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吸收式热泵用于350MW热电联产机组余热回收的经济性分析 下载:25 浏览:305

徐进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介绍了汽轮机排汽热量回收的现状,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和回收循环水回水热量对外供热的具体方案,论证了吸收式热泵在余热利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回收热量和减少抽汽量等方面对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对外供热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吸收式热泵能够回收大量汽轮机排汽热量,对提高电厂热量综合利用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分析 下载:92 浏览:500

冯全 于凌浩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结合66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潜力,提出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的余热回收改造方案,分析设备热力参数、露点腐蚀、管壁换热以及设备选型等技术问题,通过实际应用情况说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改造节能环保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先进技术综述 下载:255 浏览:268

张俊博1 金旭1 刘忠彦1 车德勇1 隋军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热力发电厂余热资源丰富,且存在锅炉烟气排入大气环境导致的"白羽"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烟气余热利用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吸收式热泵作为余热驱动的能级提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区域集中供热和供冷领域。针对目前余热回收领域中应用的回热、多效、多级和压缩–吸收复合的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一种由双级吸收热泵、升温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和三级烟气换热器组成的烟气余热全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基于烟气余热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烟气由145℃降为40℃以下,同时制取70℃以上的一次热网供暖热水,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白羽"现象的产生。

低温热源有机工质带叶片盘式透平设计及性能分析 下载:43 浏览:447

陈曦 张燕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Tesla盘式透平是一种以流体边界层摩擦力带动转子旋转的非传统透平,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质适应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低品位热源余热回收系统。但由于其特有的做功方式,盘式透平的运行转矩与效率均远低于常规透平形式,这也是制约其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盘式透平的相邻盘片间增加导流叶片,并针对增加叶片后的透平结构进行了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验证。CFD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流体通道内的流体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并能够预测透平效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针对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使用不同有机工质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不同种类工质做功时,增加叶片均可以大幅提升盘式透平转矩与效率。

火电厂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利用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下载:24 浏览:252

孙飞1 刘烨2 魏高升2 由文江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火电厂中的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空气得到强烈压缩,这时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空气温度也骤然上升,通常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送入储气罐备用。如果将这部分热量加以回收利用,企业能耗会明显下降,起到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针对清河电厂6台250k W空压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开展了余热回收方案设计,回收的热量用于提供生活所需热水,同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项目投资回收期仅8个月左右,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718t。

燃煤机组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67 浏览:332

宁玉琴1 胡清2 胡月1 《能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为解决燃煤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设计了低低温省煤器热力系统,将锅炉排烟温度降低至合理范围,并对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给出了低低温省煤器热力系统技术方案,对系统投运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锅炉排烟温度偏高问题;在120 MW负荷下,排烟温度从156℃降低至99℃左右,机组热经济性相对提高2.16%,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低低温省煤器入口水温以及提高低低温省煤器凝结水流量,均可强化传热效果,提高烟气余热回收效益。

燃用高硫煤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及减排综合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397

吴东梅 邱艳 唐海旺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燃用高硫煤锅炉,提出了一套耦合集成两级低温省煤器、暖风器三位一体的"高硫煤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及减排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高效节能,实现了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取代传统的蒸汽暖风器,并同时解决了燃用高硫煤空预器积灰、堵塞问题,在燃用高硫煤锅炉机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蒸发冷却换流阀系统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 下载:21 浏览:190

徐永生1 罗兵1 张福增1 史一涛2 曹瑞2 《电气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换流阀的结构特点及发热功率的大小,采用电阻加热块模拟换流阀发热,建立换流阀蒸发冷却系统实验平台,对不同功率热负荷下的余热情况进行探索。研究表明:不同功率热负荷下,液盒出口温度稳定在55℃左右,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并据此提出了采用溴化锂制冷机耦合蒸发冷却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方案,建立余热回收系统仿真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系统综合利用效率为60%,年供冷量达430 GJ,并且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电厂化学的绿色处理趋势和研究 下载:63 浏览:654

窦喜林 《电力研究》 2025年5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厂化学处理的绿色发展趋势及其研究进展。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电厂化学处理正逐渐由传统的处理方式转向绿色处理技术。文章首先分析了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然后详细讨论了电厂化学处理中绿色处理技术的应用,包括锅炉给水处理、炉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等方面的绿色处理方法。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绿色化学在电厂化学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如新型绿色水处理剂的研发、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

腐蚀性温泉废水余热回收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下载:107 浏览:1162

单宇昂 《中国经济》 2024年5期

摘要:
腐蚀性温泉废水余热回收技术是针对温泉废水这一特殊介质的能源回收手段。温泉废水不仅含有对金属有腐蚀效应的矿物质,还具有较高的热能,普遍未被充分利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忽略了废水中蕴含的能源价值及其对环境的大量热污染。采用热交换器、换热系统、热泵技术以及蒸发冷凝技术等回收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同时也为能源回收提供了新途径。因此,对其技术细节及经济性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研究 下载:401 浏览:3892

句磊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低碳环保背景下,全面创新发电厂热动结构并加强节能改造是大势所趋,而且还能逐渐提升整个发电厂发电水平,促使整个热动系统更为健全,以严格管控与应用各种能源,使发电厂得到良好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发电厂热动结构优化及节能改造的意义,然后详细探讨了发电厂热动结构优化及节能改造的途径。

PG6111FA燃机余热回收与综合能源利用系统研究 下载:105 浏览:1065

齐佳伟 《能源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PG6111FA燃机余热回收与综合能源利用系统。首先介绍了PG6111FA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其在联合循环系统中的优势。随后,重点探讨了余热锅炉的设计原理和优化策略,包括换热面布置、蒸汽参数和给水系统的优化。在综合能源利用方面,研究了热电联产系统的设计,分析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并评估了其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小康矿压风余热回收改造 下载:205 浏览:2690

宋涛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2年6期

摘要:
空压机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工矿企业中,通常被用来强制通风及部分需使用气压设备。空压机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压缩热,压缩热消耗的能量占机组运行功率的85%,仅有15%转化为空气势能,通常这部分能量需通过强制降温的方式进行冷却。目前,小康矿职工浴池用热水通过锅炉生产蒸汽进行加热。如能将空压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回收,用于加热职工浴池用水。既实现废弃余热回收利用,还可停止原有蒸汽锅炉运行。在夏季运行中,蒸汽锅炉只向浴池间断性供汽,锅炉不连续运行,不利于节能,同时对锅炉造成负荷过大,不利于锅炉设备保养。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探析 下载:158 浏览:1665

孙经典 孔德第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时也就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是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目前来看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加剧,因此就需要在节能降耗、能源回收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研究发现,燃气供热锅炉在排烟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热能,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燃气供热锅炉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药提取蒸汽凝结水及潜热回收利用系统研究 下载:353 浏览:3026

何家骏 《当代中医药》 2021年11期

摘要:
冷凝水是蒸汽系统传热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是蒸汽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热量散失或蒸汽向加热设备和工艺设备中被加热物料传热而使温度降低的副产品。虽然蒸汽在冷凝过程中释放了宝贵的潜热,但冷凝水仍然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热水,是一种具有巨大公司重要性的余热资源。制药厂冷凝水回收池中的热水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生产设施、空调、供暖、热水系统和锅炉排污。文章的重点是制药厂冷凝余热的回收利用:通过在冷凝外池安装不锈钢管式换热器,利用冷凝余热提高采暖热水系统的回水温度间接减少锅炉天然气、电、水的消耗。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