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肿瘤正电子显像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 下载:25 浏览:393

廖栩鹤 王荣福 张建华 刘萌 庞小溪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实现一站式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成像,对恶性肿瘤原发灶定位及定性、分期及治疗决策、预后判断、生物靶区勾画、疗效监测及复发再分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全文首先就18F-FDG PET/CT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述,同时与包括CT、MR、超声等在内的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横向对比,最后就其他常见的正电子显像剂(18F-FLT、11C-choline、68Ga-PSMA等)的肿瘤应用进行概述,以期简要的展示PET/CT在肿瘤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

甲基丙二酸尿症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与诊治 下载:23 浏览:240

刘雪芹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甲基丙二酸尿症心血管系统受累可并发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高血压及血栓性疾病,是造成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复习相关文献,阐述心血管系统受累疾病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诊治水平。

快生长分枝杆菌软组织感染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下载:95 浏览:499

周佳1 金博1 肖楠2 黄磊1 孙立颖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快生长分枝杆菌(RGM)的耐药性及RG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进一步认识RGM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年间分离到的3株RGM,分别采用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基因测序法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分析RG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株RGM均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利奈唑胺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均耐药。临床分别使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或利福平进行经验治疗,感染鼻疽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的患者痊愈出院,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结论 RGM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强,临床经验用药应避免使用此类抗菌药物。

我国53316名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下载:10 浏览:262

丁炎明1 吴欣娟2 肖艳艳1 王秀英1 邓俊1 田君叶1 李晶1 2020年3期

摘要:
调查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 31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5%的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中专科护理相关工作居多,占97.7%,参与专科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的专科护士分别占63.6%和59.7%。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未分层使用和缺少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分别占81.1%、56.4%、47.6%和46.5%。专科护士感受方面,对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医院提供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职称或职位晋升优先权、专科岗位绩效/津贴4个方面表示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5%、37.7%、31.0%和27.9%。在专科护士需要的支持方面,84.6%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提高专科护士待遇;73.4%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参加专科相关培训的机会;70.2%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65.8%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增加专科护士工作岗位。结论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目前以临床专科护理为主,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方面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和未分层使用是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专科护士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亟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提供专科相关培训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

3种检测系统常规血液凝固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 下载:76 浏览:504

王悦1 屈晨雪2 龚岩2 高学硕1 王国洪1 徐国宾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比较3种系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的一致性,并观察质控物的基质效应。方法选取不同水平患者样本100份,采用CA7000血液凝固分析仪、Top700血液凝固分析仪、CP2000血液凝固分析仪(分别简称CA7000、TOP700、CP2000)同时检测PT、PT-INR、APTT、Fib、TT、DD、FDP,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结果的相关性,计算两两系统间相对偏差。选取18种不同来源质控物在3种检测系统上同时检测PT、Fib、DD,评价质控物互换性。结果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PT、PT-INR、Fib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2为0.91~0.99),两两系统间偏差分别<15%、15%、20%;3种系统检测DD的结果显著相关(r2≥0.90),CA7000、CP2000检测DD一致性好,但Top700测定结果显著低于CA7000、CP2000;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APTT、TT结果有中度相关性(r2为0.56~0.76),且三者间测定结果有系统偏差。3种系统均采用同一品牌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检测FDP,系统间FDP检测结果有良好相关性(r2>0.99)。不同系统检测DD结果相关性良好(r2为0.92~0.99),但两两系统间测定结果偏差显著。18种质控物PT、Fib、DD的检测结果在3种检测系统间均无互换性。结论不同检测系统血液凝固试验检测结果一致可比程度不同,血凝质控物基质效应显著,使其在不同系统上检测结果偏差大于患者样本的检测结果。

顺产产妇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循证指南的质量评价 下载:22 浏览:427

王晋芳1 徐杨2 陈延亭2 韩柳3 姜雨婷4 赵俊强1 李学靖1 马睛雅1 郝玉芳1 2018年8期

摘要:
评价国内外顺产产妇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相关循证指南,分析各指南的特点,为临床进行基于证据的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专业学会网站、临床实践指南网站、数据库的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相关指南,采用临床研究与评估工具AGREEⅡ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分析各指南的特点。结果共检索出国内外7部相关循证指南,在AGREEⅡ评价的6个领域平均标准化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90.21%,参与人员68.25%,严谨性69.94%,清晰性89.41%,应用性70.63%和独立性68.25%。7部指南总体标准化得分均分为75.65%,总评分均分为5.67(满分7分),指南总体质量评价为4部A级,3部B级。结论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循证指南的总体质量较高,但部分指南在参与人员、严谨性、独立性领域仍有待完善。我国尚无满足循证指南标准的会阴损伤相关指南,国外高质量的循证指南经过本土化后可以作为我国临床开展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循证证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