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59 浏览:389

张湘湘1 陈坤影2 苏斌1 林瑞典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院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全院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院内感染患者共550例,对照组则为随机抽取同等数量同期分离的非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检出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550例,其中男性325例,女性225例,平均年龄为59.30±20.71岁。耐药率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对照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OR=1.163,95%CI:1.021~1.325,P<0.001)、住院天数(OR=1.789,95%CI:1.455~2.199,P<0.001)、手术(OR=4.436,95%CI:3.249~6.057,P<0.001)、基础疾病(OR=2.124,95%CI:1.562~2.888,P<0.001)和侵入性操作(OR=3.607,95%CI:2.667~4.879,P<0.001)。结论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高于非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重点监测高危人群,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有利于指导院内感染该菌的预防与控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 下载:83 浏览:459

雷爱弟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观察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纳入同时期于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均高于治疗前,FIB、D-D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Qmin、Vmin均高于治疗前,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其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78 浏览:442

汤浩文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临床诊断及围生儿结局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临产前胎心监护异常的112例孕妇为研究组,以同期胎心监护正常的112例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进行胎心监护,能够为胎儿窘迫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在围生儿预后判断上,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品管圈模式对提高手术室器械清点率及减少差错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62

郑小燕 颜阿梅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品管圈模式提高手术室器械清点率及减少差错的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2016年3-8月开展品管圈模式收治的112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组,另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未开展品管圈模式收治的136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分析两组器械清点符合率和差错发生率。结果:品管圈组器械清点符合率99.1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组器械差错发生率1.7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品管圈模式,不仅能降低差错发生率,还能提高器械清点符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