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脱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影响分析 下载:84 浏览:487

刘铭炜 禹智涛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摘要:
为采用统一理论法模拟存在脱空情况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利用脱粘折减系数Kt对统一理论法中钢管混凝土的套箍系数进行修正,模拟一钢管混凝土单拱肋的脱粘现象,并与双单元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不同脱空率的误差均在6.5%以内。脱空率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脱空率从0增加到0.8,稳定系数降低了11.9%,但不影响失稳模态。

高校智慧图书馆构建探索 下载:67 浏览:407

刘洁 姜艳芬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8期

摘要:
信息化时代下,智慧图书馆势必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分析高校智慧图书馆涵盖的功能,探讨高校利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方案策略,为高校开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

基于平行语料和翻译概率的多语种词对齐方法 下载:65 浏览:214

杨飞扬 赵亚慧 崔荣一 易志伟 《中文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实现多语种词对齐,该文提出一种以点互信息为基础的翻译概率作为改进的多语种单词关联强度度量方法。首先,论证了在服从Zipf定律的普通频级词区域,单词间关联强度的点互信息度量法可简化为翻译概率;其次,对汉语、英语、朝鲜语平行语料进行句子对齐、分词和去停用词等预处理后计算平行语料单词之间的翻译概率,取翻译概率最高的前k个词作为候选翻译词,并通过优化处理提高了词对齐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不完全依赖语料规模,在小规模语料中取得94%以上的准确率,为跨语言小众文献及低资源语言词对齐提供了技术基础。

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的篇章级机器翻译 下载:30 浏览:316

李京谕1,2 冯洋1,2 《中文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NMT)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然而如何在翻译一个文档时考虑篇章上下文信息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注意力机制对源端的所有词语进行计算,而在翻译当前句子时篇章中大量的信息中只有小部分是与之相关的。在篇章级机器翻译中,采用传统的注意力机制建模篇章信息存在着信息冗余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注意力机制,结合"硬关注"和"软关注"的机制对篇章上下文的信息进行建模。关键思想是通过"硬关注"筛选出与翻译当前句子相关的源端历史词语,然后采用"软关注"的方法进一步抽取翻译中所需的上下文信息。实验表明,相比于基线系统,该方法能使翻译性能获得明显提升。

融入分类词典的汉越混合网络神经机器翻译集外词处理方法 下载:63 浏览:449

车万金1,2 余正涛1,2 郭军军1,2 文永华1,2 于志强1,2 《中文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在神经机器翻译中,因词表受限导致的集外词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系统的准确性。对于训练语料较少的资源稀缺型语言的神经机器翻译,这种问题表现得更为严重。近几年,受到外部知识融入的启发,该文在RNNSearch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入分类词典的汉越混合网络神经机器翻译集外词处理方法。对于给定的源语言句子,扫描分类词典以确定候选短语句对并标签标记,解码端利用词级组件和短语组件的混合解码网络,很好地生成单词集外词和短语集外词的翻译,从而改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在汉越、英越和蒙汉翻译实验上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准确率,对于资源稀缺型语言的神经机器翻译性能有一定的提升。

基于LambdaMART算法的微信公众号排序 下载:24 浏览:222

渠北浚1 白宇1 蔡东风1 陈建军2 《中文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微信公众号排序是获取优质信息、节约信息管理成本的必要手段。现有的公众号排序方法主要是对总阅读数、总点赞数等量化指标进行人工经验赋权得到排序结果,忽略了文章内容对公众号选择的影响。该文在保留量化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垂直性、发文稳定性、主题覆盖率和主题相关性等微信篇章排序特征,使用LambdaMART算法针对上述特征集合进行排序学习,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选择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公众号排序方面,LambdaMART方法优于现有其他方法,相关实验也证明了基于微信篇章内容分析特征的有效性。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下载:22 浏览:241

林倩 刘庆 苏劲松 林欢 杨静 罗斌 《中文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机器翻译是指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语言文本转换成具有相同语义的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成为机器翻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首先简要介绍近一年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影响,然后对当前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综述,最后对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基于社交媒体的事件脉络挖掘研究进展 下载:40 浏览:378

张晨昕1,2 饶元1,2 樊笑冰2 王硕2 《中文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Web 2.0的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壮大。基于社交媒体的事件脉络挖掘技术在突发事件检测、事件走势分析、舆情预测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在最新研究成果与文献的基础上,以事件脉络挖掘的实现为出发点,概括总结了核心步骤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并归纳提出了目前事件脉络挖掘与分析过程中存在的4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与挑战,分别如下:多模态信息融合条件下的事件脉络生成、跨媒介异构数据协同下的事件挖掘与事件脉络生成、层次化多粒度复杂事件的关系映射和实时数据条件下动态事件的快速识别与脉络生成。同时,针对上述关键问题与技术挑战进行了理论探讨、工作进展与趋势分析以及实际应用介绍,从而为深入研究和解决基于社交媒体的事件脉络挖掘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与方向。

智能变电站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68 浏览:412

尹相国1 杨拯1 张彬1 孙弘毅2 周坤2 毛玉荣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在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中存在二次回路及运维信息展示不直观,安全措施实施概念模糊等问题,不利于及时发现保护设备安全隐患以及缺陷隔离,易导致电网事故。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设计思路,实现保护设备在线监测诊断,缺陷辅助隔离及安全措施防误预警,该系统应用于宁夏750 kV沙湖变工程、G20保电工程及多个智能变电站,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日常运维、异常处理、事故分析等工况提供多维度可视化信息支撑及安全操作依据。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设备虚拟技术应用 下载:66 浏览:418

樊越甫1 王磊1 罗建平2 钱晔1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智能组件集成到一次设备,给保护、测控等二次系统的单体调试和系统联调带来了挑战。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方法,介绍了二次设备虚拟仪器及虚拟测试技术。测试时,依据SCD文件搜索待测试设备的关联IED,构成最小虚拟系统,通过虚拟变电站真实环境,保证被测IED外部特性与变电站环境真实一致,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EntropyRank:基于主题熵的关键短语提取算法 下载:90 浏览:506

尹红 陈雁 李平 《中文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关键短语提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子任务,其目的是自动识别出文本中的重要短语,现有方法主要强调词语间相关关系和词语自身影响力会影响关键短语提取效果。考虑到关键短语应准确地表示文档主题这一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题熵的关键短语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训练文档和词的主题分布,并结合两个主题分布来表示特定文档下的词主题分布,然后计算词主题分布的信息熵即主题熵来表示词语自身影响力,最后在词共现网络上使用随机游走方法计算每个候选短语的得分。在6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无监督关键短语提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F1指标上能提高2.61%~6.98%。

会议场景下融合外部词典知识的领域个性化机器翻译方法 下载:43 浏览:333

刘庆峰1 刘晨璇1,2 王亚楠2 张为泰2 刘俊华2 《中文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会议场景下通过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技术实现从演讲人语音到另外一种语言文字的翻译,对于跨语言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该文针对由于会议行业属性带来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外部词典知识的领域个性化方法。具体而言,首先采用联合占位符和拼接融合的编码策略,通过引入外部词典知识,在提升实体词、专业术语词翻译准确率的同时,兼顾翻译结果的流畅性。其次提出基于分类的领域旁支参数个性化自适应策略,在保持通用领域翻译效果的情况下实现会议相关领域翻译质量的提升。最后基于上述方案,设计了一套领域个性化自动训练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中英体育、商务和医学会议翻译任务上,该系统在不影响通用翻译的情况下,平均提升9.22个BLEU,获得较好翻译效果。

MCA-Reader:基于多重联结机制的注意力阅读理解模型 下载:43 浏览:394

张禹尧 蒋玉茹 毛腾 张仰森 《中文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机器阅读理解是当下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热门任务,其内容是:在给定文本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机器要在给定文本中寻找并给出最终问题的答案。片段抽取式阅读理解是当前机器阅读理解研究的一个典型的方向,机器通过预测答案在文章中的起始和结束位置来定位答案。在此过程中,注意力机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为了更好地解决片段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联结机制的注意力阅读理解模型。该模型通过多重联结的方式,更有效地发挥了注意力机制在片段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任务中的作用。利用该模型,在第二届"讯飞杯"中文机器阅读理解评测(CMRC2018)的最终测试集上EM值为71.175,F1值为88.090,排名第二。

体适能运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研究 下载:68 浏览:344

闵金婵 《体育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体能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学前儿童心理较为单纯,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通过体适能运动加以培养。处于儿童期的学生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通过科学的教育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儿童积极地成长,提高儿童的心智水平。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不可忽视。那么,儿童体适能运动能带来哪些好处?本文将就体适能运动对学前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

供电客户诉求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18

李建芬1 魏坤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期

摘要:
依托95598客户诉求平台,通过应用大数据理论来挖掘客户诉求信息,扩展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功能,根据客户关注点及请求频率等特征,按照偏好标签库和交互频次设置,提供个性化的交互服务,解决了人工分析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客户诉求服务的整体水平。

PCS-222CG型智能终端操作插件损坏故障分析 下载:72 浏览:418

张惠山1 胡晓彦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一起高压断路器的PCS-222CG型智能终端操作插件损坏异常事故,通过分析发现二次回路设计缺陷是这起事故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了该类型插件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面向未来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 下载:93 浏览:520

杨洋1 华晔2 何子东3 钱俊国4 孙静5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综合采用无人机、远程监控、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围绕电网工程远程监控和现场管理,实现"七可一充分"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目标。针对该目标,分别从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2个方面阐述了各目标的具体内涵及其对建设内容的功能性要求。为未来电网工程智慧工地的建设提供了可行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一体化检测平台研究与应用 下载:93 浏览:514

杨迪1 郭威2 何冬雨2 李正哲1 胡嘉1 高学哲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试验设备存在现场组装复杂,现场试验测试数据只能逐项获取逐项分析、人工分析量大、试验耗时过长、工效低下、试验电源接取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模块集成化与分析智能化的手段,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一体化检测平台,开发自动测试软件系统,并进行实际应用来实现充电设施全业务流程智能化、项目自动化、操作一键化检测。

智能载波电能表通信能力测试装置的研究 下载:94 浏览:499

牛春霞 唐广通 孔伟忠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智能载波电能表通信能力差会直接影响现代营销采集系统的稳定运行,甚至导致故障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智能载波电能表通信能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介绍该装置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其关键技术和实现的功能,并说明装置的运行效果。

胡汉民与1933年察哈尔抗战 下载:78 浏览:433

段智峰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1933年的察哈尔抗战,乃胡汉民运筹许久之南北共同倒蒋计划的组成部分。胡是察哈尔抗战得以兴起的关键策动者。冯、方崛起于察省之时,胡依计划力促陈济棠组府反蒋,出兵呼应察省,陈不仅按兵不动,且对金援察省抗日消极以对。胡、陈博弈,以胡挫败告终,察哈尔抗战遂入孤军绝域之境,迅疾遭到南京弹压。冯玉祥离察后,虽大局已定,但胡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肆力奋斗,以尽人事。察哈尔抗战的历程,特别是结局,对胡汉民个人及其领导的反蒋抗日运动,皆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影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