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乏燃料湿法后处理中脉冲萃取柱的设计选型 下载:60 浏览:387

曹鑫 侯媛媛 刘继连 刘郢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脉冲萃取柱是乏燃料湿法后处理中的核心工艺设备,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几何尺寸小,两相流动和传质性能好,通量较大,且容易实现远程控制,无运动部件,可实现免维修。折流板脉冲萃取柱不仅可以消除沟流效应、避免板材浸润性变化造成的运行不稳定,还有利于污物和固体颗粒的排出,甚至能够处理含有固体颗粒的物料。脉冲萃取柱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放大性能,乏燃料后处理厂会根据不同的工艺指标设计满足要求的脉冲萃取柱。

蛋白质与笃斯越桔花色苷结合提高其稳定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445

王丹1 于情情1,2 马越1 王宇滨1 张敏3 赵煜炜3 赵晓燕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9期

摘要:
为揭示笃斯越桔花色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及提高其稳定性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及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笃斯越桔花色苷与BSA的结合情况、花色苷结构对结合作用的影响及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BSA结合后笃斯越桔花色苷吸光值增加,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光谱有红移现象,且液相吸收峰下降,证明花色苷与BSA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液相单峰面积变化情况及单体结果揭示矢车菊-3-芸香糖苷与BSA的结合强度大于芍药-3-葡萄糖苷大于矢车菊-3-葡萄糖苷。与BSA结合后提高了花色苷的稳定性,提高稳定性的程度与结合强度成正比。

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02

马越1 丁真真1,2 赵晓燕1 陈计峦2 张超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葡萄糖、海藻糖、乳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颜色、叶绿素、褐变度、复水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脱水西兰花中叶绿素稳定性显著提高,达到136.8 mg/g,比对照组提高65.5%;褐变度仅为0.206,比对照降低72.8%;同时,脱水西兰花中Vc保留率达到65.4%,ORAC值达到276μmol/L TE/g。葡萄糖浸渍处理后西兰花的上述品质显著高于海藻糖和乳糖浸渍处理。因此,葡萄糖浸渍处理可以提高脱水西兰花的品质。

镁合金表面电沉积铝工艺的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461

姚天宇1,2 杨海燕2 周素洪3 叶兵1 蒋海燕1 《新材料》 2019年4期

摘要:
镁合金具有质轻,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加工性、减震性和抗冲击性好,环保易回收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等优点,在军事、航空、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镁合金极易发生腐蚀,因此,镁合金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有效的表面防护处理。在诸多的表面处理方法中,镁合金表面镀覆铝层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摩擦磨损性,还可保持镁合金的金属属性,同时具有轻质、易回收等优点,一直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镁合金表面镀覆铝层的方法主要有:喷涂法、液体扩散法、渗铝法、高能束熔覆法和沉积法。沉积法又包括溅射沉积、物理/化学气相沉积、电沉积。其中电沉积法因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镀层的厚度和质量可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电沉积铝技术主要包括前处理工艺、电解液种类、电沉积工艺参数、镀后处理工艺和镀层性能等几个方面。镁合金电沉积铝前处理工艺十分关键,主要包括机械打磨、碱性除油、酸性浸蚀、活化处理和预沉积金属底层。电沉积铝电解液分为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和无机熔盐三类。其中,有机溶剂易挥发,现在已很少使用;离子液体绿色环保,但成本高;无机熔盐成本低,但沉积温度高,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电沉积工艺参数与常规水溶液相似,主要包括电流密度、电沉积温度、搅拌速率、添加剂和水含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含量,水汽的引入将严重影响镀层质量甚至无法电沉积铝。电沉积铝镀层与基体结合力不好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镀后处理工艺非常重要,镀后处理包括热处理和阳极氧化处理。热处理可在镀层与界面处形成冶金结合,显著提高镀层结合力;阳极氧化可进一步提高镀层耐腐蚀性和硬度。另外,合金化是提高镀层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针对镁合金表面电沉积铝镀层技术,从镁合金前处理、电解液类型、电沉积铝工艺参数和镀层后处理与性能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在铝镀层方面的研究经验,对镁合金表面电沉积铝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制备与后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91

刘云子 张伟 宋占永 《新材料》 2018年10期

摘要:
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低成本、简捷高效、绿色环保的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已在柔性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导电墨水作为印刷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关键材料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结合印刷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对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其机理进行概述,综述了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的制备和后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部分有潜力的前沿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对应的优势与局限及其发展方向。最后结合印刷电子技术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GPS-PPK海测方案应用分析 下载:65 浏览:450

张颖1 沈卫明2 李静1 赵刚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解决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独特地理、水文条件下水深测量的现实困难,提高测量精度,本文将GPS动态后处理技术(GPS-PPK)运用于该海域的水下地形测量工作中。GPS-PPK技术具有控制距离远、无需实时数据传输的优点,是船载一体化水深测量时三维精确定位的理想选择。本文在数据结构、GPS-PPK信号频谱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GPS-PPK截频滤波及数据匹配方案,使其适用于该海区水深测量并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实验表明,整套方案操作便捷、有效可靠,测量精度较传统验潮方案更高。同时,远距离无验潮测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非常值得在广阔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浅水环境下推广使用。

我国核电站乏燃料管理立法思考 下载:85 浏览:497

李宏业 张琦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实现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乏燃料长期安全管理一直是制约核电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保障乏燃料后处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快有关领域的立法工作,为我国乏燃料的科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本文从我国乏燃料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该领域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有关建议。我国乏燃料管理领域立法应完善核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乏燃料管理基金利用效率,重视公众参与,切实保障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下载:192 浏览:1922

杨晓雅 田振宇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争相发展工农生产,交通运输,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快速变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成为了国际上的碳排放大户,有必要进行节能减排,通过核电以及清洁能源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

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 下载:189 浏览:1923

田振宇 彭巧玲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7期

摘要:
核燃料反应后剩下的乏燃料后处理对于自然环境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浅析了乏燃料后处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某输气站工艺区软土地基变形后处理案例分析 下载:221 浏览:2221

牛海岩 孙继刚 程华翠 韩超 胡耀锋 《中国土壤》 2022年6期

摘要:
天津具有我国典型的软土地层,本次针对天津市某输气站工艺区已建调压撬区软土地基产生的地表变形,设计采用高压旋喷桩+钢筋混凝土承台+植筋的措施进行地基后处理,有效地阻止了地表进一步变形,对输气站的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电机电设备的采购分析 下载:193 浏览:2019

张俊卫 葛天然 《核工业与技术》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时,核电能源因其清洁、安全的特点越发受到国家重视,核电站在我国许多兴建起来,核电机电设备作为核电项目必备的一部分,其采购工作是不可避开的话题。文章简述了我国核电发展状况,对我国核电项目机电设备采购工作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核电项目采购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核电项目提效。

航空导管弯曲成形自动建模与后处理研究 下载:123 浏览:1704

陈利民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在航空导管弯曲成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建模技术,制作立体模型,分析管道的弯曲角度,选择合适的弯曲方式。并可以科学分析出现阶段管道弯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以提高管道弯曲的实际效果,确保航空管道能够顺利投入使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自动建模流程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新时期建模工作的创新方法。然后,着重介绍了建模完成后的后处理工作要点,希望能够全面保障管道加工工作的质量。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X射线影像优化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121 浏览:1539

陈昭曦 王根利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日益重要,医学图像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成像在支持医学图像数据中越来越重要。在医学成像应用中,后处理技术较重要,其是一项全面且强大计算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不断发展。

浅谈对我国铝阳极氧化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下载:79 浏览:1574

赵小明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铝及铝合金由于其相对密度小、可焊接、易成型以及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以及装饰器件领域。铝及铝合金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膜较薄,不能满足其耐磨性、耐蚀性的要求,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阳极氧化是已经工业化生产的表面处理工艺,但是阳极氧化膜表面为多孔状,易从外界吸收水和侵蚀性离子,要及时进行封孔处理。本文从水合反应封闭法,重铬酸盐封闭法,镍盐封闭法以及环保封闭法四个方面对封孔工艺进行分析介绍。

MSCT检查对中弓韧带压迫腹腔动脉的诊断价值 下载:413 浏览:3391

冯静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MSCT评估正中弓状韧带(MAL)压迫腹腔动脉(CA)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6月我院诊断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23例,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结果 23例诊断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中,男15例,女8例;轴位图像清楚显示腹腔动脉狭窄19例,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图像23例均显示腹腔动脉狭窄,腹腔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为16%~87%,最狭窄点距腹主动脉2.5~19,8mm(平均9.4mm),狭窄后轻度扩张18例,无扩张5例,7例侧支循环形成,15例腹主动脉硬化,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样扩张1例,肝动脉起源异常2例。结论 MSCT和血管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显示MAL对腹腔动脉的压迫和血管狭窄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雷达卫星自动成图的精密干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242 浏览:2940

张亚玲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雷达卫星自动成图的精密干涉测量技术进行研究,该测量方法所采用的技术为合成孔径雷达千涉技术,对该技术进行应用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信息,因为获取的地形信息精度高因此现在已经成为目前为止测量效果最好的全球测图技术之一。文章中所提到的精密精密干涉测量系统技术中主要的三大技术为测量检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后处理技术。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为6景覆盖陕西地区的TanDEM-X数据,对该技术进行处理,最终经过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精度为5.07m且低相干面积是0.8平方千米的DEM数据,该数据为我国全球测图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参考,希望可以推动我国全球测图技术工作可以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非破坏性分析技术 在乏燃料后处理厂核材料衡算中的应用 下载:290 浏览:3082

谭西早1 高雪梅2 周志波3 黎春4 武朝辉5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在乏燃料后处理厂核材料衡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γ射线法、无源与有源中子计数法、k边界密度测试法等在后处理厂工艺溶液、废包壳、固体废物等材料中的应用。介绍了方法的原理和主要用途和主要误差来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