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公路工程中桩板式路基的应用分析 下载:57 浏览:366

罗慎杰 《中国设备》 2019年4期

摘要: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桩板式路基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而且能够节省大量自然资源和施工费用。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公路工程中桩板式路基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及测量放样、场地整平压实、钻孔及混凝土灌注施工等6个环节。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特性 下载:80 浏览:419

汪德才1,2 郝培文3 乐金朝1 孙杨1 张庆4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深入认识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材料特性及其残留物作用机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重复蠕变试验,在高温蒸发方式和低温蒸发方式两种不同条件下制备乳化沥青残留物。并通过变化乳化剂种类、用量以及添加改性剂方式改变材料组成,结合方差分析,探析不同材料组成及制备方法对乳化沥青残留物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种类、用量及制备方式对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残留物车辙因子与温度呈幂函数关系,高温蒸发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车辙因子变化特征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存在明显差异,而低温蒸发条件下变化特征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相一致,高温蒸发条件会降低乳化沥青残留物PG分级温度;高温蒸发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第1 s加载阶段表现为非规则曲线变化特征的粘弹性流体特性,这与低温蒸发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特性并不一致;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同一蒸发条件下采用车辙因子与蠕变柔量评价其高温性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提出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获取应采用低温蒸发方法,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应采用蠕变柔量。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巡检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下载:47 浏览:489

吴昊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既有公路的养护工程量逐年增加,养护工程的质量巡检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路面养护质量,以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以往案例和经验为基础,建立了路面养护工程质量巡检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多项养护工程,证实了此评价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细粒式薄表层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骨架特性 下载:83 浏览:433

李微1 韩森1 黄啟波2 姚腾飞1 徐鸥明3 《新材料》 2019年10期

摘要:
为研究薄表层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特性,同时为保证公称最大粒径9. 5 mm(UTL-10)矿料级配的稳定性,在4. 75 mm与9. 5 mm筛孔中间增设7. 5 mm筛孔,通过捣实密度试验分析了不同粗集料配比的集料骨架间隙率(VCA)。同时,提出了利用粗集料-沥青胶浆试件的单轴贯入试验来研究不同组合的粗集料抗剪强度相关参数,确定了薄表层粗集料的级配设计控制指标,最终给出了薄表层粗集料的推荐配比范围。结果表明:集料内摩阻角φ能够很好地反映粗集料级配的骨架强度稳定性;采用VCA和内摩阻角φ双重指标可以有效控制薄表层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配比设计;公称最大粒径为13. 2 mm(UTL-13)矿料级配三档集料含量的推荐范围分别为12. 5%~22. 2%,37. 5%~44. 4%,33. 3%~50%;UTL-10三档集料含量的推荐范围分别为10%~16. 7%,40%~50%,33. 3%~50%。

沪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过程变异性分析 下载:55 浏览:355

朱元军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沪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测,从原材料(沥青、集料)和施工过程主控参数(温度、油石比、级配、压实度)两个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发现沥青延度、集料的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初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变异性较大,应将这些指标作为后续施工控制的重点。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取、弃土场水土保持问题与对策 下载:83 浏览:463

陈学平 李新海 魏明惠 刘毅 韩章勇 康向光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取、弃土场管理是当今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薄弱环节。综述了新时期环境保护要求与交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形势,总结了当前取、弃土场设计、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场地数量、位置变更多,场地治理设计深度不足,取弃土施工问题多,场地生态恢复缺乏科学标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从多行业共同参与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修订、强化多专业合作团队管理体制、水土保持方案贯穿全过程核查机制、取弃土变更与土石方计量监管、水土保持管理责任目标与监测管理衔接等方面提出了管理与技术对策,以期改进目前取、弃土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高速公路项目植被自然恢复研究 下载:87 浏览:441

苗春玲 陈子平 王小军 彭贤锋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结合包头至茂名粤境段高速公路工程2015—2017年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资料,分析了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土场等区域的植被自然恢复情况和影响植被自然恢复的因素等。结果表明:在雨量充沛的广东地区,在临时堆土场保留种源的情况下,植被自然恢复面积达可绿化面积的80.54%;取土场、弃渣场等区域仅靠自然植被恢复的过程来减轻水土流失是不可行的;草本植物作为先锋种,在植被自然恢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砾石覆盖能够保存种源,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植物生长。

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下载:20 浏览:443

刘洪波 《低碳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对于高速公路而言,高填方路基是其软基地段重要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是提出有关高填方路基这种施工技术所包含的具体类型,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让相关人员可以了解该技术形式及技术属性,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最终提高施工质量。其中要注重对不良路基的应对处理,确保路基质量,为高速公路的顺利通车提供有力保障。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与风险规避 下载:88 浏览:484

洪滨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地区发展和提高资源运输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取得非凡的成就,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新时期的高速公路建设出现了缺乏成本管理、风险高发的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处理。本文将具体分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和风险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探索公路工程砂石料:质量控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载:65 浏览:733

赵龙刚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围绕公路工程中砂石料的质量控制与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探讨了砂石料在公路工程中的作用、砂石料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砂石料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公路工程中的未来展望。通过对砂石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程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并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砂石料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展望未来砂石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本研究对于提高公路工程砂石料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公路工程混凝土材料应用分析 下载:75 浏览:598

杨晓光 《材料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城市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往来越发频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种公路工程的建设。水泥作为公路工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每年消耗量巨大,但随着使用年限增加,普通水泥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而公路工程水泥路面也出现裂缝、开裂等较多病害,普通水泥作为建筑材料已难以满足公路建设的要求。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满足当下社会公路建设的要求,其具有耐久性高、工作性强、适用性广、强度高、体积稳定以及经济合理等优点。就此,本文研究了公路工程混凝土材料应用。

浅析公路养护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下载:78 浏览:866

周泉国 《土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迅速发展,干线公路全面进行了提升改造。按照建、养、管并重的原则,必须加大公路养护工作,提升公路服务能力。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及周围的社会条件,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对公路的影响,提出公路养护中软基处理的科学方法。本文首先,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科学选择处理方法的要点,最后提出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旨在为公路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软土地质条件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135 浏览:1599

何海光 《地球科学探索》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交通流量需求的逐渐增加,公路通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公路建设十分复杂,其中软土路基施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证软土路基的处理成果,才能推进后续工作成功进行。基于此,本篇文章将对软土地基的基础属性和处理准则进行深入探讨,并研究其处理技术的应用。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企业的软土处理技术能力。

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95 浏览:996

薛晓宇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和车辆重载化趋势的加剧,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求愈发严格。因此,研究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99 浏览:1043

丁金生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8期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研究至关重要,该技术旨在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施工技术取得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技术创新将推动绿色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为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研究 下载:94 浏览:1013

曹慧婷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8期

摘要:
鉴于BIM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优势,将BIM技术引入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模拟施工过程,预测潜在问题,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优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还能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与路基稳定性分析 下载:268 浏览:3214

王猛 《地球科学探索》 2021年12期

摘要: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及路基稳定性分析对于保障道路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地质勘察与路基稳定性分析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在公路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地质勘察数据分析来评估路基的稳定性。通过系统的地质勘察,可以全面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本文对路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地质条件下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综合地质勘察与路基稳定性分析,可以为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公路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环保可持续发展。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97 浏览:1037

周林巧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5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路工程的建设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是经济流通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运输的便利,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现如今人们对路面的坚固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研讨。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45 浏览:2671

程诗琰 《地球科学探索》 2021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做了探讨。主要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罗列了地质雷达应用技术指标,分析了各种脉冲信号形态的代表意义和地质雷达使用注意要点。一家之言,希望为地质雷达的普及和更好的应用做出贡献。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205 浏览:2341

李雪 《动力技术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路面病害现象,如果大面积的维修或重铺不仅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同时还会对正常的交通造成影响。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节约材料等优势,并且十分契合当前低碳环保的施工理念。本文就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公路工程中此项技术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