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面瘫的针灸为主分期治疗 下载:378 浏览:2530

袁有平 《中国中医药》 2022年4期

摘要:
面瘫又称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中医也称之为“口僻”,是以突然出现的一侧口角和眼睛偏斜,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原因主要是受寒着凉、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定致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特异性或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该疾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通常很急,病人经常醒来后发现嘴巴偏向一侧,无法闭上眼睛、皱眉、蹙额,牙齿不能露出来,无法鼓腮和吹口哨,嘴角向健侧出现明显的歪斜,额头上皱纹消失,鼻唇沟变得平坦。部分病人初期时伴有耳后或乳突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眩晕、耳道或耳廓疱疹等症。部分迁延不愈病人,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出现面肌“倒错”现象,因神经功能紊乱出现面肌痉挛、进食时出现反射性流泪(鳄鱼泪征)、闭眼时出现额肌或口角收缩(口眼联动征)等面瘫后遗症。面瘫通常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临床上常将茎乳孔内面神经炎症引起的核下性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面瘫,而将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引起的核上性瘫称为中枢性面瘫,前者是病灶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后者只出现病灶对侧面下部肌肉的瘫痪。周围性面瘫常见于贝尔氏面瘫,亦见于亨特氏面瘫。前者因无菌性炎症所致预后较好,后者因疱疹病毒对神经造成了损害而预后较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