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利用非1/4波片将椭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下载:87 浏览:227

杨晓冬1 于军1 李天乐1 钟远聪2 温建平2 邓定南2 《物理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本章利用偏振光分解与合成理论,对利用非1/4波片将椭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满足此条件的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1/5波片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较好。

过饱和度理论及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28 浏览:349

薛一凡1 孟文卉1 汪润泽2 任俊杰1 衡伟利1 张建军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在药物研发领域,如何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目前,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Supersatur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DDS)利用药物溶液处于过饱和态的优势,可同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表观溶解度与渗透性。本文对过饱和度的理论及其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过饱和度的产生与维持、及其与药物吸收的关系,归纳了常用的SDDS技术,并对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共晶、无定形/共无定形产生过饱和进行重点阐述。

迈向治理实践的乡村基层政权研究:论域、进路与反思 下载:58 浏览:365

韩瑞波1,2,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运用知识图谱来呈现乡村基层政权研究的内容,便于直观而全面地解读该研究领域的主要论域和研究进路。一方面,基层政权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政权建设还是基层社会治理,这一焦点问题的锁定型构了乡村基层政权研究的两大论域;另一方面,研究重心从"政权建设"到"社会治理"的发展演变,析出了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两种研究进路。可以说,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基层政权研究正在"迈向治理实践"。它要求研究者时刻把握城乡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观变化,瞄准国家宏观体制变革的发展定位,总结地方典型创新经验的实践探索。乡村基层政权研究的未来是基于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和创新实践的实证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马克思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下载:59 浏览:440

董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自塔克-伍德命题提出之后,马克思是否具有正义理论成为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历经了思辨哲学批判、转变时期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三个阶段,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正义理论的扬弃,在批判中逐步构建了以唯物史观为视域、立足实践基础的正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作为构建中国公平正义社会的基本理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制度保障;解放发展生产力,夯实实现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全方位多层次优化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注入强大的动力源泉。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规范正义——一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 下载:75 浏览:414

林育川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立足于历史相对主义的立场反对一切规范正义,而是反对那些自称普适的和永恒的规范正义;他们所认同的规范正义同样不是某种非历史的价值悬设,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历史地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规范正义。我们可以通过澄清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正义的确切态度来挖掘他们文本中的规范性价值观,并借鉴当代西方左翼正义理论的有益思想资源来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这种正义理论契合于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它是适用于后资本主义时代的正义理论,是从克服资本主义结构性缺陷的社会主义因素的现实化进程中产生出来的正义理论;同时它也是规范的而非描述性的正义理论,是能够从狭隘的分配领域之调解延伸至社会经济制度之改革的规范性正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实践具体化和实践叙事问题 下载:92 浏览:431

刘宇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强调理论研究要符合实践的现实性,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都是通过整合诸多异质性因素来完成一件事情,就此而言,它不同于通过运用普遍概念而构成的抽象理论。因此这种实践思维方式以实践的具体性为起点。实践的具体化是事情的完成过程,是一个叙事过程,即为"实践叙事"。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叙事将行动与事件等异质性因素整合为一个叙事统一体。它为实践赋予确定的特殊意义,提供范导作用。实践叙事既是实践筹划的起点,也是实践反思的对象。

《资本论》中的生命政治 下载:43 浏览:276

王庆丰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部分的结尾表达了一个生命政治的后果:资本家昂首前行,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从这一生命政治的结果去追溯《资本论》与生命政治的内在关联,我们会发现:这种规训是通过惩戒肉体和调节生命两种方式实现的,从而造成了对现代社会中雇佣工人这一生命基质的剥夺。生命政治与劳动力概念密不可分。在生命政治的意义上,资本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家通过纪律对工人的规训和管控;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把劳动力本身由"活劳动"变为"死劳动"。生命政治的两种权力技术在《资本论》中获得了完全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揭示出现代社会的生命政治。

媒介社会学中的“把关”:一个经典理论的形成、演化与再造 下载:49 浏览:443

白红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以"重访"怀特的把关人研究为起点,考察70年来把关理论的形成、演化和再造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它从一个引介的社会心理学概念逐渐拓展为一套在新闻研究中颇具解释力的中层理论。在数字媒体时代,把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知识传统依然影响着后续的发展。对经典研究的"重访"不是为了单纯地返回过去,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线索的发掘和延伸,为当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

重建民间审美文化的理论逻辑 下载:25 浏览:415

徐国源​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论及民间审美文化,有几个基础性问题始终未见"学术的追问":如何看待民众审美能力?如何评价民间文艺的审美价值?应该用怎样的知识视野来重构民间审美理论?这些问题是认识民间审美文化的"逻辑起点",也是建构民间审美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民间审美文化主要体现在百姓的"民俗生活"之中,所以唯有"到民间去",通过对"场域化"的民众生活的研究,才能对民间审美问题做出"学术的解释"。

八九十年代“转折”视野中的文学性问题再考察 下载:23 浏览:466

杨晓帆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新世纪以来的"纯文学"论争,将"文学性"问题置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转折"视野中来考察。但仅仅批判20世纪80年代的纯文学想象如何在90年代暴露其狭隘与危机,并不足以为当下如何在文学与现实、历史间建立有效关联提供借鉴。本文以新时期重要批评家、作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精神变迁为例:从易被忽视的"两个李陀"间的连续性,指出反思纯文学的动力如何积蓄于80年代思想变革中;从吴亮转折期的经验表达,说明如何在极端美学主义之外理解"先锋性"内涵;从50后、60后代表性作家的创作转型,探讨继承与转化20世纪80年代遗产的不同路径。本文尝试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与思想困境早已生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展开过程中,而能否自觉超越新时期意识并把握住这一时代趋势的主要矛盾,才是影响其文学实践品格的关键。

重审艺术史及其方法论——论达弥施“云的理论”及其艺术史学意义 下载:61 浏览:492

柴冬冬 金元浦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20世纪后期以来,重新反思传统的艺术史书写成为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达弥施"云的理论"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意在从方法论和观念两个层面去寻找一种新的艺术史阐释范式。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它以福柯的新历史观为依据,对传统的形式分析与图像学研究进行了深入反思,并将艺术史的潜力归结为符号学。就观念层面而言,它重新强调了物质性对绘画的重要性,进而打通了形而上的绘画性与形而下的绘画史,为打破艺术史书写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提供了契机。

再谈草场承包——对德姆塞茨土地产权理论的修正 下载:52 浏览:403

阿妮尔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中国草场承包以往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一个自上而下推行的、由外部强加的政策,新制度经济学家德姆塞茨曾提出,畜牧业实行土地的私有产权会产生极为高昂的维护成本。然而,内蒙古吉日嘎朗苏木和青海黑马河乡的案例表明,草场承包是政府与牧民利益耦合的过程,如果说政府推进草场承包的理论依据在于推进市场化、避免"公地悲剧",那么牧民支持草场承包则是因为经济发展逐渐造成的草场稀缺性。德姆塞茨的土地产权理论不仅在有关畜牧业的讨论中忽略了谈判成本和环境成本,而且没有认识到,不管从经济生产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畜牧业实行土地私有产权也是有效的。虽然与农业、狩猎业相比,畜牧业需要更为广阔的土地,一旦实行土地的私有产权会产生诸如建造网围栏等较高的维护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作为生产性投入,它也会带来一定收益,甚至高于其成本,由此产生利润,而且草场产权交易还会降低由土地细分造成的环境成本,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成本收益率。

影响Scathard-Hildebrand统计热力学理论预测抗氧化剂从聚丙烯中迁移量因素 下载:93 浏览:498

宁慧男 张钦发 刘悦悦 莫宜澄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期

摘要:
Scatchard-Hildebrand理论是一个计算混合体系内分子间作用能(体系的位能)统计热力学理论公式,采用统计热力学理论,可从微观分子结构分析混合体系内的迁移。通过测定4种不同种类抗氧化剂从各种比表面积的聚丙烯塑料中向乙醇等6种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模拟液中迁移的分配系数,并将实验值与Scatchard-Hildebrand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研究影响理论迁移量和实际迁移量出现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迁移阻力是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迁移阻力大小的因素有塑料的比表面积、模拟液的溶解度参数和温度,当比表面积无穷大、模拟液溶解度参数越接近聚丙烯的溶解度参数、温度越高时实验值与Scatchard-Hilderbrand热力学理论计算值越接近。

身份、权力与伦理:新时代青年话语生产的三维空间 下载:54 浏览:383

李云峰1 谭培文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青年话语生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指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明确自身话语身份、掌握话语权力和规范话语行为的话语生产和传播过程。基于新时代青年话语生产的空间维度,青年话语身份决定了青年话语生产的定位空间,青年话语权力阐释了青年话语生产的发展空间,话语伦理规范了青年话语生产的价值空间。青年话语生产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旨归是"青年掌握话语",青年利用自身话语权力表达主体意志和利益诉求,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热力学相变理论的发展 下载:71 浏览:338

柳福提 张声遥 《物理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相变理论是热力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教材中都会对克拉珀龙方程、爱伦费斯特方程和朗道的有序相变理论进行介绍,内容体系庞大、方程较多,缺乏逻辑主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从一级相变、二级相变的定义出发,沿着理论发展脉络,分别推导描述相变平衡曲线的方程,介绍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不同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2009-2017):基于PV-GPG理论的定性政策评估 下载:41 浏览:467

包国宪 刘宁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公立医院改革事关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导思想与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基于PV-GPG理论,本文从政府绩效管理角度对新医改以来的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进行了定性评估。本文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体现了完整的政府绩效的价值建构过程,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协同领导机制,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公共价值建构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平等性原则,公民参与不够;组织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与系统的绩效评估;致力于冲突管理的协同领导机制不健全。本文建议,在公共价值建构中,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在组织管理中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在协同领导中逐步建立主动的动态协同领导与冲突管理机制

锂离子电池有机硅功能电解液 下载:28 浏览:313

汪靖伦1 冉琴1 韩冲宇1 唐子龙1 陈启多2 秦雪英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高安全高电压电解液的开发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机硅化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有机硅电解液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功能分子设计的角度介绍含碳酸酯基、氨基甲酸酯基、腈基、离子液体、含氟类的有机硅功能电解液溶剂制备及电池性能表现;详细阐述具有结构多样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用作高电压添加剂、高安全添加剂、高/低温添加剂、储存/耐自放电添加剂、吸酸吸水添加剂及其在不同电池材料体系中的应用。最后,对有机硅电解液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清华学堂物理系叶企孙班“科研实践基地”简介 下载:96 浏览:321

葛惟昆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清华大学物理学堂班(现名叶企孙班)于2013年建立了科研实践基地,针对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验"的不良倾向,固本清源,回归物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旨在提高学堂班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全面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验兴趣和技能,促进他们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冯雪峰文论中的俄苏话语资源 下载:48 浏览:344

侯敏 《文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冯雪峰的文论与俄苏话语资源紧密关联。俄苏托洛茨基等为代表的"同路人"理论、"拉普"的文学阶级论和工具论,以及列宁的党性论等不同文学理论话语的交织影响,在拓展冯雪峰理论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其阐释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其"革命文学"论争、"第三种人"论争中的矛盾与悖论,评论鲁迅的两副笔墨,两种现实主义之间的游移等几个方面。探究冯雪峰文论的俄苏话语资源影响,不仅可以透视其理论的驳杂性、话语间的矛盾与张力,内心的隐忧与焦虑,而且可以管窥中国现代学界接受俄苏话语资源的某些侧面与基本样态。

苏南区域率先发展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从“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到“苏南现代化模式” 下载:41 浏览:418

宋林飞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苏南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富民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将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从"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到"苏南现代化模式",展现了东部沿海先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特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预示着中国的未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