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 下载:67 浏览:449

刘萍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各78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及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和动脉硬化状态,提升临床综合疗效。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 下载:65 浏览:436

刘萍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各78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及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和动脉硬化状态,提升临床综合疗效。

运动训练对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动能力的改善研究 下载:79 浏览:449

刘新文 朱利月 王伯忠 杨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运动训练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 44例77~92岁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组和对照组两组。训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接受6分钟行走测试(6MWT)、心肺功能测试(CPET)和踝臂指数(ABI)测定,训练组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持续3个月的运动训练计划。3个月后两组再次进行6MWT、CPET和ABI测定。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行走距离增加了78.27米,跛行距离增加72.50米。峰值耗氧量(VO2peak)增加159ml/min,无氧阈(AT)增加2.17ml/(kg.min),代谢当量(MET)增加0.55METs。此外,训练组的ABI升高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有氧训练有利于改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

基于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18

付利红 王春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基于经皮氧分压(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后测量仰卧位及患者抬高30°体位的TcPO2及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两种体位状态下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术后患者患肢抬高30°体位的TcPO2值及血流值均低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的ABI值、TcPO2及血流值均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进而消除术后患者下肢的水肿。

基于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97

付利红 王春燕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经皮氧分压(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后测量仰卧位及患者抬高30°体位的TcPO2及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两种体位状态下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术后患者患肢抬高30°体位的TcPO2值及血流值均低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的ABI值、TcPO2及血流值均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进而消除术后患者下肢的水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231 浏览:2643

于立新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428例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病变组,并选择4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最后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斑块数量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数据,然后对比分析。结果 病变组患者各项下肢动脉斑块数量高于对照组。病变组患者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指标数据高于也对照组。结论 在针对老年2型糖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能够为诊断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数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当在实际的诊断检测中积极推广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