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于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现状及策略探究 下载:367 浏览:3675

赵鑫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农村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是中国教育的未来。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自2016年开始,山东省不断推行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由部分高校承担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任务,努力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队伍。2018年,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政策推行,那么,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是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对高校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的音乐素养培养现状进行探究,分析该现状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合理建议。

中小学校组织变革的困局解析——基于通向公共责任价值范式的调查与分析 下载:73 浏览:476

薄存旭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在未来发展中,学校组织变革应该遵循以"公共责任"为主的价值范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此中存有多重困局。基于学校组织变革价值范式三维模型的主要困局是:私人生活空间与公共组织空间缺乏融通,致使公共责任构建失去根基;组织成员对行动中的超越性因素置若罔闻,致使"效用论"大行其道;不同主体关注的价值构建方式差异甚大,致使其难以在同一平台上对话。落实学校组织变革价值范式过程中执行工具择取面临的主要困局是:学校组织偏重于行政强制和法律约束,文化手段运用不够;学校自主管理缺乏空间和平台,现有运行机制难以承载起多方重托;经济调控手段成为一处不可触摸的伤痛,期望与失望并在。支撑学校组织变革价值范式构建的基本条件面临的主要困局是:二分式的信息系统构成了多元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平台,容易导致冲突;学校组织规模设定的随意性比较强,成为众多问题的直接导火索;教职员工的付出感与回报感失衡,学校组织的价值基石遭到侵蚀。

论精准助学贫困大学生:贫困生成机理及助学行动导向 下载:78 浏览:491

薄存旭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理论梳理和实际调查发现,资源匮乏(物质匮乏、机会被剥夺和文化资源不良)是大学生贫困的基础性诱发力量,素质欠缺(能力欠缺、心理脆弱和手段低效)是导致大学生贫困的内在主体性力量,体制性阻碍(组织失序和制度障碍)是导致大学生贫困的潜隐力量。精准助学应针对贫困产生的系统机理,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援助,包括借助大数据平台,落实监督问责机制,破除不公平利益传输机制;将育人作为助学根本目的,建立素养、资源、体制之间的联接机制;培育精准助学的内部生态系统等。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研究进展及公费教育研究思路——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68 浏览:406

马兆鹏1 柏灵2 李明爽3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12期

摘要: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自2007年实施以来,相关研究经历了兴起阶段(2007-2012年)和深化阶段(2013-2017年),主要关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职业认同等方面的问题,对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成效、现实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完善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地方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推动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发生了改变,"免费师范生"这一称谓也随之成为历史,同时教育部等五部门明确要求"推进地方积极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因此,针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提出以下研究思路:(1)继续探讨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制度设计及法律规范等宏观层面的问题;(2)探索高等院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和继续教育模式等中观层面的问题;(3)注重公费师范生个体与群体在校学习状况和就业后职业发展等微观层面的研究;(4)促进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构建立体化研究协作机制。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与教学特色分析 下载:40 浏览:397

王玉秋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发挥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作用。本课程的目标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引导师范生深入解读和领悟《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生成性、生态性等特色;将有机融合、隐性教学的理念及适应性学习分析、新媒体技术嵌入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以增强教学效能和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提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