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大豆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69

武红艳 王岩 赵天宏 田荣荣 张铭 牟琳 《中国土壤》 2019年12期

摘要:
为探讨臭氧胁迫和秸秆还田对大豆叶片C、P、K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开顶式气室法(OTCs),研究了两种还田方式(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不还田)对不同臭氧浓度(CK:O3为环境浓度,T1:O3浓度为(80±10)nmol mol-1,T2:O3浓度为(110±10)nmol mol-1)下大豆叶片C、P、K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使大豆叶片在分枝期CK处理下全P和全K含量显著降低,而C:P和C:K显著升高,T1处理下有机C和全K含量以及C:P显著降低,而P:K显著升高,T2处理下全P和全K含量显著升高;开花期CK处理和T2处理下有机C和全K含量显著上升,而CK处理下C:P显著升高,C:K和P:K显著降低,T2处理下P:K显著降低,T1处理下全K含量显著降低,C:K和P:K显著升高;结荚期臭氧浓度升高处理下有机C和全K以及C:P显著升高,而P:K显著降低;(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在生育前期低臭氧浓度下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C含量显著升高,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全P含量升高,全K含量无显著变化;(3)开花期,叶片有机C与土壤有机C呈显著正相关性,分枝期和开花期叶片全K与土壤全K呈显著负相关性。在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秸秆还田可提高大豆叶片和土壤有机C以及叶片全K含量,有利于生育前期叶片对P素的吸收。

土壤施硒对茶树叶片硒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74

秦玉燕1,2 王运儒1,2 时鹏涛1,2 甘志勇1,2 李鸿1,2蒋越华1,2 梁宏合1,2 罗清1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茶树为试材,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土壤沟施的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茶树叶片总硒、有机硒及K、Ca、Mg、Zn、Fe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叶片总硒含量随着施肥浓度增加显著升高,随着采样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施肥后5个月达到最大值。茶树对Se(VI)的吸收和转运能力远高于Se(IV),硒酸钠处理叶片总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0.4~25.3倍。茶树吸收无机硒后大部分都转化为较为安全的有机硒,有机硒占总硒比例为91.6%~96.2%。土施不同浓度硒肥,叶片K、Ca、Mg、Zn、Fe含量呈现出波动式升降变化的特点,施硒显著提高嫩叶Zn含量,并显著降低老叶Ca、Fe含量,对叶片K、Mg含量无显著影响。

旋风分离器分级轮结构对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477

许梦 冯俊萍 曹清林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优化旋风分离器的分级轮结构,增强分级效果,提高分级效率,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分级轮在不同叶片形状、数量和倾角情况下,旋风分离器内颗粒湍动能、压力和轴向速率的变化情况。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叶片数量为48片时,颗粒湍动能极差最小,压差极值最大,且轴向速率极差较小,分级轮内流场较为稳定;叶片形状为斜叶片时,颗粒湍动能和轴向速率的极差均最小,压差较大,分级轮内部的流场较为稳定;叶片倾角为30°时,颗粒湍动能极差和轴向速率极差都最小,且比其他叶片倾角角度的压差差值更小,分级轮内部的流场较稳定,利于分级。

湿料硝酸钾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选择 下载:64 浏览:262

张罡1,2 董朝领1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根据湿料硝酸钾易结块的特性,设计了不带吊轴的螺旋输送机用于输送湿料硝酸钾,确定了螺旋输送机的各种参数,如螺旋轴径、螺旋直径、螺旋螺距等。

风电叶片模具翻转机构分析与优化 下载:65 浏览:427

石鹏飞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风电叶片模具翻转机构油缸负载偏大及翻转运动速度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分析风电叶片模具翻转机构运动过程,推导翻转角速度、翻转载荷同油缸运动速度、翻转机构各铰点尺寸之间的关系,建立翻转过程力矩平衡表征模型,以翻转所需油缸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翻转油缸铰点尺寸。通过优化控制翻转油缸运动速度,实现匀速翻转,提高翻转机构运动稳定性和可靠性。

非接触式异步振动参数辨识仿真研究 下载:53 浏览:422

刘涛 薛文鹏 孙科 丁旭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简要介绍了叶尖定时测振原理,基于单自由度振动原理,利用三角函数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异步振动重构方法。为提取重构方法中关键参数-相位差,通过分析传统FFT算法和全相位FFT算法的优缺点,建立了融合传统FFT算法与全相位FFT算法的相位差提取方法。数值仿真表明:异步共振频率计算值与真实值的差值为0.06 Hz,误差为0.017%;幅值计算值与真实值的差值为0.1 um,误差为0.05%。建立的异步振动重构方法合理可行,能够满足工程试验的需求。

随钻测井用涡轮发电机叶轮型面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88 浏览:409

李碧柳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利用三维扫描仪对涡轮进行扫描,对比扫描点云生成的网格模型与设计模型,得出检测结果偏差数据。在涡轮上规划测量点,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涡轮测量点进行检测,得出三坐标检测偏差结果。再对两种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出有关涡轮制造质量的结论。最后将两种检测方式结果互相印证,总结了两种检测方式的优缺点,得出两种方式各自的实用范围。

汽轮机中小型叶片机器人抛磨系统研究 下载:81 浏览:490

付俊 陈弈 盛仲曦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汽轮机中小型叶片抛磨,研制了一套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自动抛磨系统。系统组成包括工件快速抓取装置、工件抓取精度校验模块、抛磨机、离线编程系统等。应用该系统对两个规格叶片进行了抛磨应用试验,工件的抛磨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均达到产品要求。实现了从工件抓取上料到抛磨完成下料过程的全自动化抛磨。

基于离线编程的汽轮机中小叶片机器人抛磨工艺规划研究 下载:79 浏览:484

陈弈 盛仲曦 付俊 董娜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汽轮机中小叶片机器人抛磨工艺规划的方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商用离线编程软件二次开发了专用的离线编程模块,可快速生成用于叶片抛磨的离线程序,以及完成运动仿真及机器人标定等工作。实验表明,采用该工艺规划方法生成的程序能够快速、精确完成汽轮机叶片机器人抛磨作业,抛磨效果良好。

风力机叶片损伤故障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13 浏览:186

杨昌杏 李录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目前风力机叶片损伤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开展综述,指出其研究现状和值得研究的问题。综述了风力机叶片的故障类型及其对应的故障机理以及5种常用的风力机叶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通过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发现,各种损伤检测技术都能够对风力机叶片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检测,但是单一的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对叶片损伤故障检测的要求,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叶片进行综合检测。

考虑不同截面翼型选取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 下载:23 浏览:253

刘永前1 赖福兴1 阎洁1 陈子新2 李莉1 韩爽1 王永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传统叶片优化设计中缺乏对截面翼型的考虑,导致叶片设计难以达到最优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考虑不同截面翼型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以截面翼型、弦长和扭角为设计变量,以年发电量最大化为目标,兼顾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建立了叶片参数设计遗传算法优化模型。以某1.5 MW风电机组为例,验证所提出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截面翼型等参数优化后的叶片功率系数明显增大;机组特性曲线在较大范围内均能保持在最佳功率系数附近,更易控制在最大风能捕捉效率点运行,从而提升了年发电量;同时,增加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以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

低温热源有机工质带叶片盘式透平设计及性能分析 下载:43 浏览:447

陈曦 张燕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Tesla盘式透平是一种以流体边界层摩擦力带动转子旋转的非传统透平,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质适应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低品位热源余热回收系统。但由于其特有的做功方式,盘式透平的运行转矩与效率均远低于常规透平形式,这也是制约其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盘式透平的相邻盘片间增加导流叶片,并针对增加叶片后的透平结构进行了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验证。CFD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流体通道内的流体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并能够预测透平效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针对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使用不同有机工质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不同种类工质做功时,增加叶片均可以大幅提升盘式透平转矩与效率。

飞机发动机叶片燕尾基座自动化喷涂研究 下载:12 浏览:411

董慧芬刘健健 吕波漾 《传感器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飞机发动机叶片燕尾基座的自动化喷涂问题,以提高喷涂涂层均匀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结构件表面喷涂模型的均匀性分析方法。首先设计了燕尾基座自动喷涂的涂料雾化系统和机器人本体系统,然后从飞机发动机叶片燕尾基座的表面几何结构入手,分别建立了平面喷涂模型和曲面喷涂模型,并进行涂层均匀性分析,最后依据均匀性分析结果进行机器人喷涂路径规划。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复杂结构件表面喷涂模型的均匀性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基于此的机器人喷涂路径规划是合理的,为自动喷涂原理样机的研制提供了设计参考。

盐胁迫对紫苏叶片光合特性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下载:23 浏览:217

易家宁 王康才 董雨青 张琪绮 毛晓敏 邓艳婷 《土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以紫苏实生苗为材料,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盐胁迫程度对紫苏叶片光合特性及离子平衡的影响,以期为紫苏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紫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光合参数(Pn、Gs、Ci、Tr)则均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强而下降;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光合色素含量则在NaCl浓度为25 mmol L-1时达到最大值,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则在Na Cl浓度为40 mmol L-1时达到最大值。紫苏叶片中Na+、K+、Ca2+含量在低盐浓度条件下变化缓慢,在高盐浓度下Na+含量显著增加而K+、Ca2+含量则显著下降。本试验结果说明紫苏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盐胁迫伤害,对盐有一定的适应性。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缺陷识别 下载:24 浏览:256

仇梓峰 王爽心 李蒙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风力发电机叶片人工检测低效,缺陷诊断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与图像处理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缺陷识别方法。通过Halcon 12与Visual Studio 2015的联合开发,实现图像处理流程、检测结果输出以及缺陷回放等功能,包括相机标定、通过快速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处理图像、动态阈值分割叶片图像缺陷特征,利用区域处理识别裂纹和砂眼等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分类与测量以及输出对叶片质量的分析报告等,实现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功能。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中的较高精确性与算法稳定性。

基于SCADA数据的风机叶片结冰检测方法 下载:21 浏览:229

李宁波1 闫涛1 李乃鹏1 孔德同2 刘庆超2 雷亚国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工作在寒冷地区的风机易出现的叶片结冰现象,提出一种基于SCADA数据的风机叶片结冰检测方法。根据叶片结冰会增大发电机的功率损耗,选择风速与网侧有功功率2个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造对叶片结冰敏感的风速与网侧有功功率在非主成分方向投影特征,通过选择最优阈值使逻辑回归分类器适用于不平衡分类,可以实现风机叶片结冰检测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施氮量的响应 下载:37 浏览:327

蔡树美1,2,3;诸海焘1,2,3;徐四新1,2,3;张德闪1,2,3;杨业凤4;付子轼1,2,3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内涵延伸,植物个体功能性状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上,都已成为明确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与环境协同变化规律的可靠途径。通过透射电镜法观察了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并测定了黄瓜叶片化学组成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与化学组成之间具有协变关系。无氮和高氮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中N, P, K含量较低,相对应的是叶绿体中片层结构混乱,脂质小球数量多,并且高氮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加(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生理性状、养分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均存在关联。黄瓜叶片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和pH相关性较强。CAT, NR和GS活性均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MDA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负相关(P <0.05),CAT和GS活性与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研究以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明确了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施肥策略的响应规律,弥补了传统群体生态学应用方面的不足,对于提升日光温室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叶片阻尼式光纤束差压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12 浏览:398

胡浩1,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对一种叶片阻尼式光纤束差压传感器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首先设计基于叶片阻尼式的传感器探头结构,分析了传感器探头的工作原理;再对传感器系统进行设计,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强度补偿;然后建立了强度调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传感器主要性能的参数R、e、r、k等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时的Δp-M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各参数取为定值时,传感器输出值随着压差的增大而减小,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小取决于主要性能参数的选取,不同的性能参数下传感器线性度均较好。研究证明,该传感器结构能适用于不同压差检测场合的需要。

指数施肥对美国山核桃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26

王益明1,2 卢艺1 张慧2 鞠昌华2 裴文明2 胡菲1 万福绪1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探究施肥对美国山核桃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以美国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0 (CK)、100、200、400、600、800 mg/株6个不同的施氮处理,运用指数施肥法研究了6种氮素施肥处理下美国山核桃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别在N600处理(600 mg/株)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3. 4 cm、5. 08 mm和9. 33 g/株。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美国山核桃幼苗叶片氮、磷、钾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22. 58、1. 89和12. 71 g/kg,最适含量范围分别为22. 58~32. 73、1. 89~3. 15和12. 72~22. 05 g/kg。综合3种养分的最适含量范围,推断出美国山核桃幼苗的最适施氮量为600 mg/株。

NAA、6-BA和KT对烟草叶片不定芽和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85

张凌云 孙娟 刘艳秋 《生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以烟草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A、6-BA和KT对其不定器官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0.1 mg/L NAA+0.25 mg/L 6-BA浓度配比下,烟草叶片出芽率为100%,且不定芽生长旺盛;MS+1.0 mg/L NAA+0.1 mg/L KT浓度配比下,烟草叶片生根率为100%,并且每个叶片的不定根数较多。当NAA浓度一定时,培养基中添加6-BA比KT更利于叶片不定芽的分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