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124 浏览:1493

周鹏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开始发展起来。目前大部分的养老模式还是将医和养分离开展,两者结合发展的机会较少。在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下,老年护理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医疗护理人才和养老护理人才,这两种人才相互独立,几乎没有交集,无法满足新时代“医养结合”这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需要将医疗和养老两者结合在一起,培养一批全新的养老护理人才。本文也将重点探究培养策略。

中小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对中医适宜技术需求分析及建议 下载:201 浏览:1990

刘飞 《当代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以江西省萍乡市两社区为例,分析社区居家老人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分析显示,社区居家老人对中医适宜技术具有高度认可和广泛需求。但社区居家老人对中医适宜技术需求多样化与,中医适宜技术供给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养老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118 浏览:1491

张会珍 吴瑞婷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5期

摘要:
探索建立以“医院-社区-家庭”为基础的养老护理模式,并研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随即选择在社区进行过登记的136例老年人,把他们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在出院的时候还有在出院6个月之后,对他们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一般健康水平、情绪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的养老护理模式,可以让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改善,并且可以让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与社区-家庭的养老护理模式相比,其幸福感更高。

浅谈中职护理专业如何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下载:143 浏览:1211

苑佳莹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全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正式的走进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不断的增大,老年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不断减弱,导致其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因而导致其老年人的有效护理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在老年人护理方面形成一种专业性人才匮乏的局面。新形势下,为有效的实现老年人健康有序的养老,本文本着以高效创新的学习理念,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如何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进行详细研究。

老龄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 下载:238 浏览:2175

张晓培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老龄化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于医疗护理之间的供需矛盾也逐渐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和保障体系已经遭遇着老龄化严重的冲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到2020年年底,全国的60岁以上的高龄者人口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5%。[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本论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并分析医养结合的定义以及医养结合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对我国的几个试点医养结合的实际案例进行了SWOT分析,重点探究我国实行医养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可继续发展的长处,第三章分析了具有日本特征的医养结合的特点介绍,第四章为借鉴日本的经验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建议措施,最后为结论。提出了要想成功的做好医养结合的具体工作,我国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保障资金来源,规范此行业的入职门槛,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

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在实施中的经验分析 下载:575 浏览:1282

刘青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规模持续增加,护理费用也不断上涨。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开始思考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而在这一过程中,Q市走在了革新的前列。Q市政府通过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将民营资本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吸引诸多民营机构加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
本文运用访谈法,对Q市J老年公寓内的护理人员、医生、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了访谈,从而对该机构的参与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目前该公寓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剖析,探索民营机构在养老事业中的发展方向。

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下载:222 浏览:1064

王倩茹 谭天林*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并提出提升契合度的策略。通过构建理论框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多个维度,评估了养老服务专业教育的现状,并与行业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需求存在显著差距。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教育与需求契合度的多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教育体系与行业实践的脱节、师资队伍的不足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度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