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安全事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下载:52 浏览:351

孙磊1 刘国买2 林振思1 殷乃芳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探究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的演变规律,促进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开展建筑业安全事故时空分形研究。对2000~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上事故快报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谷歌地球系统中的经纬度信息,建立了建筑业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数据库。基于分形理论中的R/S方法,研究建筑安全事故的时间分形特征;利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法,统计不同网格尺度下建筑安全事故的事故数量,研究建筑安全事故在全国、九大自然地理区以及干湿分区的分维值,分析其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建筑安全事故时间序列分形特征客观存在,Hurst指数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安全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全国范围内建筑安全事故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形特征,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形特征更加明显。

不同复垦措施下铁尾矿的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 下载:59 浏览:470

郭岩松 吕春娟 郭星星 陈丹 王煜 《中国土壤》 2019年6期

摘要:
在铁尾矿复垦区,运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复垦措施的土壤多重分形特征,有助于表征重构土壤特征,并进而为分析重构土壤的性质奠定基础。以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国泰矿业有限公司泉子沟的铁尾矿为研究对象,对坡面5种复垦措施样地的表土层土壤粒径分布进行多重分形参数分析,并探讨了其与土壤性质和土壤抗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铁尾矿复垦样地重构土壤粒径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且不同复垦措施间多重分形参数特征差异明显。与砂土基质相比,砂菌基质和裸尾矿基质的粒径分布集中程度D(1)和D(1)/D(0)较低,谱宽△ɑ琢较大,其质地非均匀性程度较高;与油松紫穗槐模式相比,刺槐连翘模式的集中程度D(1)和D(1)/D(0)在砂土基质中较高,在砂菌基质中没有明显差异;但在质地非均匀程度方面,油松紫穗槐模式高于刺槐连翘模式;裸尾矿基质与其余样地相比,粒径分布的集中程度D(1)和D(1)/D(0)较低,质地非均匀程度较高,但对称度△f与砂土基质差异不大;砂菌基质的粒径分布对称度△f最高,砂土基质和裸尾矿次之。(2)铁尾矿复垦样地粒径分布对称度△f与抗蚀性、饱和持水率、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D(1)、D(1)/D(0)和△ɑ琢与抗蚀性和土壤性质的关系不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铁尾矿复垦土壤重构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83

林清美 廖超 林戴齐 唐茹 孙钰翔 谢丽华 黎丽娜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材料,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耕层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期施肥(高量有机肥+化肥(2/3 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 OM)、单施化肥(NPK))和地下水位(20 cm、80cm)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分布、分形维数及特征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2~0.25 mm团聚体含量表现为2/3 OM> 1/3 OM> NPK,而微团聚体含量均表现为2/3 OM <1/3 OM

基于分形几何的甲骨文字形识别方法 下载:40 浏览:417

顾绍通 《中文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甲骨文是流行于我国古代商朝的成熟文字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平面图形,笔画和结构不是非常稳定。很多字形具有图画性质,难以区分明显的结构,难写难记。已有的编码输入方法受众面小,效率很低,使用受限。该文分析了甲骨文字形的分形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字形的重心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甲骨文字形的平面图形划分为四个象限。利用分形几何的原理,通过计算字形以及各个象限的分形维数,将甲骨文字形形式化为一组分形描述码。再通过与甲骨文字形的分形特征库进行配准,从而识别甲骨文字形。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形几何可以较好地识别甲骨文字形。

三江侗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及场所性研究——以三个侗寨为例 下载:55 浏览:352

杨明 李健 《中国城镇》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基于高山型、丘陵河岸型、平地田园型三种不同地理格局的聚落类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三个侗寨——高定寨、岜团寨、马安寨,将分形理论引入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运用盒子计数法计算其空间形态的二维平面图斑分维值,结合场所特征剖析三者分形特征与差异原因。研究显示:三个村寨都表现分形特征,验证寨子形成过程是自组织;且分形维数近似自然维数,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村寨的选址及发展变化与地形地貌存在联系性,其中高定寨的分维值随盒子计数尺度呈线性变化,表明高定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性相对较强;总体上不同地形地貌的侗寨分维值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多样因素造就了侗寨发展的多样性,因而关于侗寨的保护、更新与发展应以人为本,切合时代需求提出发展建议。

基于分形理论的北京传统村落空间复杂性定量化研究 下载:76 浏览:471

刘泽1 秦伟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前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复杂性的描述多基于主观判断,而缺乏从客观角度的认知与评测方法,因此难于量化村落整体形态的复杂程度及判断哪些空间会对其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京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法,分别对村落外部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的分维值进行计算,并通过比较分析证明了空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态对传统村落的复杂性起到主要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膨胀与蚕食"的画像处理技术,依次提取不同尺度规模的公共空间并逐步进行解析与统计,以此明确了9.8m×9.8m以上的空间对北京传统村落形态的复杂性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并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村落的形成类型与其空间形态复杂性的影响要素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保护规划中不仅要维持村落"形"的特征,更要延续"形"与"型"的对应关系及其结构体系。

不同温度花生壳生物炭孔隙特征及其差异 下载:36 浏览:362

付仲毅1 于晓娜1 张晓帆1 李志鹏1 凌天孝1 周涵君1 孟琦1 张胜2 叶协锋1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评价花生壳生物炭农业与环境领域应用价值与潜力,该研究分别在100~800℃条件下制备花生壳生物炭,测定其孔隙参数,以期了解花生壳生物炭在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的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00~500℃条件下制备的花生壳生物炭以中孔和大孔为主,其吸附解析等温线为Ⅱ类吸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3型,孔隙结构主要由狭缝孔构成;600~8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以微孔为主,其吸附解析等温线为Ⅰ类吸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4型,孔隙结构主要是锥形孔。当热解温度从100℃上升至600℃过程中,BET比表面积、比孔容均呈上升趋势,同时t-Plot微孔比表面积、t-Plot微孔孔容、中孔比表面积、中孔孔容也均在600℃时基本达到最高水平。花生壳生物炭的孔径分布随温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孔峰主要在3~5 nm处,100~600℃条件下峰值表现为升高趋势,600~800℃条件下峰值逐渐降低,与比表面积分布图结果相一致。花生壳生物炭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1和体积分形维数D2均在600~800℃条件下水平较高,高热解温度导致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有所增加,生物炭表面更加粗糙。根据花生壳生物炭在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的孔结构变化规律,为花生壳生物炭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实现花生壳综合高效利用。

长期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红壤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下载:64 浏览:455

王艳玲 蒋发辉 徐江兵 刘真勇 高振 《土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以连续种植花生26年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有机无机配施试验区的NPK(对照),NPK+花生秸秆(还田)、NPK+稻秆(稻秆)、NPK+鲜萝卜菜(绿肥)及NPK+猪厩肥(厩肥)等5个肥料处理土壤,采用吸管法逐级提取了大小粒级微团聚体土壤样品,分析了各粒级微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探讨了微团聚体的粒级组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形维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配施有机肥未能显著改变旱地红壤中大小粒级微团聚体比例的分布格局,即0.25~0.05 mm>2~0.25 mm>0.05~0.01 mm>(<0.005 mm)>0.01~0.005 mm,其中优势粒径0.25~0.05 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为44.3%50.0%。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旱地红壤2~0.25 mm,0.25~0.05 mm及0.05~0.0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高特征微团聚体比例,增大分形维数,且随着<0.05 mm粒级微团聚体数量的增多,分形维数均显著增大。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0.005 mm)>0.25~0.05 mm>(2~0.25 mm)>0.05~0.01 mm>0.01~0.005 mm,其中0.25~0.05mm与0.05~0.01 mm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受施肥的影响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总量与2~0.25 mm、0.25~0.05 mm及0.05~0.01 mm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0.25~0.05 mm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为55.4%,显著高于其它粒级微团聚体。

函数的连续性、不可微性与自相似性方法 下载:45 浏览:377

姚正安1 赵红星2 《数学应用》 2019年11期

摘要:
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自相似性,运用傅里叶级数的理论,给出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处处连续但处处不赫尔德连续;处处赫尔德连续但又处处不更高阶连续的函数的构造方法,并对这类函数的相关性质给出严格的证明.通过实例,说明了这种构造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MapReduce改进离散型萤火虫算法和多重分形的属性约简方法 下载:69 浏览:485

陆玉佳1 倪志伟1 朱旭辉1 许力分2 伍章俊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属性约简问题,提出基于MapReduce改进离散型萤火虫算法(IDGSO)和多重分形(MFD)的属性约简方法.首先,通过对萤火虫个体的移动方式进行离散化改进,引入迁徙策略和高斯变异策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并提出改进离散型萤火虫算法.然后,将IDGSO结合MFD应用于属性约简中.最后,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属性约简问题,采用MapReduce编程模式,实现对IDGSO和MFD的并行化.在UCI数据集和实际气象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约简性能较优,运行效率较快,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叉树弧形分形偶极子天线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下载:54 浏览:505

张小红1 南晓晓1 杨义先1,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6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弧形三叉树状结构的RFID分形偶极子贴片天线,该天线采用相对介电常数εr=4.4,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0.035的环氧玻璃板为介质基片,利用简单的微带巴伦结构进行馈电,通过平行双线结构实现更优的阻抗匹配。软件HFSS电磁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形天线的回波损耗RL比二叉树弧形分形天线的16 d B更高,可以达到36 dB,阻抗匹配效果比较理想。对天线进行实物加工与测试,天线输入反射系数S11和方向图实测结果与软件仿真非常吻合。利用三叉树弧形分形结构的空间填充性,设计出的天线尺寸比二叉树弧形分形天线尺寸减少了80%,同时辐射面积相对二叉树有所提高,辐射性能均匀可靠。

RFID分形阅读器天线设计 下载:53 浏览:442

陈祖爵 钟志慧 《天线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研究了不同阶数的Minkowski分形微带贴片天线的性能,给出了一种双层2阶Minkowski分形阅读器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谐振频率点处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尺寸大小为30mm×30mm,与普通的方形贴片天线相比,其面积大约减少了43.75%,宽度减少了25%,具有较好的尺寸缩减特性,天线的性能和尺寸能满足手持RFID阅读器的要求。该天线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等特点,适合用于RFID阅读器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一种新型的Hilbert分形RFID标签天线 下载:51 浏览:441

倪静 闫述 《天线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具有尺寸缩减特性的天线结构成为RFID设计的实际需要,Hilbert分形结构是天线小型化设计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本文论述了Hil-bert分形天线的基本原理,对弯折偶极子天线采用Hilbert分形结构进行小型化设计,并对实物进行仿真。经测试与仿真后结果表明:标签天线尺寸约为25.6mm*16.2mm,工作在中心频率915MHz处,增益达到2.19dB,相对阻抗带宽为90MHz。天线能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可应用于酒瓶盖防伪RFID标签中。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