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下载:84 浏览:317

麦静仪 饶晓林 《诊断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游离胆红素、PCT、CysC、IL-6以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基础上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比持续蓝光照射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光照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在中职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512

周娅琼1 马君义1 康辉2 《生物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在中职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中职学校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目标,设计与现实生活贴近、操作性较强的"光照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实验,旨为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会基本仪器的操作、溶液配制,理解光照会引起橄榄油品质变化的原因,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准备。

自制教具“多功能光合作用光照箱” 下载:94 浏览:493

陈雪梅1 张四方2 《生物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第5章第4节的一个重点探究实验。在多年的实际教学发现,若按照教材所述进行操作,受限于条件难以开展实验,或在1课时内很难操作成功。因此,经过多次探究和改良,自制了一个探究光合强度影响因素的便携式多功能光照箱,以此能方便快捷地完成本节探究实验。

基于人脸标准化的纹理和光照保持3D人脸重构 下载:64 浏览:384

阳瑜 吴小俊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现有人脸纹理重建方法对于人脸的皱纹、胡须、瞳孔颜色等重建效果往往不够细致.为了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基于人脸标准化的纹理和光照保持3D人脸重构.首先对2D人脸图像标准化,使用光照信息和对称纹理重构人脸自遮挡区域的纹理.然后依据2D-3D点对应关系从标准化的2D人脸图像获取相应的3D人脸纹理,结合人脸形状重构和纹理信息,得到最终的3D人脸重构结果.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有效保留原始2D图像的纹理和光照信息,重构的人脸更自然,具有更丰富的人脸细节.

基于Rényi散度最大化的多特征闭环检测 下载:56 浏览:459

王小龙 彭国华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相比单特征,多图像特征的组合提供更多的场景判别信息,可以提高检测精度,但需要设计合适的组合准则.文中提出多特征组合的加权方法,把特征组合的闭环检测精度表示为正确匹配和错误匹配的图像对在特征空间中距离分布的Rényi散度,最优特征组合为最大化Rényi散度.分析验证Rényi散度的参数与对应最优特征组合的闭环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提高闭环检测精度.当Rényi散度的参数取0.75~1时,最优特征组合性能最佳.

光照对腐殖酸生物可利用性的增效作用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420

任东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以稻田土壤腐殖酸(HA)为代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多元手段探究了光照影响HA组成、结构、光学性质和微生物可利用性的机制。结果显示,光化学转化能减小HA的分子量、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改变HA的组成和结构,生成多种小分子有机物,如脂肪性有机物和有机酸,从而增大HA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光照对HA微生物可利用性的增强作用会受光照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溶解性腐殖物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信息。

基于光照贴图的Web3D全局光照协作式云渲染系统 下载:59 浏览:498

邵威1 刘畅2 贾金原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8期

摘要:
提出一套视点无关的Web3D协作式全局光照渲染系统,以解决Web3D动态光照实时渲染问题。整套系统由负责全局光照的云渲染器和负责直接光照的Web渲染器构成,并把用户行为作为计算全局光照范围和频率重要参考依据。云渲染器在光照贴图中渲染光照数据,流式化传输到Web渲染器;Web端在对场景进行直接光照渲染后,通过采样光照贴图信息以获得包含全局光照信息的强真实感场景渲染效果。经实验表明,本系统在云端和Web端均有优异的效率表现,并体现出渲染计算强度轻量化、渲染效果真实化。

基于光照贴图的Web3D全局光照协作式云渲染系统 下载:57 浏览:454

邵威1 刘畅2 贾金原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8期

摘要:
提出一套视点无关的Web3D协作式全局光照渲染系统,以解决Web3D动态光照实时渲染问题。整套系统由负责全局光照的云渲染器和负责直接光照的Web渲染器构成,并把用户行为作为计算全局光照范围和频率重要参考依据。云渲染器在光照贴图中渲染光照数据,流式化传输到Web渲染器;Web端在对场景进行直接光照渲染后,通过采样光照贴图信息以获得包含全局光照信息的强真实感场景渲染效果。经实验表明,本系统在云端和Web端均有优异的效率表现,并体现出渲染计算强度轻量化、渲染效果真实化。

一种基于室外光照估计的数字图片伪造检测算法 下载:66 浏览:486

杨雪薇1,2 邢冠宇1,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数字图片伪造已经逐渐成为信息可信度的威胁之一,如何衡量图片信息的可信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各种各样的伪造图片中,人脸照片的拼接伪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此类伪造图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室外光照分析的图片伪造检测算法来进行鉴别。通过人脸三维建模、光线追踪加速算法等对人脸图片进行预处理,采用改进后的普利兹天空模型结合漫反射模型设计能量方程并对光照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进而计算人脸所处环境光照条件。通过判断每张人脸还原出的光照是否一致,得出图像的真伪结论。对于室外光照下的人脸图片,该方法更具有优势,能够准确地还原出拍摄人脸照片当时的光照环境。

基于IBL的光照一致性研究 下载:70 浏览:435

黎娅娟 马万峰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摘要:
关于增强现实,为了使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融合,光照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光照一致性是指根据真实场景中的光照情况,对虚拟物体进行光照处理,使得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的明暗色调、阴影等完全一致,看不出虚拟物体任何的悬浮感。假设已经获取真实场景的信息,将高动态范围图像(HDR)的每一个像素点当作光源,采用基于图像的光照(IBL)对虚拟物体进行光照计算,利用屏幕空间环境光遮蔽算法(SSAO)生成物体表面附近的阴影信息。两者结合,使得虚实结合,输入不同的HDR和虚拟物体,均能获取很好的虚实结合效果。

基于全景图像的阴影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载:60 浏览:485

王振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图像光照技术(IBL)是目前增强现实常见的光照渲染方式,利用IBL的已知条件之一——全景图设计出一种模型阴影生成算法,使其可与IBL技术无缝衔接。首先,使用HDR全景图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光照分布;其次,识别三维模型顶点对周围环境光照的可见性区域,同时使用黎曼积分将可见区域光照影响数据化,生成阴影贴图;最后,利用屏幕空间环境光遮蔽技术(SSAO),模拟物体褶皱处的间接光照。实验表明,所提出的阴影生成算法能够得到逼真的阴影效果,同时可以完美嵌入到IBL技术中。

基于CIE天空模型的室内自然光照度计算模型 下载:33 浏览:262

储海龙 张宇宁 王坚 《光电子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计算室内自然光照度的模型。该模型以国际照明委员会公布的15种天空亮度分布模型为基础,以天气条件、建筑朝向、建筑纬度、四季更替、昼夜更替、建筑开窗、室内表面反射系数等为变量,较全面的考虑了影响室内照度的因素。将实际测量数据与本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的计算精度能够很好地吻合实验数据。

光照变化下的前景检测 下载:77 浏览:446

张代齐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10期

摘要:
前景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基础研究之一,广泛运用于视频监控等领域。目前的前景检测算法大都能在光照缓慢变化的场景下具有较好的检测结果,但往往在光照变化剧烈的场景下(如开关灯)产生错误检测结果。提出一种基于具有光照不变性的颜色空间的前景检测算法,在新的颜色空间中通过对光照变化区域进行混合高斯拟合并在得到初步结果,最后对前景图像与背景图像的领域像素差值对比确定最终的检测结果。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光照剧烈变化的场景下对前景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结果。

基于常数矩阵改进的SRC算法 下载:66 浏览:447

郑俊伟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7期

摘要:
在将稀疏人脸识别算法应用到实际中,常面对一个问题,即可用的训练样本很少。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于产生更多可用的训练样本,从而提高识别率。该方法通过让常数矩阵与原始训练样本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多可用的训练样本。通过四个数据库的数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并在实验中获得较高的识别率。

基于立即辐射度的实时全局光照算法 下载:70 浏览:486

袁璐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立即辐射度算法作为全局光照模拟的重要算法之一,在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大部分基于立即辐射的算法都是离线渲染的。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立即辐射度算法实时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图形渲染管线计算虚拟点光源,并用Lightcuts算法裁剪后的光源进行延迟着色光照计算,可实现性能较好的实时全局光照效果。

透明物体的多光源实时光照 下载:76 浏览:468

余瀚游1 苟成秋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实时渲染是游戏领域中的必然要求,而延迟光照管线是大部分游戏引擎中的选择。但是延迟光照不能渲染透明物体。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建立光源链表的方式来统一计算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光照,而没必要使用额外的渲染过程来处理透明物体。实验结果证明光源链表算法可以同时渲染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光照效果和提高渲染效率。

食品贮藏条件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下载:36 浏览:471

黄冬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5年4期

摘要:
食品贮藏条件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的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化学反应机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明确了食品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为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等,对食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化学动力学模型,揭示了营养成分变化的动态规律。

构建岸基雷达网辅助海上执法智能平台的关键技术分析 下载:48 浏览:297

黄妙芬1 杨光照2 邢旭峰1 黄山2 杨锋3 卓永强1 《海洋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以广东省现有的"岸基雷达网综合监控系统"为基础,构建一个服务于海上执法的智能平台。针对构建该智能平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包括全省近海20 nmile范围内5万以上海上目标数据10 s实时更新、雷达网数据清洗、船舶航行态势估计等。结果表明:(1)采用线性池和连接池技术,可实现全省近海5万海上目标数据10 s实时更新,确保目标数据实时动态入库;(2)建立针对不同目标的检测与数据清洗算法,可解决静态目标、目标断续ID不统一、虚假目标等数据的去除问题,确保实时输入数据的有效性;(3)依据雷达、船舶身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天气和海浪等数据,可有效地构建基于概率图的船舶航行态势估算模型,实现对小型船舶航行危险、违规违法和导致危险等方面进行智能判断,辅助海上执法。

深圳湾红树林老鼠簕灌丛的光合固碳及其影响因子 下载:47 浏览:263

魏龙1 蔡坚1 林秋莲2 杨琼3 古伟唐4 《海洋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红树林(Mangroves)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是我国红树林林下灌丛的主要物种,是林下植被碳库的主要构成成分。本研究选取深圳福田红树林区的林下、林窗、林缘和光滩等不同生境下自然生长的老鼠簕植株,测定植株生物量和光合特性等相关指标。研究表明,林窗生境下的老鼠簕植株的光合能力、光合固碳速率和地上生物量累积均达到最大;林下生境最不利于老鼠簕植株固碳;光滩的老鼠簕植株具有较高的地下生物量累积,但由于其蒸腾速率高、水分利用率低下,其固碳较低。光照强度是决定不同生境老鼠簕植株固碳的关键因子。在未来我国红树林造林中,老鼠簕可作为林下植被构建,以提高红树林生物量总碳库,但最适宜老鼠簕固碳的光照约为40%~80%。本文研究结果将为红树林造林实践中的物种选择和林分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温度和光照周期对硬头鳟幼鱼生长、生理及行为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294

张旭1,2 张佳1,3 王婕1,3 李海霞1,3 胡雨1,2 马真1,3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为确定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在养殖环境下的最佳温度和光照周期组合,基于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温度和光照周期,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13℃&16L∶8D(T1)、16℃&16L∶8D(T2)、13℃&12L∶12D(T3)和16℃&12L∶12D(T4),幼鱼初始体质量为(8.0±0.5)g,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周期组合条件下养殖40 d,测定不同条件下硬头鳟的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及行为表现。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T1组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T4组幼鱼肝脏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长光照组(T1、T2)幼鱼渗透压调节能力(NKA活性)显著高于自然光照组(T3、T4)(P<0.05);T1组幼鱼游泳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当光照周期相同时,16℃处理组幼鱼集群指标(鱼到中心点的距离、鱼间的平均距离)显著低于13℃处理组(P<0.05);温度和光照周期对硬头鳟幼鱼的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与温度条件相比,延长光照时间更有助于提高硬头鳟幼鱼整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在淡水养殖阶段,13℃&16L∶8D的条件有助于提高硬头鳟幼鱼的生长和渗透压调节能力,减少幼鱼的自发性活动并增强其集群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