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度近视人群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56 浏览:416

徐婷 王静 陶黎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眼在不同前房深度下水平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及前房角直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能否通过外部测量方式来决定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型号。方法收集2017年7~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分别测量受试眼的角膜水平直径(WTW)、前房深度(ACD)、前房角水平直径(ATA)以及睫状沟水平直径(STS)。根据ACD将所有受检眼球分成浅前房(2.8 mm≤ACD<3.2 mm)、中前房(3.2 mm≤ACD≤3.4 mm)、深前房(ACD>3.4 mm)3个组进行分析,对3组内WTW、ATA、STS之间分别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浅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中前房组,WTW与ATA的相关性分析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WTW与STS及WTW与AT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深前房组,WTW与ATA及ATA与ST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P<0.01),WTW与STS之间具有的较弱相关性(P<0.05)。结论用外部测量数据预测眼球内部解剖数据从而选择晶状体型号并不准确,将会增加因晶状体型号不适而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

生物炭添加对宁夏中部旱区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性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96

包维斌1,2 白一茹1,2 赵云鹏1,2 张兴1,2 王幼奇1,2 钟艳霞2,3 《中国土壤》 2019年2期

摘要:
为探讨生物炭含量对宁夏中部旱区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性的影响,采用室内一维垂直入渗法与张力计法,对生物炭添加量为0%(CK)、1%(B1)、2%(B2)、3%(B3)和4%(B4)的土壤入渗速率、湿润锋、累积入渗量及持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含量增加,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逐渐减小;120 min时,与对照相比,B1、B2、B3和B4的湿润锋分别减少15%、21%、24%和26%,累积入渗量分别减少5.32%、10.95%、13.47%和19.11%,即生物炭含量增加湿润锋进程减缓和累积入渗量减小;利用Kostiakov、Philip、通用经验和Horton模型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发现Kostiakov模型最适合描述研究区不同含量生物炭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van Genuchten模型较好的拟合了生物炭添加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当土壤含水量为25%时,B1、B2、B3和B4的土壤水吸力比CK增加了42%、75%、100%和163%。研究表明生物炭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旱区土壤持水和保水性能,对旱作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的评估与治疗进展 下载:29 浏览:336

古亮1,2 江宁1 李阳1 朱晨静1 尹丽1,2 狄文忆1,2 陈涵波1,2 张煜婕1,2 陈杰3 何侠1,2,3 《肿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淋巴水肿是头颈肿瘤患者经治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若缺乏系统评估与治疗,会发展为相关部位或器官中至重度纤维化,导致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同时可能引起患者焦虑乃至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综合治疗策略的发展,头颈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继发淋巴水肿的预防和诊治显得日益重要。患者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症状以CRO评估、物理治疗为主的模式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过现有治疗评估体系提示继发性淋巴水肿可控、可防治。全文对近年来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的评估方法,以及诊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评估和改善头颈肿瘤患者继发淋巴水肿症状及减少远期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生物质裂解活性有机物的有机-无机水溶肥对空心菜产量、品质及养分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95

王盼 郑庭茜 卞荣军 李恋卿 潘根兴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市售商品水溶肥(D)对比,分析对空心菜产量、叶绿素、品质、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水溶肥对空心菜产量、品质及养分的影响与肥料施用的稀释倍数密切相关。同D4x相比,S10x、S8x和S5x显著提高空心菜产量达22.60%~38.98%,S10x和S8x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7.68%和8.78%,S12x、S10x和S8x显著提高全N含量达4.76%~8.70%,S8x和S5x显著提高全K含量均约24%。炭基水溶肥与市售水溶肥都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同CK相比,S12x、S10x和D4x的降幅为15.69%~22.41%。炭基水溶肥还显著提高空心菜Fe、Mn和Zn等微量元素含量,以S10x和S8x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施用炭基水溶肥具有空心菜增产优质的综合作用效果,且以8x~10x稀释处理效果最佳,且大部分指标明显优于供试的市售水溶肥。因此,生物质热裂解产品在开发有机-无机水溶肥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95

林清美 廖超 林戴齐 唐茹 孙钰翔 谢丽华 黎丽娜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材料,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耕层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期施肥(高量有机肥+化肥(2/3 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 OM)、单施化肥(NPK))和地下水位(20 cm、80cm)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分布、分形维数及特征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2~0.25 mm团聚体含量表现为2/3 OM> 1/3 OM> NPK,而微团聚体含量均表现为2/3 OM <1/3 OM

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联合消毒空气填充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1 浏览:389

刘刚 吴芳芳 赵孝贵 姚帮桃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及消毒空气填充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效及其视功能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大直径黄斑裂孔患者13例(13只眼),常规微创玻璃体切除后,均采用自体游离内界膜移植联合消毒空气填充。患眼在术前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扫频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检查黄斑中心凹结构,分析比较随访时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 BCVA的变化。结果术后SD-OCT发现所有入选患者的大直径黄斑裂孔均完全闭合.术后10 d LogMAR BCVA平均值上升至0. 70±0. 22(0. 4~1. 1),与手术前Log MAR BCVA平均值1. 09±0. 13(0. 9~1. 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后3个月LogMAR BCVA平均值0. 68±0. 22(0. 4~1. 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及空气填充对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有良好疗效,患者术后裂孔闭合,视力提高。

乳化劈裂和垂直劈核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载:58 浏览:414

朱崇雁 周洪伟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比较乳化劈裂和垂直劈核在学习曲线阶段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研究。157例(157只眼)硬核白内障,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化劈裂组79只眼,垂直劈核组78只眼。比较超声时间(UST)、累积消耗能量(CDE)、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CEC)计数和丢失率、并发症差异。结果垂直劈核UST显著低于乳化劈裂(t=12. 39,P <0. 05),垂直劈核法组累积消耗能量显著低于乳化劈裂法(t=5. 20,P <0. 05),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差异(t=-0. 21,P <0. 05)。垂直劈核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乳化劈裂(W=5669. 50,P <0. 05),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显著低于乳化劈裂(W=4493. 50,P <0. 05)。两组术后早期角膜内皮水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两组后囊破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Irvine-Gass综合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学习曲线阶段,在垂直劈核比乳化劈裂使用更少的超声时间、累积消耗能量,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低。

基于自动土壤水分和天气预报的土壤水分预报 下载:76 浏览:490

袭祝香1 席宝珠2 刘玉汐1 李宇凡3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利用2014~2016年吉林省西部膜下滴灌玉米生育期自动土壤水分、自动气象监测资料对不同深度玉米土壤消退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根据田间土壤水分平衡,利用消退指数、逐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及逐日1~7 d天气预报对未来逐日1~7 d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滚动预报。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玉米在不同深度土壤消退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消退指数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30~50 cm土壤消退指数和时间有着较好的拟合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利用消退指数基于逐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及逐日未来7 d天气预报,对未来1~7 d土壤水分滚动预报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实际应用,有利于滚动了解未来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及时把握土壤灌溉时机,科学灌溉,同时也可以为政府抗旱调度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基于CT技术的稻田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结构研究 下载:76 浏览:503

张静举1 陈晓冰2 郑思文3 马蕊3 甘磊1,2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合理的轮作种植制度是改善土壤结构及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广西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水稻-油菜轮作和双季稻处理条件下,利用CT扫描原状土柱,结合Image J软件及其插件计算获得土壤孔隙数量、弯曲度和孔隙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土壤结构三维重建。结果表明:轮作区的孔隙面密度大于双季稻区,孔隙度和孔隙数量均值(0.457%,451个)大于双季稻区(0.345%,358个),弯曲度及连通性(1.332,0.474)也大于双季稻区(1.272,0.217),但两者的水力半径没有明显差异。水旱轮作由于减少了土壤淹水时间,改善了土壤胶结状态,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延伸,导致孔隙结构发育更好,导水性更强,是促进水稻田土壤结构改善和水分运移的倡导模式。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Wnt/β-catenin/c-myc轴激活水平研究 下载:28 浏览:430

戚岳 李刚强 濮亚斌 《肿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发生与Wnt/β-catenin/c-myc通路活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大肠隆起型腺瘤(PAs)、20例LSTs和20例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s,CCs)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标本中Wnt/β-catenin/c-myc蛋白的表达,反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标本中对应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STs组中Wnt/β-catenin/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75.0%,75.0%)低于CCs组(85.0%,80.0%,80.0%),但高于PAs组(25.0%,35.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中Wnt/β-catenin/c-myc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也与免疫组化结果的趋势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β-catenin/c-myc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大肠肿瘤的恶化相关,这种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LSTs的发生及恶化生物学行为有关。

煤矿废弃地的再生——文顿达尔公园景观设计 下载:89 浏览:496

杨震宇1 李笑寒2 《中国设计》 2018年1期

摘要:
美国文顿达尔镇曾经是资源富饶的煤矿,矿山的关停及持续的煤矿酸性废水污染问题对小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及社会打击。为重振这一废弃地,建设了文顿达尔公园。景观设计注重采用生态修复措施,用生态学的方法来处理煤矿酸性废水及废弃土地,尊重场地的历史与文化,并积极引导公众的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及社会效益。这一实践对我国的煤矿资源枯竭地区生态修复与土地再利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67 浏览:497

朱丹丹 廖世鹏 丛日环 李小坤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开展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动态变化研究,揭示茬口土壤的真实供钾能力,为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水稻收获后连续不定期取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结果表明:培养试验中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壤沸硝酸-钾、冷硝酸-钾和四苯硼钠-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水稻收获后土壤非交换性钾向交换性钾转化,但有效钾总量保持不变。田间试验条件下,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形态的钾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秸秆钾的释放等环境因素有关。两种试验条件下,武穴土壤不同形态的钾含量变化均不显著,说明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变化因土壤性质而异。可见,水稻-油菜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在水稻收获后有升高的趋势,其增幅受土壤类型和秸秆还田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乡一体化的最优水平确定——以湖北省为例 下载:33 浏览:237

焦文渊 《中国经济》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在城乡两部门A-B生产函数构建的一体化均衡模型中,引入了Tiebout条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模型,并利用湖北省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条件限制下,湖北省的最优城乡一体化水平为73.81%,而2017年湖北省的实际城镇化率仅为59.3%,在限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情况下,湖北省的城镇化率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黑土区植物篱带对土壤抗蚀性作用效果研究 下载:83 浏览:503

刘绪军1 延秀杰2 《中国土壤》 2018年7期

摘要:
植物篱系统内部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研究分析植物篱系统内影响土壤抗蚀性能、水土保持效果的主要部位,为黑土区推广应用植物篱模式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小区定点试验研究发现,在黑土区植物篱模式中,篱带植物部位的土壤结构优于篱间耕地,篱带部位的土壤抗蚀性也高于篱间耕地部位,而土壤入渗性和抗冲性与篱间部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在黑土区坡耕地中由于引入了植物篱,篱带植物根系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固结了土壤,提高了土壤综合抗蚀性能,从而发挥了减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在黑土区植物篱模式内,篱带部位植物是影响土壤综合抗蚀性能和防蚀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植物模式研究应用中,要注重篱带植物品种保持水土性能的研究,开发优良植物篱品种,以提高植物篱模式的综合效益,进一步促进植物篱模式在黑土区的推广应用。

人口出生率与居民消费水平: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 下载:46 浏览:252

杜玮 《中国经济》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首先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然后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人口出生率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出生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婴幼儿消费品规模和总量增多、家庭日用消费品规模增大、消费者数量增多,消费潜力增大;间接影响是通过储蓄、劳动力、产业结构三大方面影响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出生率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晋华宫矿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 下载:86 浏览:490

李侠1,2 任豪1 贝水宽2 何广2 戎婷婷1 苏世鸣3 《中国土壤》 2018年6期

摘要:
为明确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矿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恢复年限约50~60年)为研究对象,对该煤矸石不同部位植物群落的空间变化及土壤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山共分布有9科14属18种植物,优势种为万年蒿,亚优势种为白茅、狗尾草和猪毛菜;煤矸石山不同部位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密度和盖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植物总生产力、总盖度和总密度从煤矸石底部到顶部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有机质是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AM真菌是影响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相关结果可为今后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温度、水分及有机物料对苹果园土壤有机碳转化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9

孙馨宇1,2 张枭1 张鹏1 吕德国1 秦嗣军1 《中国土壤》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5℃、25℃、变温)、水分(40%、60%、80%田间持水量)及有机物料(未添加、秸秆、秸秆+尿素)处理对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活性、多样性指数、对碳源利用能力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2012年)果园土壤培养150 d时水分对有机质(SOM)含量影响效应达显著水平,且大于温度。培养90 d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香浓指数影响效应大于水分,对优势度指数影响效应小于水分。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类(90 d,150 d)、氨基酸类(90 d,150 d)、胺类(15 d,90 d,150 d)碳源能力影响效应大于水分。秸秆对土壤有机质(45 d,90 d,150 d)、胡敏酸及富里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优势组合验证处理(2013年)表明,在25℃+60%田间持水量(WHC)条件下果园土壤培养15~60 d更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15℃+60%WHC条件下果园土壤培养45 d时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且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丰富,在该时期果园土壤中微生物在60%WHC条件下对碳水化合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及胺类碳源利用能力较强。

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94

苏思慧 王美佳 张文可 隋鹏祥 王沣 齐华 《中国土壤》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贡献率,相应地减少了<0.053 mm黏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提高了0~4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0~40 cm土层团聚体MWD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均高于翻耕处理,但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略低于翻耕处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MWD及其有机碳贡献率,与其它处理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

定价策略和价格水平对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载:51 浏览:244

张晓娟 吴玲浩 《中国经济》 2020年5期

摘要:
价格决策是中小企业经营决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与否对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并测试一个理论模型,显示定价策略和价格水平对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此,研究了基于客户价值的定价策略,基于竞争的定价策略和基于成本的定价策略与价格水平相结合的盈利能力表现。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基于客户价值的定价策略和高价格水平的积极影响,同时受到低价格水平的负面影响。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定价策略和价格水平会影响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不容忽视对相关定价过程的战略性研究。

企业战略、环境不确定性与产品市场势力 下载:16 浏览:195

戴书松 丁畅 《中国经济》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战略对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与产品市场势力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进攻型战略比防御型战略对产品市场势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同时,现金持有水平在两者间起到了局部中介作用,企业战略可以通过影响现金持有水平进而影响产品市场势力;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战略与产品市场势力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