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营造融合发展初探 下载:68 浏览:452

宋晓真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社区营造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的研究,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建议,希望跳出传统村庄规划思路,进一步研究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创新方法,尤其归纳出一些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社区;营造;

推进农村社区良性发展路径 下载:67 浏览:466

郭园庚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存在资金短缺、资金投入率低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破解农村转型困境,应以健全制度政策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发展为保障,以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为基础,从完善社区发展需求表达机制、构建社区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机制、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管理模式和建立分级负责的公共服务供给财力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寻求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方案。

农村社区散居院落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以都江堰市海云社区高家院子“百村容貌”整治为例 下载:45 浏览:413

刘欢 黄晓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住进了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区。然而,仍有不少农民居住在散居院落中,其环境卫生、公共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与集中居住区相差甚远。本文以都江堰市崇义镇海云社区高家院子"百村容貌"整治为例,介绍在院落环境整治实施前后,农村社区如何引导院落群众全程参与投工投劳,充分发挥院落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积极构建院落群众民主自治的框架体系,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活力、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集中居住区与散居院落之间在服务管理上形成的"新二元结构",最终努力实现集中居住区与散居院落之间统筹发展、成果共享。

厦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及媒介使用调查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为例 下载:61 浏览:480

蔡正华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赖于对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播。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为例,从囷瑶村文化活动、村民媒介使用、政府信息的传播等方面对囷瑶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以发现农村社区在文化建设、媒介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意见和措施。

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207 浏览:2099

邹飞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1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又将乡村振兴上升至国家战略,而乡风文明建设则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对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繁荣乡村的精神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逆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可见,乡村文明建设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因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要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作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村社区社科知识普及载体创新研究 下载:166 浏览:2356

郭瑞2 龚颖1 《中国城镇》 2024年2期

摘要:
加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社科普及载体的创新是社科知识普及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本文概述了安徽省农村社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载体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社科知识普及载体创新的合理化路径,并从科学立法、优化配套、标准管理、资金保障、人才支持等五个维度提出创新保障,为乡村振兴发展寻求新动力。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现实瓶颈与纾解路径 下载:319 浏览:2927

杜媛媛 《中国城镇》 2022年10期

摘要: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全民学习”的主阵地,不但有助于村民精神文化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同时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有裨益。大力发展农村社区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丰裕村民的物质生产生活、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但是,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遭遇一系列现实瓶颈。鉴于此,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应充分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保障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