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共同性的重建与共产主义观念 下载:78 浏览:475

袁立国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在现代性视域内,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建构意在克服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社会共同性缺失和私人社会的兴起。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理论本义是"共同性",它是实现人之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个性存在与类存在相统一的共同生活。在思想渊源上,"共同性"奠基于启蒙所建构的内在性。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双重维度上深化了启蒙。第一个维度是批判性的,即坚持内在论立场,彻底终结现代性的内在与外在、政治与自然的辩证法,把启蒙的核心价值推进到解放的层面;第二个维度是建构性的,即从内在性生成主体性,以主体性(无产阶级)作为共产主义的存在论前提,把资本主义现代性扬弃为全球自由联合体。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次系统阐发——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下载:33 浏览:373

蒲国良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借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之机,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正面阐述。《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3)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可靠保证;(4)人民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手段;(5)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6)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必须长期坚持和遵循的,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有发展的观点。

市场分配的嬗变:由垄断到共产主义——经济学思政教育的一个逻辑 下载:194 浏览:1859

卢宇峰 《中国经济》 2023年3期

摘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市场分配优于传统社会的特权分配;但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分配的不足也越来越暴露出来:市场中资本和知识技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而形成新的特权,并且影响甚至主导分配,从而产生新的分配两极分化问题。只有朝着按需分配的方向加强国家调控,此时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然逻辑。这个方向在本质上也就是共产主义方向。

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失败的政治原因探析 下载:302 浏览:3096

董芬芬 《中国经济》 2021年10期

摘要:
由于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导致苏俄严重的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逐渐引起了很多农民和工人阶级的不满,并且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危机。列宁为解决国内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推行“新经济政策”,由于它与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背道而驰,理论本身不够成熟,未能完全得到苏共(布)意识形态的承认。列宁逝世后,围绕新经济政策的党内斗争严酷而激烈,“新经济政策”因此成为了党内斗争的牺牲品,最终以被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取代而告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