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6 浏览:380

夏姚瑶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相应的影响因素,并展开系统化分析。方法:筛选2021年3月——4月30日为本次研究时间,筛选这一时段内,在某市5家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参与者纳入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可将其分成两组,评分低于160分为良好组,评分高于160分为较差组。在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名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心理状况良好的74人,SCL-90 平均分值为(128.72±10.98)分,为良好组(74%),心理状况较差的26人,SCL-90 平均分值为(213.97±26.12)分,为较差组(26%)。组间比较,较差组的低级职称(88.46%)、较高工作强度(69.23%)、医疗纠纷经历(46.15%)以及外界支持不足(69.23%)所占比率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低级职称、较高工作强度、医疗纠纷经历以及外界支持不足是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0.05,OR>1)。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临床需要在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同时,给予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以确保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建设 下载:61 浏览:398

鲍克娜 黄蔚萍 任冬梅 彭利芳 朱芳 樊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通过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建设,推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规范化诊治,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胸痛中心成立后标准化流程建设初期(试运行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n=70),标准化流程建设后期(流程完善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n=75),对比两组绕行急诊科和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例数、导管室启动时间、门-导管室(D-to-C)时间和患者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进门至导管室时间、球囊扩张(D2B)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2B<90min的达标率分别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建设及完善,能促进本区域范围内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STEMI患者呼叫120院前急救系统就诊的意识,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比例,缩短D2B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术前精神放松指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403

任冬梅 黄蔚萍 刘玲 鲍克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分析术前精神放松指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择我院住院实施PCI术患者120例,其中1至6月患者为对照组,共58例,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7至12月患者为观察组,共62例,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加行术前精神放松指导。干预前后,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分别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体温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SBP、DB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精神放松措施,可有效缓解和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多位点序列分析法在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唑类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 下载:92 浏览:483

徐炜新 孙杰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运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法对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离的对唑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白念珠菌临床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比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的基因型差异,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研究耐药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样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共收集60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中1种或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另收集同期对3种药物均敏感的菌株38株。采用MLST法对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进行分析,采用Bio Numerics 7.6软件进行亲缘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耐药菌株组存在14种序列类型(ST),其中9种已报道,主要型别为ST310、ST1364、ST2551和ST135;敏感菌株组存在19种ST,其中12种已报道,主要型别为ST2048和ST1474。耐药菌株组的ST数/菌株数比值低于敏感菌株组,且2个组的ST数与菌株数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耐药菌株组:r=0.995,P=0.005;敏感菌株组:r=0.989,P=0.011)。亲缘性分析显示耐药菌株各基因型间的亲缘性要近于敏感菌株。聚类分析显示耐药菌株的种群形成了多级分支,ST310、ST1364和ST2551同处于第1分支,ST135为第2分支,其主要ST型别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聚类分布。结论 MLST法结果显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为多克隆性,唑类药物耐药菌株的基因型分布较敏感菌株更为集中。耐药菌株各基因型间的亲缘性要近于敏感菌株,且其种群分类的基因型呈明显的聚类分布。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对策 下载:76 浏览:784

朱晨越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神经外科主要是微创技术,是神经外科中蓬勃发展的新领域,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探究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内容,并且对于基础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方法选取我院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概率与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风险评估与预测过程中,应该做好护理风险调整,并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控制,让护理工作质量真正得到提升。

优质护理对神经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76 浏览:790

朱晨越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强调人性化服务,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文章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某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较常规护理而言,优质护理更有利于调节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探讨 下载:177 浏览:2045

赵洁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对患者的认知和预后质量影响。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100名老年脑梗阻塞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效果(SSS评分、Bat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地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予以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的快速康复,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脑梗死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80 浏览:2326

陈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在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对照组(n=49)、实验组(n=49),将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将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更低,组间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促进作用,效果显著。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