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以“茶马古道”题材大型舞作为例 下载:27 浏览:306

唐白晶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文化符号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也是文化的典型表征。舞蹈作品作为一种艺术文本,是产生文化意义的符号集合,同时也是我们传达和阐释文化记忆的媒介,文化符号在艺术文本中的运用至关重要。茶马古道文化符号主要以"茶""马""道""市""人"为主,符号与符号之间是相互交织、共生互融的关系。在以"茶马古道"为题材的大型舞作中,文化符号的运用对于大型舞作的意义主要是"文本真实""文化记忆""人文精神"的体现。在舞蹈创作中,应该建立一个符号圈或文化空间的概念,考虑具体的文化语境,尽可能"均匀混合"地使用能够表现"表意感知—经验理解—抽象理解"过程的文化符号,彰显人文精神的,反映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探索 下载:68 浏览:272

梅春英1 王晓波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人文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医学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和影响学生;其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作用;再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最后,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推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精神,大放异彩——关于职中语文选修部分古诗词诵读初探 下载:130 浏览:1324

李慧娟 《当代中文学刊》 2023年7期

摘要:
本文针对教材中新增选修部分的课外三十六首古诗词,根据挖掘其人文精神内涵(爱国心、相思情、思乡愁和人生梦),分门别类,并从诵读目标、诵读内容、诵读形式和诵读资源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方法。目的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时代接班人。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探讨 下载:180 浏览:1601

王秋萍 《中文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促使我国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培育,将其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因此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意义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策略,旨在推动我国教育创新。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76

殷宗印 《中国文学》 2023年3期

摘要: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学科需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同时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升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于提升语文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以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纠正学生失范行为之我见 下载:194 浏览:2381

李兴宝 《中国文学》 2021年3期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作为外在的、附加的义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试论马克思中学毕业之际的哲学思想 下载:134 浏览:1428

李相军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的哲学思想是他后来蔚为大观的哲学思想发轫的原点。身处德国经济和政治最发达的莱茵地区,沐浴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蓬勃发展所营造的自由民主思潮勃兴的时代思想氛围中,加上父辈和师长言传身教启蒙思想家关于否定神道主义、弘扬人道主义、反对封建专制、鼓吹民主自由、反对迷信盲从、倡导科学理性的启蒙思想,使得马克思萌生出了自己最初的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自然神论和具有浓郁人文精神色彩的辩证法思想。

网络新闻评论人文精神的式微与构建 下载:215 浏览:2341

杨丽 《中国新闻传播》 2023年7期

摘要:
媒介技术的变化使网络时代的新闻评论产生了传播方式的转变,相较传统时代,新闻评论的内涵呈现出了媒介形态多元、议题设置多维的变迁。这种变迁反映出了新闻评论参与群体的变化,也是社会舆论参与主体、公众议程设置机制的发展。这种变迁与发展进而促成了更加丰富的舆论形态的网络新闻评论群体的出现,并构建了日趋杂糅的新闻价值观。本文对网络新闻评论人文精神的式微与构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高中历史人文精神教育探究 下载:201 浏览:2151

郭丽梅 《历史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价值,老师们特意在主人公的故事中加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并试图对其作为核心素质的实现途径进行说明,并结合实际,对人文精神教育与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探索,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阐释。这样,就可以使高中学生在科学指导下,获得目标明确、营养丰富、趣味盎然的课程认识空间,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