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恶性肺结节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64 浏览:394

满君1 张晓梅2 宋龙飞3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恶性肺结节的相关基因,为恶性肺结节诊断和治疗提供靶点。方法从GEO (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08375和GSE27489,利用GEO2R筛选恶性肺结节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关键基因模块,筛选恶性肺结节关键基因。运用UCSC和ONCOMINE数据库中的临床组织样本验证靶基因与肺癌的关系。结果初筛出62个DEGs,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受体激活、信号转导等方面存在显著富集。共筛选出ITGB2、RAC2、CD44、PECAM1、HCK、DOCK2、WAS、MYO1F、AIF1 9个恶性肺结节靶基因,经临床肺癌组织样本验证靶基因在肺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9个靶基因,表明其可能是恶性肺结节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靶点。

延伸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483

郑迓姝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延伸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5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采用延伸护理,进行持续1年的电话及入户随访干预,重点指导呼吸肌功能锻炼、家庭氧疗、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6周、出院后6个月、出院12个月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效受试者分别为45例、40例,出院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

46例先天性肺囊性病患儿手术治疗的护理 下载:58 浏览:501

李艳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总结46例先天性肺囊性病患儿在胸腔镜下行肺切除术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做好管道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

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持续泵入恩度联合化疗患者的护理 下载:57 浏览:78

杨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总结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168 h持续泵入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和卡铂(GP)治疗的护理。做好微量注射泵的管理,保证持续准确给药,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给与及时处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3-2017年合肥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68 浏览:414

钱冰 王莉丽 曹红 张洁莹 张欢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市肺结核疫情特征,为继续降低疫情,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报告统计报表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合肥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51.4/10万~64.9/10万,菌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5.5/10万~23.1/10万,均呈下降趋势。各县(市)区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级发病率较市区高。全年均可发病,以第一季度病例最多,占26.6%。报告肺结核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6∶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82.3/10万和33.5/10万;报告发病率随年龄段呈增长趋势,其中以75岁以上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09.2/10万。发病人群中农民最多,占59.8%。5年共发生3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其中3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23起,占69.7%。结论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重点关注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和开展创新模式。

2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载:58 浏览:490

牛维维 段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总结2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状态评估、安全防护、介入治疗期间护理、并发症观察以及出院随访的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的治疗效果,患者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痊愈出院。

饮酒行为与癌症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以胰腺癌和肺癌为例 下载:58 浏览:406

杨晨煜 邢沐祺 吕心怡 肖颖 刘瑾 施杨 王孟樵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癌症是目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饮酒行为已经被证实是乳腺癌、结肠癌等癌症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以胰腺癌和肺癌为代表的多种其他癌症与饮酒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证实。本文以胰腺癌与肺癌为例,探究饮酒行为与癌症的发生是否相关。方法本研究通过主题检索,根据"饮酒""肺癌""胰腺癌""危险因素"等关键词,搜索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数据库,收集并筛选了2002年1月至2019年4月国内已发表的关于饮酒与胰腺癌和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目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研究饮酒与胰腺癌发病关系的中文文献,均为来自中文数据库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均在中国,共纳入13 240名研究对象。随机效应模型显示饮酒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相关性(OR=1.35,95%CI:1.07~1.72);纳入12篇研究饮酒与肺癌发病关系的中文文献,均为来自中文数据库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均在中国,共纳入315 862名研究对象。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饮酒与肺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R=1.47,95%CI:1.17~1.86)。结论在中国人群中,饮酒行为与肺癌和胰腺癌的发生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是两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经皮肺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52 浏览:513

蒋亚辰 朱可佳 林梅 杨振文 李洪仕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总结56例患者(110次)经皮肺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完善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关注血氧饱和度变化,患者是否出现咳痰咯血,对肺动脉血管内膜撕裂,急性再灌注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术后预防伤口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康复。

3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肺出血患儿的护理 下载:53 浏览:516

张学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3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肺出血患儿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的管理,体温管理及营养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经治疗与护理,3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肺出血患儿的存活率达87.1%。

5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杨颖 下载:56 浏览:499

杨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总结5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给药期间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安全准确执行化疗方案,密切观察化疗的副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置,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癌微波消融术的护理 下载:54 浏览:485

陈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总结17例CT引导下经皮肺癌微波消融术的护理,加强术前宣教及心理辅导,术前摒气及呼吸功能锻炼,术中医护患三方积极配合,使清醒状态下局麻患者克服恐惧心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短期内行肺癌手术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502

石怡李 梅陶萌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总结33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内行肺癌手术的患者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围术期血栓及出血风险评估,进行呼吸道准备,术后监测凝血指标,严密观察出血的情况,合理选择抗凝及止血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锻炼,心理护理支持及疼痛护理,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下载:66 浏览:420

潘闪 林铿强 代祖建 陈树兴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4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2例。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量(315.3±65.2)ml,术中出血量(66.3±16.9)ml、抗生素使用时间(2.8±0.6)d,住院时间(7.1±1.2)d,均优于对照组的(367.0±81.3)ml、(75.6±11.5)ml、(3.9±1.2)d、(9.5±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术后肺功能指标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都是临床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小,有效保留健康肺组织,对肺功能的影响更小,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17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53 浏览:527

陈跃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117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分析发病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合并胸肺部损伤、呼吸道阻塞、误吸、自身因素、免疫力下降等。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误吸、治疗基础疾病、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等。

个性化护理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下载:77 浏览:408

董芫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采取雾化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对两组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个性化护理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下载:77 浏览:408

董芫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采取雾化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对两组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肺胀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 下载:48 浏览:374

黄珍梅 游秋烟 黄津津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肺胀患者腹胀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胀的肺胀患者,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观察 下载:42 浏览:381

李海磐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小儿腺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化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缩短退热、咳嗽及临床症状,可显著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下载:75 浏览:421

连丽娥 郑雪晶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预防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68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83 浏览:446

张娟 季卫刚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可行性。方法:取2015年7月-201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38例NRDS患儿,所有病例均给予固尔苏,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给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用药后2、6、12 h患儿动脉血PaO2、pH与PaCO2指标监测结果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时间点,患儿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PEEP、RP与用药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无患儿死亡,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尔苏治疗NRDS,有助于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显著降低机械通气参数与病死率,可在本病症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