin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而Akt及mTO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低(均P<0.05),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IL-10水平明显高低(P<0.05),而炎症因子IFN-γ水平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管软化丸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自噬,减少斑块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绞股蓝皂苷A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下载:76 浏览:505

孙晓宁1 宋囡1 杨潇2 陈语柔1 陈宁1 曹慧敏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A(GpA)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过后血管内皮细胞(ECs)(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ox-LDL诱导ECs(EA.hy926)损伤模型,GpA组予GpA处理24 h。使用Elisa法检测ATP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及复合物Ⅴ活性发生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以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AT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ATP含量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明显的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所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结论 GpA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及融合裂解对ox-LDL诱导的EA.hy926发挥保护作用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

南海环境治理合作机制研究—与北极环境保护机制比较的视野 下载:32 浏览:344

白佳玉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南海环境保护是南海问题的重要领域之一。环境的外部性以及周边国家对南海的经济依赖性对南海环境合作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南海地区存在的环境利益共同观被政治问题所捆绑,这成为目前南海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在同样涉及沿海多个国家不同利益需求背景下,北极国家立足于北极环境,建立了保护北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北极理事会。南海环境治理可以对此加以借鉴,整合国家环境保护观念,构建南海环境治理合作机构,加强制度保障,促进南海环境的有效治理。

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下载:86 浏览:504

陈晔1 蔡宛如1 董雷1 李敏静1 何飞2 洪辉华3 周林水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PCNA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肾益气颗粒组、雾化组。以气道滴注LPS联合烟熏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气道PCNA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肺组织中PCNA,p-AKT,TAKT,p-mTOR,T-mTO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COPD病理变化,肺组织PCNA表达增强,p-AKT及p-mTOR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组及雾化组大鼠COPD病理变化改善,PCNA表达降低,p-AKT及p-mTOR表达下降(P<0.05)。结论:温肾益气颗粒降低COPD大鼠气道PCNA表达,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

新时期东海海空安全机制研究 下载:30 浏览:336

金永明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中日双方为实现两国首脑将东海变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的愿望,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终于在2018年5月签署了《中日防务部门之间的海空联络机制谅解备忘录》,实现了管控东海海空安全的阶段性目标。但起源于美苏之间的海上事故防止协定目的是为了弥补海洋法规则的缺陷、避免海上安全事故和不测事态,所以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并不是最终解决海上安全冲突的具体措施,同时要使其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后续会谈、充分协商、事先通报和遵守规范等方法和手段提升互信。在中日两国对东海海域划界的原则和方法尤其对钓鱼岛主权归属发生严重对立的情况下,各国为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势必依然会在东海海空发生安全冲突和不测事态,所以在遵循已经达成的原则性共识和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就东海争议问题包括钓鱼岛问题展开实质性磋商并达成新的共识,无疑是构筑建设性安全关系和发展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为此,抓住中日两国拟将启动的东海资源开发磋商时机十分关键,两国如能在钓鱼岛问题上有所进展,则能为确立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性质和定位发挥关键性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