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研究工程建设项目土建与安装协调配合机制 下载:20 浏览:428

陆强 《低碳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土建和安装协调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土建与安装协调配合意识有待提升、忽视设计图纸的重要性、施工工序计划不合理等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简单介绍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特点,如施工工序多、施工流程繁琐、各专业协调配合难度大等,提出提高工程项目土建与安装协调配合水平的合理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变电站工程中土建工程和电气工程的配合问题 下载:34 浏览:188

卢浙东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许多新结构、新工艺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得工程建设中的协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变电所施工项目中,要对现代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进行合理的协调,以降低问题的发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有关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在变电所施工中,土建与电气安装的协调问题。

以项目方案为核心的商业展示设计课程DRP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下载:42 浏览:242

吴倩 关湃 王传龙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商业展示艺术设计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主要采用三大块教学板块(即理论讲解、课程练习和校外实践),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在教学效果中出现专业知识点断层,整体知识不系统不连贯,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技能衔接度不紧密;同时在企业实践环节中企业实际项目和现场实践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时间和业务情况的限制,造成在教学上课程仍旧停留在学校和企业的简单观摩的现实情况。本文结合DRP实践模式,梳理课程设置连贯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将涉及内容相关联的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归类整合,分为三个知识链,注重加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市场环境等因素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体课程实践体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提高学生商业展示设计的实践能力。

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 下载:41 浏览:474

郑广花 王怀明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作为创新实践型人才为企业所用,其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对学校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调查研究结果,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提高全日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为专业硕士培养改革探索途径。

“以废治废”思想对环境教学和科研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513

李文斌1 李友平1 邓红艳1 康乐1 廖运文1 黎云祥1 孟昭福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从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以废物治理废物(以废治废)的污染防治理念,并将其灌输于高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以期发挥以下作用:(1)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友好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环境教育和自我约束。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以废治废理念的精髓,从思想上对环境保护产生责任感。(2)促进环境废物利用的有效化和污染治理的无害化,让科研工作融入"以废治废"的思想,提升科研技术的创新性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发出具有无害化应用价值的技术。

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究与运用 下载:34 浏览:499

王莹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在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声乐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表演和情感表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声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将探讨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具体应用与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造 下载:69 浏览:492

曹宇 朱振华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6期

摘要:
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引导,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人工智能化"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是在分析人工智能岗位职业能力基础上,结合现有专业情况,对课程置换进行科学化决策,以低风险迎接当前的人工智能人才市场。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下载:77 浏览:386

施志艳1 赵莉2 梁晴1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管理工作中实践教学的地位逐渐提高,在大学生专业化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践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和综合能力。结合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进程,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优势。本文对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和体系进行了集中分析,并着重讨论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措施,以供参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的《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下载:72 浏览:513

李政伟 葛欣 席景科 聂茹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C++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后继课程的学习基础。依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课程示例库为依托,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拓展第二课堂,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化考核,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C++程序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从实际的教学达成度来看,上述教改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

川渝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 下载:241 浏览:2467

李瑞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流行音乐建设的研究是高等艺术研究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流行音乐也是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研究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将流行音乐加入到高校建设中来,不仅可以促进各个科学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加大学生综合文化教育与流行艺术教育的融合,增强各专业教育的互动性和凝聚力。本文章就川渝高校流行音乐的建设与研究进行探讨和研究,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以及艺术教育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建设与研究在高校刻不容缓。

基于案例驱动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下载:35 浏览:354

崔岩 任树坡 刘玉利 刘洁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全国各高校所必开的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受众面极广的学科基础课,其倍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谈一下学校在此课程中所做的教学改革。

大数据时代信科专业信息处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75 浏览:455

马姗姗 杨小冬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1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满足技术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信科专业信息处理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印刷专业图像处理类课程考核内容调整的探索 下载:80 浏览:444

舒忠 叶卉荣 李其京 赵华菊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专业相关度不强、学生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实践教学和考核弱化、理论与应用实际脱节、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尝试在印刷工程专业中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扭转当前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印刷及包装行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术人才。通过调研与同行交流,要教学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情、教师教情,以调整教学内容为引领,通过强化考核内容,达到课程教学和考核改革的目标。通过教学改革探索证明,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层面,成功地将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转换为以实践应用为主的专业主干课程;在学生学习效果层面,对多数学生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学生考核结果也比较理想;在研究成果推广层面,所提出的课程教学和考核内容调整思路,不仅适合印刷工程专业,同时,对工科类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改革探索提供参考。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软件开发实践》课程探讨 下载:471 浏览:486

徐慧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软件开发实践》作为计算机类集中性实践环节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方式与专业认证要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看出该门课程对培养出符合工程认证要求的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敏捷思想的CMM编码检查方法研究 下载:80 浏览:460

徐东 祁薇 张晓雯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提出在CMM标准开发的项目中,采用基于工作流的改进型编码检查H过程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决CMM项目管理中的编码检查过程定义、执行及监控等问题,编码检查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尽早检查、全面检查、全过程检查、迭代式检查等敏捷化理念;编码检查不仅检查程序代码本身的逻辑性错误,也检查代码的专业功能性问题,促使软件编码更加合理高效,对中小型软件开发单位的编码检查有着很好的适用性。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68 浏览:510

王新颖 吴中博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9期

摘要:
通过分析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发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湖北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例,阐述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湖北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通过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工程化,打造虚拟化的企业级实验环境,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升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乡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下载:39 浏览:460

杨国英 郑凌 方颖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2015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培养力度,提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乡村教师培训相应地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和经验主义开发乡村教师培训项目,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乡村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应用型高校电类专业的创客实验室规划 下载:80 浏览:469

韩新风 石志成 高海涛 李勇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推进,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类专业的传统实验室多以验证性为主,以创新和设计性实验为辅。而且专业课程实验以单一课程的实验为主,多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应用很少,与当前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因此,倡导"做中学"、"学中创"的创客实验室的建设势在必行。学生在创客实验室中在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将电类的专业知识融于自己的创新设计中,使得创意变成现实的设计作品。在完成一件件的创新设计作品的过程中,既巩固的专业知识,又实现了将专业知识与当前的社会热点应用联系起来,如当前的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概念等,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学生在创客实验室的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船舶舾装设计解析 下载:41 浏览:1447

张冠东 王洁 《海洋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升了造船的速率,使得造船行业借助现代化的生产理念,形成了全新高效的科学造船模式。利用系统化全局化的思考方式,通过充分发挥各项造船技术的效用,进而做出科学的战略部署指示。对此要做好船舶舾装规划设计,保证造船模式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

变与不变: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能力重构 下载:48 浏览:464

伍海云1 范涌峰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新挑战。人工智能虽然会改变中小学教师"教书"技能,但无法改变教师"育人"本能。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应坚守"育人"本能,更新"教书"技能,重构学习设计能力、精准施教能力、教师共情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五大专业技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