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冠心病患者社区随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5 浏览:213
摘要:
目的:探究社区随访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优化冠心病患者长期护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8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采用社区随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50,P=0.034);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54,P=0.019);实验组SF-36评分(78.35±6.28)分高于对照组(65.12±7.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P<0.001)。结论:社区随访护理模式可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提升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适合在社区冠心病管理中推广应用。
冠心病患者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对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研究
下载:61 浏览:725
摘要: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引入协同护理干预模式,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从医院收治冠心病患者筛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应给予协同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ESC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栓塞、出血、缺血、心肌梗死综合征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引入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冠心病患者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观察
下载:167 浏览:2042
摘要:
目的: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冠心病患者87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责任制整体护理)43例,B组(常规护理)44例,比较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满意度。结果:生活质量比较,A组[(85.73±8.26)分]优于B组[(62.72±8.33)分](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A组[11.63%(5/43)]少于B组[29.55%(13/44)](P<0.05);满意度比较,A组[97.67%(42/43)]高于B组[84.09%(37/44)](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有良好效果,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心血管不良事件预防效果,提高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